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huǒ shí
繁体字:火食
意思: 1.谓吃熟食。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郑玄注:“不火食,地气煖不为病。” ▶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有时三日不火食,山荞畬粟杂沙碜。” ▶康有为《大同书》丁部:“云南·野人山之毛人,皆由不火食之故,故生毛耳;若改火食,毛即脱落。” 2.指煮熟的食物,人间烟火食。
解释:1.谓吃熟食。 2.指煮熟的食物,人间烟火食。 3.举火煮饭。 4.伙食,日常饭食。
详细释义:熟食。礼记?王制:『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又:ㄏㄨㄛˇ?ㄕ ??
造句:2.指煮熟的食物,人间烟火食。这个时候,李泌已少吃烟火食。道家称辟谷修道为不食烟火食。惟凉山内生番……多不火食。
首字母缩写:hs
【拼音】huǒshí
1、人光靠吸风饮露是活不下去的,还是要吃点人间烟火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