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huǒ fú
繁体字:火伏
意思:谓心星(大火)隐没。 ▶《左传•哀公十二年》:“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 ▶杜预注:“火,心星也,火伏在十月。” ▶《新唐书•历志三上》:“《麟德历》霜降后五日,火伏。小雪后十日,晨见。”
解释:1.谓心星(大火)隐没。
造句:痰火姜汁,伏火火伏下焦者。芝香田有玉,火伏灶无烟。”杜预注:“火,心星也,火伏在十月。七月用戊,金火伏中,午戌停节
首字母缩写:hf
【拼音】huǒf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