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诗句赞美过黄山的莲花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第一高峰,气势磅礴,巍然壮观。 每当日出东方,这朵 莲花便“朝霞勾出金边来”。唐诗仙李白是否攀过此峰有待考证。 但这位大诗人“菡苔金 芙蓉”的诗句,则无疑是赞美莲花峰日出。也许是诗人神游后的再现吧。 古人未经考察, 以为天都峰最高。 直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第二次登游黄 山考察,才明确订正: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即“天都亦俯首矣”。 首先提 出莲花峰最高,事实也证明他的观测是准确的。明末清初诗画家石涛有诗:“壁立不知顶, 崔嵬势接天,”此峰高耸云端,气势雄伟,主峰突兀,小峰簇拥,宛如一朵初开新莲,故 用莲花名。 我们沿着磴道,“叠级直上,级穷洞转,曲曲奇诡”。梯道步入缓坡时,人称 “莲梗”,继上,穿过4个石洞,人称“莲孔”。 磴道凿石而阶,长500余米,高差255米, 在“莲”上穿行,很有情趣。峰顶有“飞龙”、“双龙”等奇松和月池、香沙池等名胜。 峰 壁上镌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石刻。 莲花峰极顶 是个小平台,虽然山高风大,但有惊无险,可以尽情远眺,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天气 晴朗时,可以极目江天,领略那“浪下三吴起白烟”的情趣。 现在攀登莲花峰,一个多小 时就可以从峰脚到峰顶。但古时,却十分艰难。 宋咸淳四年(1268),歙县吴龙翰、鲍云 龙、宋复一行三人,同游黄山,自带被服干粮,费时三日,终登极顶,夜宿其上。 2.描写黄山云雾飘渺的诗句有哪些黄山大千——咏山诗句--------------------------------------------------------------------------------发表日期:2003年5月11日 已经有977位读者读过此文李 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余生平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辄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贾 岛纪 汤 泉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范成大浮丘亭知郡望黄山,有浮丘、容成峰,浮丘公、容成子之所游也。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属刂砂床汲汤井。龚自珍(清)黄山铭予幼有志,欲遍览皇朝舆地,铭颂其名山大川,甲乙期,滞淫古歙州,乃铭黄山。 我浮江南,乃礼黄岳。秀吞阆风,高建杓角。 沈沈仙灵,浩浩岩壑。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苍松髯飞,丹砂饭熟。海起山中,云乃海族。 云声涛起,轩后之乐。千诗南穷,百记徒作。 惜哉夏后,橇车未经。惜哉姬王,八骏未灯。 中原隔绝,版图晦冥。硅升壁瘗,赧岱惭衡。 黄炎培(近现代)莲花峰绝顶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近现代)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 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 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 坐观瀑楼中对雨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 陶行知题黄山游记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黄山之神如有灵,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泰岱匡庐虽奇异,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日立。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老 舍黄山小诗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赖少其天都峰赋若非大手笔,难画黟山图。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 墨酣夹风雨,一点为天都。图成神鬼泣,百岳竞狂呼。 吁嗟乎,余生八万九千岁,始信高士巨眼识浮沉。刘海粟题莲花峰特写芙蓉削出叠穠华,七度攀登弄紫霞。 架壑有松皆翡翠,凌霄无石不莲花。作《云谷晴翠》归途口占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 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 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始信峰画松林黄山多松林,此峰独神秀。 天风撼翠涛,劲骨弄清瘦。守此岁寒姿,敢谓冰雪厚。 岂不怀栋梁,永养山中寿。 3.描写黄山云雾飘渺的诗句有哪些黄山大千——咏山诗句-------------------------------------------------------------------------------- 发表日期:2003年5月11日 已经有977位读者读过此文 李 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余生平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辄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贾 岛 纪 汤 泉 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范成大 浮丘亭 知郡望黄山,有浮丘、容成峰,浮丘公、容成子之所游也。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属刂砂床汲汤井。龚自珍(清) 黄山铭 予幼有志,欲遍览皇朝舆地,铭颂其名山大川,甲乙期,滞淫古歙州,乃铭黄山。 我浮江南,乃礼黄岳。秀吞阆风,高建杓角。 沈沈仙灵,浩浩岩壑。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苍松髯飞,丹砂饭熟。