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huǒ sè
繁体字:火色 英语:heat colo(u)r 意思: 1.似火的颜色,指赤红色。 ▶《北史•隋纪上•文帝》:“﹝开皇元年﹞诏以初受命,赤雀降祥,推五德相生,为火色……而朝会之服,旗帜、牺牲尽尚赤。” ▶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八九:“火色樱桃摘得初,仙宫只有世间无。” 2.指人面上红光。 ▶《逸周书•太子晋》:“师旷对曰:‘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 ▶《旧唐书• 解释:〈方〉火候看~ㄧ拿稳了~。 详细释义:1.火的颜色。唐?白居易?短歌行:『瞳瞳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2.火候。如:『烹调食物要注意火色。』 3.形容人光华发越,脸上泛红。新唐书?卷九十八?马周传:『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可损益……,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造句:火色,出火 首字母缩写:hs
【拼音】huǒs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