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第三声有什么字(lǚ)
拼音:lè
- 动词 拔除。 【组词】:「捋虎须」。
,- 动词 采取。《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 动词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平顺、光溜。 【组词】:「捋胡须」。《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无名氏.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 动词 拿取。《聊斋志异.卷二.巧娘》:「妇欲捋衣视生,一振衣,书落榻上。」
,- 动词 用手抓住东西的某一部分,向别的部分移动压取。 【组词】:「捋汗」、「捋袖子」、「捋臂卷袖」。
拼音:lóu
- 形容词 空、中空。《说文解字.女部》:「娄,空也。」 【组词】:「娄空」。
- 动词 收敛。《诗经.小雅.角弓》:「莫肯下遗,式居娄骄。」汉.郑玄.笺:「娄,敛也。」
- 名词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二宿,有三颗星。
- 名词 姓。如西汉有娄寿,唐代有娄师德。
,- 副词 多次、屡次。《说文解字.女部》「娄」字.清.段玉裁.注:「娄,娄之义又为数也。此正如窗牖、丽廔之多孔也,而转其音为力住切。俗乃加尸旁为屡字。古有娄无屡也。」《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
拼音:lóu
- 名词 弯曲的背部。 【组词】:「佝偻」。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病偻,隆然伏行。」
- 名词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偻堙。
- 动词 背向前微倾,以示恭敬。《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晋.杜预.注:「俯共于伛,伛共于偻。」
拼音:lóu
- 名词 弯曲的背部。 【组词】:「佝偻」。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病偻,隆然伏行。」
- 名词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偻堙。
- 动词 背向前微倾,以示恭敬。《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晋.杜预.注:「俯共于伛,伛共于偻。」
拼音:lóu
- 参见「蒌蒿」、「蒌鹅」、「蒌叶」等条。
拼音:lóu
- 名词 河川名。即漊水。源出于国内湖北省鹤峰县,东南流经湖南省慈利县,注入澧水。
拼音:lóu
- 形容词 欢悦、高兴。《广韵.平声.虞韵》:「慺,悦也。」
- 形容词 恭敬、谨慎。《玉篇.心部》:「慺,谨敬也。」《抱朴子.外篇.尚博》:「于是以其所不解者为虚诞,慺诚以为尔,未必违情以伤物也。」
,- 名词 姓。《集韵.上声.噳韵》:「慺,姓也。」
拼音:lóu
● 謱
lóu ㄌㄡˊ
1. 〔謰~〕见“謰”。
2. 谨。
拼音:lóu
● 鷜
lóu ㄌㄡˊ
◎ 〔鵱~〕见“鵱”。
其它字义
● 鷜
lǚ ㄌㄩˇ
◎ 〔~〕a.布谷鸟;b.鹘鸼。
拼音:lǒu
- 名词 用竹或荆条等编成有孔的盛物器具。 【组词】:「鱼篓」、「字纸篓」。唐.唐彦谦〈蟹〉诗:「扳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
- 名词 量词。计算篓装物的单位。 【组词】:「一篓香蕉」、「两篓橘子」。
拼音:lú
- 名词 皮肤。《说文解字.肉部》:「胪,皮也。」
- 名词 上腹部。《广韵.平声.鱼韵》:「胪,腹前曰胪。」汉.史游《急就篇.卷四》:「寒气泄注腹胪胀。」唐.柳宗元〈志从父弟宗直殡〉:「得上气病,胪胀奔逆。」
- 动词 陈列。《广韵.平声.鱼韵》:「胪,陈序也。」《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胪于郊祀。」
- 形容词 流传的、传述的。《国语.晋语六》:「风听胪言于市。」
拼音:lǔ
- 形容词 愚钝、笨拙。 【组词】:「鲁钝」。《论语.先进》:「参也鲁。」三国魏.何晏.集解:「孔曰:『鲁,钝也。』」清.全祖望〈吕语集粹序〉:「言先生少时甚鲁,读书不能成诵。」
- 名词 国名。参见「鲁国」条。
- 名词 国内山东省的简称。
- 名词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鲁仲连,三国时吴国有鲁肃。
拼音:lǔ
● 穞
(穭)
lǔ ㄌㄨˇ
◎ 同“稆”。
拼音:lǚ
- 名词 脊椎骨。同「膂」。《说文解字.吕部》:「吕,脊骨也。」
- 名词 参见「律吕」条。
- 名词 姓。如春秋时秦国有吕不韦,宋代有吕惠卿。
拼音:lǚ
- 名词 同伴。 【组词】:「伴侣」、「情侣」。《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于是相与结侣,携手俱游。」
- 动词 结为同伴。宋.苏轼〈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拼音:lǚ
- 名词 古代的亭子名称。《玉篇.邑部》:「郘,鄨县亭名。」
拼音:lǚ
- 名词 脊椎骨。同「膂」。《说文解字.吕部》:「吕,脊骨也。」
- 名词 参见「律吕」条。
- 名词 姓。如春秋时秦国有吕不韦,宋代有吕惠卿。
拼音:lǚ
- 名词 同伴。 【组词】:「伴侣」、「情侣」。《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于是相与结侣,携手俱游。」
- 动词 结为同伴。宋.苏轼〈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拼音:lǚ
● 捛
lǚ ㄌㄩˇ
◎ 古同“旅”。
拼音:lǚ
- 名词 军队的编制单位。现代陆军编制为师辖旅,旅辖营,亦有直属军团的独立旅。
- 名词 军队。 【组词】:「军旅」、「劲旅」。《书经.大禹谟》:「班师振旅。」《诗经.大雅.皇矣》:「斯怒,爰整其旅。」
- 名词 商贾。《礼记.月令》:「易关市,来商旅。」汉.郑玄.注:「商旅,贾客也。」
- 名词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离(?)上,表羁旅之意。
- 名词 姓。如汉代有旅卿。
- 动词 客居、寄居。 【组词】:「旅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羁旅之臣,幸若获宥。」