海起山中,云乃海族。 云声涛起,轩后之乐。千诗南穷,百记徒作。 惜哉夏后,橇车未经。惜哉姬王,八骏未灯。 中原隔绝,版图晦冥。硅升壁瘗,赧岱惭衡。 黄炎培(近现代) 莲花峰绝顶 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近现代) 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 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 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 坐观瀑楼中对雨 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 陶行知 题黄山游记 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黄山之神如有灵,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泰岱匡庐虽奇异,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日立。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老 舍 黄山小诗 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赖少其 天都峰赋 若非大手笔,难画黟山图。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 墨酣夹风雨,一点为天都。图成神鬼泣,百岳竞狂呼。 吁嗟乎,余生八万九千岁,始信高士巨眼识浮沉。刘海粟 题莲花峰特写 芙蓉削出叠穠华,七度攀登弄紫霞。 架壑有松皆翡翠,凌霄无石不莲花。作《云谷晴翠》归途口占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 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 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始信峰画松林 黄山多松林,此峰独神秀。 天风撼翠涛,劲骨弄清瘦。守此岁寒姿,敢谓冰雪厚。 岂不怀栋梁,永养山中寿。 4.描写黄山的古诗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余生平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辄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贾 岛 纪 汤 泉 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 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 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 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 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 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 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 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 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 范成大 浮丘亭 知郡望黄山,有浮丘、容成峰,浮丘公、容成子之所游也。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 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 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 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属刂砂床汲汤井。 龚自珍(清) 黄山铭 予幼有志,欲遍览皇朝舆地,铭颂其名山大川,甲乙期,滞淫古歙州,乃铭黄山。 我浮江南,乃礼黄岳。 秀吞阆风,高建杓角。 沈沈仙灵,浩浩岩壑。 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苍松髯飞,丹砂饭熟。 海起山中,云乃海族。 云声涛起,轩后之乐。 千诗南穷,百记徒作。 惜哉夏后,橇车未经。 惜哉姬王,八骏未灯。 中原隔绝,版图晦冥。 硅升壁瘗,赧岱惭衡。 黄炎培(近现代) 莲花峰绝顶 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 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 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 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 **(近现代) 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 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 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 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 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 坐观瀑楼中对雨 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 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 陶行知 题黄山游记 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 黄山之神如有灵,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 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 泰岱匡庐虽奇异,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 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日立。 