|
读音:huǎng huǎng
繁体字:恍恍 意思:I
1.矇眬不清貌。 ▶《老子》“是谓惚恍”汉·河上公注:“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 ▶南朝·齐·王琰《冥祥记》:“向来恍恍不知道路,请人示津。” 2.亦作“恍怳”。心神不定貌。 ▶唐·王度《古镜记》:“勣梦中许之。及晓,独居思之,恍恍发悸,即时西首秦路。” ▶宋·洪迈《夷坚丁志•淳安 解释:1.蒙眬不清貌。
2.亦作"恍恥"。心神不定貌。
3.晃荡。
4.仿佛。 详细释义:茫然迷糊的样子。文选?班固?西都赋:『魂恍恍以失度,巡回涂而下低。』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hh
【拼音】huǎnghu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