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第三声有什么字(tǒu)
拼音:ān
- 动词 熟悉、知晓。 【组词】:「不谙水性」。唐.王建〈新嫁娘词〉三首之三:「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
- 动词 记、诵。《后汉书.卷三三.虞延传》:「其陵树株櫱,皆谙其数。」《南齐书.卷三九.陆澄传》:「令君少便鞅掌王务,虽复一览便谙,然见卷轴未必多仆。」
拼音:dǒu
● 钭
(鈄)
dǒu ㄉㄡˇ
1. 斗。酌酒器。
2. 姓。
详细解释
拼音:tiǎo
● 斢
tǒu ㄊㄡˇ
◎ 黄色。
其它字义
● 斢
tiǎo ㄊㄧㄠˇ
◎ 方言,调换。
详细解释
拼音:tǒu
基本字义
䚵 tǒu(ㄊㄡˇ)
(一)、引誘。
拼音:tǒu
● 妵
tǒu ㄊㄡˇ
1. 古女子人名用字。
2. 美好。
拼音:tǒu
- 名词 黄色。《集韵.去声.厚韵》:「黈,黄色。」
- 动词 增。参见「黈益」条。
拼音:tǒu
● 飳
zhù ㄓㄨˋ
1. 祭祀。
2. 一种糕饼。
其它字义
● 飳
tǒu ㄊㄡˇ
◎ 古同“餢”。
拼音:tǒu
● 紏
tǒu ㄊㄡˇ
◎ 丝黄色。
拼音:tǒu
基本字义
㪗 tǒu(ㄊㄡˇ)
(一)、〈方〉把包著或卷著的東西打開。
拼音:tǒu
● 蘣
tǒu ㄊㄡˇ
1. 好。
2. 木苗出。
拼音:tòu
基本字义
㰯 tòu(ㄊㄡˋ)
(一)、相與語唾而不受。
拼音:yù
- 动词 告知、晓喻。《淮南子.泛论》:「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美中兵。」
- 动词 明白、了解。《荀子.儒效》:「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
- 动词 表明。《淮南子.主术》:「衰絰菅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唐.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必劳申谕,乃得悦服。」
- 动词 比喻、比拟。《战国策.齐策四》:「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 名词 上对下的命令告语。 【组词】:「圣谕」。《北史.卷二二.长孙嵩传》:「上遣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出》:「若肯发一手谕,必能退却。」
- 名词 姓。如汉代有谕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