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5.描写黄山的诗句1,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出自唐代: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白话文释义: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2,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出自唐代: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白话文释义: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而闻听山岩下的歌音。 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 3,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 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出自清代:释弘仁《黄山行》 白话文释义:坐在黄山的苔藓上不知道坐破了第几层,黄山的山峰就像梦中的三十六朵芙蓉花一样。 端来墨汁挥洒也难以持物赠人,突然之间很难说得出是某座山峦。 4,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出自清代诗人魏源《黄山绝顶题文殊院》白话文释义:山峰奇特石子奇形怪状松树更是奇异,在山中赏景感觉云在飞,山间的水在飞,山峰好像也在移动。 5,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出自唐代:李白《山中问答》 白话文释义: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黄山。 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 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6.描写天都峰的诗句《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代: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释义: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扩展资料: 天都峰位于黄山风景区内莲花峰东南133°,与莲花峰直线相距1150米,北望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29.5米。列为黄山第三高峰。 天都峰,峰体拔地摩天,险峭峻奇,是黄山群峰之中最为雄伟壮观,最为奇险的山峰。其雄伟博大之气势,虽然高度不及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卓立地表,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尽管海拔不是最高,但绝对堪称“黄山第一峰”。 7.关于黄山奇松的古诗望黄山诸峰 唐 释岛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因公檄按游黄山 宋 吴黯 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 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 半壁绛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灵。 霓旌去后无消息,犹有仙韶动俗听。 游黄山留题 宋 张冠卿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 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游黄山 宋 朱彦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游黄山 宋 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汤泉 宋 焦静山 渟渟灵水养灵珠,籁定波生注玉壶。 洗尽尘劳多少客,不知还解洗心无。 送温处士归黄山百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峦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石床峰 元 汪珍 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 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题黄山 明 方勉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 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 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同友人游黄山 明 汤宾尹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翠微峰 宋 无名氏 洞里乾坤世莫知,时闻啸鹤带云归。 几回洞口乘风立,欲挟飞仙入翠微。 黄山歌 清 汤复 老人今年七十七,家在黄山东之侧。 山距吾家百余里,梦寐常劳面未觌。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 步步跻攀绝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 堕崖坠壑都无谓,纵死兹山意亦得。 黄山行 清 释弘仁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 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黄山绝顶题文殊院 清 魏源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黄山杂诗 清 孙洤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态千容到始知。 