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í cí
繁体字:急辭 意思:(急辞,急辞) 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 ▶《谷梁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 ▶范甯注:“辞中促急,不容日。” ▶《谷梁传•成公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以晋侯而斥执曹伯,恶晋侯也。不言之,急辞也,断在晋侯也。” ▶《谷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 解释:1.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jc
【拼音】jíc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