- 形容词 客居外地的。 【组词】:「旅情」、「旅夜」。《文选.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诗》:「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 形容词 供旅客所居的。 【组词】:「旅店」、「旅舍」。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拼音:lǚ
● 祣
lǚ ㄌㄩˇ
◎ 古同“旅”,古代祭祀山川或上帝。
拼音:lǚ
- 名词 安装在屋檐上的横木,用以联接屋椽,使之齐平。通「楣」。宋.王安石〈后元丰行〉:「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
拼音:lǚ
- 名词 (aluminium,Al)化学元素。原子序13。金属元素之一。其色银白,质轻不锈,富延展性,传热及导电性极佳。可加工制成电线、铝箔、日常用器皿等,铝合金可作为飞机、汽车、船舶等的结构材料,用途广泛。
拼音:lǚ
● 稆
lǚ ㄌㄩˇ
◎ 一种自生的谷物:~生。
详细解释
拼音:lǚ
- 副词 每每、经常、数次。 【组词】:「屡试不爽」、「屡见不鲜」。《诗经.小雅.正月》:「屡顾尔仆,不输尔载。」宋.陆游.〈送范舍人还朝〉诗:「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拼音:lǚ
- 名词 线、麻线。《说文解字.糸部》:「缕,线也。」《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宋.苏轼〈赤壁赋〉:「余音嫋嫋,不绝如缕。」
- 名词 量词。计算纤细条状物的单位。 【组词】:「一缕头发」、「一缕炊烟」。《红楼梦.第一八回》:「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 动词 刺绣。唐.白居易〈绣观音菩萨赞.序〉:「纫针缕彩,络金缀珠。」《水浒传.第九六回》:「星冠攒玉,鹤氅缕金。」
- 副词 详细的。 【组词】:「缕析」、「缕述」。《文选.枚乘.七发》:「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拼音:lǚ
- 名词 衣襟。汉.扬雄《方言.卷四》:「褛谓之衽。」晋.郭璞.注:「衣襟也。或曰裳际也。」
- 形容词 衣服破敝。《玉篇.衣部》:「褛,衣坏也。」 【组词】:「衣衫褴褛」。
拼音:lǚ
- 副词 每每、经常、数次。 【组词】:「屡试不爽」、「屡见不鲜」。《诗经.小雅.正月》:「屡顾尔仆,不输尔载。」宋.陆游.〈送范舍人还朝〉诗:「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拼音:lǚ
- 名词 脊椎骨。《说文解字.吕部》:「吕,脊骨也。膂,篆文吕。」明.方孝孺〈指喻〉:「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
- 名词 比喻重要的地位。《书经.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晋.庾亮〈让中书监表〉:「而使内处心膂,外总兵权,以此求治,未之闻也。」
- 名词 比喻居中的地点。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零中.犍为士女》:「孝子隗通为母汲江膂水。」
拼音:lǚ
- 名词 (aluminium,Al)化学元素。原子序13。金属元素之一。其色银白,质轻不锈,富延展性,传热及导电性极佳。可加工制成电线、铝箔、日常用器皿等,铝合金可作为飞机、汽车、船舶等的结构材料,用途广泛。
拼音:lǚ
- 名词 鞋子。 【组词】:「草履」、「削足适履」。《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 名词 脚步。 【组词】:「步履」。《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回顾,则垂髫儿,冁然竟去,履即从之。」
- 名词 个人的行为操守。《晋书.卷六七.温峤等传.史臣曰》:「太真性履纯深,誉流邦族。」
- 名词 领土。《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晋.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
- 名词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下乾(?)上。表行履的礼仪之意。
- 名词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履鞮。
- 动词 践踏、踩。《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宋.苏轼〈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
- 动词 实行。 【组词】:「履行」、「履约」。《礼记.表记》:「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
- 动词 经历。《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宗少文传》:「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 动词 居、处。《庄子.天道》:「而愚知处宜,贵践履位。」汉.刘向《新序.卷四.杂事》:「夫执国之柄,履民之上。」
拼音:lǚ
- 名词 衣襟。汉.扬雄《方言.卷四》:「褛谓之衽。」晋.郭璞.注:「衣襟也。或曰裳际也。」
- 形容词 衣服破敝。《玉篇.衣部》:「褛,衣坏也。」 【组词】:「衣衫褴褛」。
拼音:lǚ
● 儢
lǚ ㄌㄩˇ
1. 〔~~〕懒散、懈怠的样子。
2. 心不平。
拼音:lǚ
● 膐
lǚ ㄌㄩˇ
◎ 古同“膂”。
拼音:lǚ
- 名词 线、麻线。《说文解字.糸部》:「缕,线也。」《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宋.苏轼〈赤壁赋〉:「余音嫋嫋,不绝如缕。」
- 名词 量词。计算纤细条状物的单位。 【组词】:「一缕头发」、「一缕炊烟」。《红楼梦.第一八回》:「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 动词 刺绣。唐.白居易〈绣观音菩萨赞.序〉:「纫针缕彩,络金缀珠。」《水浒传.第九六回》:「星冠攒玉,鹤氅缕金。」
- 副词 详细的。 【组词】:「缕析」、「缕述」。《文选.枚乘.七发》:「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