高以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成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总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黄海杂兴 清 余鸿 浮云变幻岂无心,闲看云飞酒自斟。 双壁如门霞是障,群峰拔地笋成林。 雪依片石留鸿爪,台峙层峦理素琴。 钟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三折岭望黄山 清 董法海 回头三折望黄山,客路匆匆山自闲。 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 辞黄山(之三) 明 黄道周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 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 百丈潭 明 方大治 东风敛夕霏,山色霭晴晖。 天上银河落,潭边白练飞。 深林啼鸟绝,危磴采樵稀。 已冒垂堂戒,岗头一振衣。 朱砂庵 明 江天一 曲磴千盘尽,何曾任凿穿。 本来超色相,不假幻因缘。 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 此中饶静解,何事问栖禅。 古刹犹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机原在悟,彼岸本无媒。 转梵猿常下,传经鸟自来。 他年返初服,结庐向丹台。 游黄山宿狮子林作 清 崔国因 三十年前此地游,禅房草榻暂淹留。 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 自惜鸿泥成往迹,重携蜡屐豁新眸。 山灵见我应相识,青瘦形容似旧不? 百步云梯 明 唐世靖 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 猿惊难上回山木,鸟骇迟飞落野藤。 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屐每凌兢。 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上层。 鸣弦泉 清 释音可 石上悬琴琴醉寒,五更三点是谁弹? 清音流出相思泪,月照风吹竟不干。 晚入药谷 清 吴雯清 清鸾峰下步迟迟,为访幽居足已疲。 穿壑板桥惊欲坠,隔林茅屋望犹疑。 桃源旧径依津间,药谷孤楼傍石窥。 仅有残僧相对晚,寒潭清啸少人知。 耕云峰 清 汪树琪 谁驱黄犊逐云行,片片芙蓉欲种成。 布谷春风吹不到,故叫山乐代催耕。 雨不止题壁 清 钱谦益 凭仗鞋尖与杖头,浮生腐骨总悠悠。 天公尽放狂风雨,不到天都死不休! 小心坡 清 余鸿 鱼背崎岖无奈何,小心缓步度高坡。 语儿山路休闲险,世路须知险更多。 文殊院 清 黄起溟 乱云堆里结孤茅,云作斋粮石作巢。 老衲有时闲不得,数声清磬落松梢。 登光明顶 清 胡与高 登临不用挽藤萝,绝顶光明霁色多。 云过匡庐飞紫盖,岚拖天目扫青娥。 忽分二海成孤屿,细数千峰乱放荷。 下界茫茫仙路杳,乾坤何处是吾窝? 玉屏峰 清 汪士鋐 玉屏峙霄汉,鸟道度松门。 昨日登临处,诸峰屐底存。 云生甘在下,嶂出尔何尊。 极目无穷尽,空青抹一痕。 前海观莲花峰 清 石涛 海风吹白练,百里涌青莲。 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 云开峰坠地,岛阔树相连。 坐久忘归去,萝衣上紫烟。 云外峰 清 程之鵕 飘渺离奇峙碧空,浑疑云外复云中。 杜鹃开向春光后,烧遍峰头万树红。 鲫鱼背 清 许全治 。 8.关于黄山的诗句宋 吴黯 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 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 半壁绛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灵。 霓旌去后无消息,犹有仙韶动俗听。 游黄山留题 宋 张冠卿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 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游黄山 宋 朱彦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游黄山 宋 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汤泉 宋 焦静山 渟渟灵水养灵珠,籁定波生注玉壶。 洗尽尘劳多少客,不知还解洗心无。送温处士归黄山百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峦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石床峰 元 汪珍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9.描写黄山的诗句望黄山诸峰 唐 释岛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因公檄按游黄山 宋 吴黯 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 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 半壁绛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灵。 霓旌去后无消息,犹有仙韶动俗听。 游黄山留题 宋 张冠卿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 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游黄山 宋 朱彦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游黄山 宋 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汤泉 宋 焦静山 渟渟灵水养灵珠,籁定波生注玉壶。 洗尽尘劳多少客,不知还解洗心无。送温处士归黄山百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峦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石床峰 元 汪珍 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题黄山 明 方勉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同友人游黄山 明 汤宾尹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翠微峰 宋 无名氏 洞里乾坤世莫知,时闻啸鹤带云归。