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第四声有什么字(nǜ)
拼音:ér
● 聏
ér ㄦˊ
1. 调和。
2. 毛多。
其它字义
● 聏
nǜ ㄋㄩˋ
◎ 古同“恧”,羞愧。
拼音:niǔ
- 动词 习惯、安于。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其民牟利斗力,狃于轻悍,故用暴虐闻。」宋.苏轼〈教战守策〉:「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
- 动词 拘泥、因袭。 【组词】:「狃于成见」、「狃于积习」。《水浒后传.三七回》:「陛下当枕戈达旦,以报父兄之仇,不可听信庸人,狃于和议。」
- 动词 贪、贪图。 【组词】:「勿狃于急效」。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故使狃于功利,虑患不深。」
拼音:niǔ
● 沑
nǜ ㄋㄩˋ
1. 〔蹜(sù)~〕水纹聚。
2. 泥。
其它字义
● 沑
niǔ ㄋㄧㄡˇ
◎ 湿。
拼音:nǚ
- 名词 女子,与「男」相对。 【组词】:「才女」、「男女平等」。《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晋书.卷九七.四夷传.南蛮传》:「贵女贱男,同姓为婚。」
- 名词 女儿。 【组词】:「生儿育女」。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名词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四颗星。《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怀帝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白聚牛、女之间。」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形容词 女性的、雌性的。 【组词】:「女道士」。《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崔绍》:「畜一女猫,常往来绍家捕鼠。」
- 形容词 幼小、柔弱。《诗经.豳风.七月》:「猗彼女桑。」
,- 动词 将女儿许配给他人。《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姑。」《聊斋志异.卷六.江城》:「临江高蕃,少慧,仪容秀美。十四岁入邑庠,富室争女之。」
,- 代词 你。同「汝」。《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
- 名词 姓。如商代有女方。
拼音:nǜ
- 名词 农历月初月亮在东方出现的情形。《文选.谢庄.月赋》:「朒朓警阙,朏魄示冲。」唐.卢肇〈海潮赋.序〉:「其朒其朓,则潮亦随之。」
- 形容词 不足、欠缺。《九章算术.卷七》「盈不足」句下晋.刘徽.注:「盈者谓之朓,不足者谓之朒。」《镜花缘.第七六回》:「此是盈朒算法,极其容易。」
- 动词 畏缩、不伸。 【组词】:「肭缩」。《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王侯缩朒不任事,臣下弛纵,故月行迟也。」
- 动词 扭伤、折伤。《水浒传.第四二回》:「有几个攧翻了的,也有闪朒腿的,扒得起来奔命。」
拼音:nǜ
- 动词 鼻子出血称为「衄」,后泛指出血。 【组词】:「鼻衄」、「耳衄」。汉.张机《伤寒论.卷一.辨脉法》:「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上.百病主治药.吐血衄血》:「口鼻并出曰脑衄,九窍俱出曰大衄。」也称为「衄血」。
- 动词 挫败。 【组词】:「败衄」。《文选.曹植.求自试表》:「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衄。」《宋史.卷二五四.赵赞传》:「赞独持重,自秋涉冬,未尝挫衄。」
- 动词 畏缩。《宋史.卷二八九.高琼传》:「范廷召、桑赞所将边兵临敌退衄。」《辽史.卷七三.萧敌鲁传》:「敌鲁有胆略,闻敌所在即驰赴,亲冒矢石,前后战未尝少衄,必胜乃止。」
拼音:nǜ
- 动词 羞惭、惭愧。 【组词】:「惭恧」。《文选.嵇康.幽愤诗》:「内负宿心,外恧良朋。」唐.柳宗元〈乞巧文〉:「言语谲诡,令臣缩恧。」
拼音:xù
- 名词 粗制棉。《说文解字.糸部》:「絮,敝绵也。」《汉书.卷四.文帝纪》:「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人二疋,絮三斤。」
- 名词 弹松的棉花。 【组词】:「被絮」、「棉絮」。
- 名词 附在植物上的茸毛。 【组词】:「柳絮」、「芦絮」。
- 名词 姓。如汉代有絮舜。
- 动词 将棉花均匀的塞进衣物里。 【组词】:「絮棉袄」、「絮褥子」。唐.李白〈子夜吴歌.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 形容词 形容说话罗嗦、没有重点。 【组词】:「絮叨」、「絮絮不休」。
- 副词 厌烦、嫌恶。《红楼梦.第三四回》:「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和了,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