几回洞口乘风立,欲挟飞仙入翠微。 黄山歌 清 汤复 老人今年七十七,家在黄山东之侧。山距吾家百余里,梦寐常劳面未觌。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步步跻攀绝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堕崖坠壑都无谓,纵死兹山意亦得。 黄山行 清 释弘仁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黄山绝顶题文殊院 清 魏源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黄山杂诗 清 孙洤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态千容到始知。 高以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成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总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黄海杂兴 清 余鸿 浮云变幻岂无心,闲看云飞酒自斟。 双壁如门霞是障,群峰拔地笋成林。 雪依片石留鸿爪,台峙层峦理素琴。 钟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三折岭望黄山 清 董法海 回头三折望黄山,客路匆匆山自闲。 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 辞黄山(之三) 明 黄道周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 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 百丈潭 明 方大治 东风敛夕霏,山色霭晴晖。 天上银河落,潭边白练飞。 深林啼鸟绝,危磴采樵稀。 已冒垂堂戒,岗头一振衣。 朱砂庵 明 江天一 曲磴千盘尽,何曾任凿穿。 本来超色相,不假幻因缘。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 此中饶静解,何事问栖禅。古刹犹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机原在悟,彼岸本无媒。转梵猿常下,传经鸟自来。 他年返初服,结庐向丹台。 游黄山宿狮子林作 清 崔国因 三十年前此地游,禅房草榻暂淹留。 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 自惜鸿泥成往迹,重携蜡屐豁新眸。 山灵见我应相识,青瘦形容似旧不? 百步云梯 明 唐世靖 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 猿惊难上回山木,鸟骇迟飞落野藤。 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屐每凌兢。 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上层。 鸣弦泉 清 释音可 石上悬琴琴醉寒,五更三点是谁弹?清音流出相思泪,月照风吹竟不干。 晚入药谷 清 吴雯清 清鸾峰下步迟迟,为访幽居足已疲。 穿壑板桥惊欲坠,隔林茅屋望犹疑。 桃源旧径依津间,药谷孤楼傍石窥。 仅有残僧相对晚,寒潭清啸少人知。 耕云峰 清 汪树琪 谁驱黄犊逐云行,片片芙蓉欲种成。 布谷春风吹不到,故叫山乐代催耕。 雨不止题壁 清 钱谦益 凭仗鞋尖与杖头,浮生腐骨总悠悠。 天公尽放狂风雨,不到天都死不休! 小心坡 清 余鸿 鱼背崎岖无奈何,小心缓步度高坡。 语儿山路休闲险,世路须知险更多。 文殊院 清 黄起溟 乱云堆里结孤茅,云作斋粮石作巢。老衲有时闲不得,数声清磬落松梢。 登光明顶 清 胡与高 登临不用挽藤萝,绝顶光明霁色多。云过匡庐飞紫盖,岚拖天目扫青娥。 忽分二海成孤屿,细数千峰乱放荷。 下界茫茫仙路杳,乾坤何处是吾窝? 玉屏峰 清 汪士鋐 玉屏峙霄汉,鸟道度松门。 昨日登临处,诸峰屐底存。云生甘在下,嶂出尔何尊。 极目无穷尽,空青抹一痕。 前海观莲花峰 清 石涛 海风吹白练,百里涌青莲。 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云开峰坠地,岛阔树相连。 坐久忘归去,萝衣上紫烟。 云外峰 清 程之鵕 飘渺离奇峙碧空,浑疑云外复云中。 杜鹃开向春光后,烧遍峰头万树红。 鲫鱼背 清 许全治 无意吞舟归北海,何心借水跃昆。 10.描写黄山以及和黄山风景的诗句太多了,简单放几首 比较有名的 《黄山桃花溪》[原](七绝) 万树桃花漫翠岭,霞光艳影映龙川;粉凝脂蓄三春后,红谢溪头染碧泉。 《登始信峰》[原](七律) 黄山绝妙神奇境,萦绕经年梦幻真;始信峰巅横宇外,渡仙桥下乱云湮; 双连松臂风姿秀,独饮琴台浊酒醇;人世灵应无此景,九霄日月可为邻。 还有其他 《黄山古道》[原](七律) 蜿蜒盘绕上苍穹,逶迤游人兴浃融;止步云梯叹鬼斧,行经栈道赞神功; 天都飘缈浮云际,莲蕊迷蒙隐雾中;百里黄山皆画卷,更兼古道万松葱。 《游钓桥庵》[原](七律) 石人脚下钓桥庵,对峙峰峦紫雾翻;二水奔腾沉谷底,千崖叠翠矗云端; 奇松挺拔虹虬舞,怪石峥嵘虎豹盘;双白溪边放眼望,飞泉悬瀑挂兰天。 《天门胜境》[原](七律) 金鸡唱晓石门开,缥缈天梯雾里来;神鼠欲飞紫气壑,仙都不见白云台; 石阶难迈崎岖路,岩洞能容大气才;倏转危崖情更切,旋登绝顶眺埏垓。 《登天都峰》【原】(七律) 雾隐天都浮碧翠,云遮醉石守岩门;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 落魄惊心鱼背迹,登峰造极玉台痕;低头览尽神仙境,翘首能将日月吞。 《鲫鱼背》[原](七律) 独立天都见翠薇,鲫鱼背上乱云飞;波翻浪涌寻痕迹,石动山摇响闷雷; 无意成矼扶旅客,有心作鲠跃龙扉;它年若逊平生愿,搏击长空誓不回。 《百步云梯》[原](七律) 莲花陡壁矗兰天,百步云梯雾里悬;威武龟蛇关隘守,熙攘游客险途躔; 千盘鸟道衣沾露,万壑松涛脚带烟;曲折蜿蜒登绝顶,金风玉露似成仙。 《登莲花峰》[原](七律) 长梗维艰曲孔斜,倾身作蚁见莲花;滔滔鄱浪涌庐岭,滚滚江涛绕九华; 碧沼清凉嵌石砥,奇松苍翠挂崖丫;凌虚如驾飞天马,跃上云宵沫晚霞。 《登光明顶》[原](七律) 云蒸霞蔚平如镜,孤岛飘浮海上舟;银汐浸崖波似雪,红枫搅雾叶知秋; 光明绝顶千般变,禅寺遗风万载留;跌宕升腾紫气茂,群峦俯首拜方酋。 《清凉世界》[原](七律) 气贯长虹开远势,直冲宵汉矗岩门;千寻绝壁挂松柏,万丈深渊藏鳖鲲; 雨罩青鸾添滴翠,霞飞佛掌荡馨温;诗情画意沁心醉,煞爱天都洞按云。 《朱砂峰》[原](七律) 慈光阁上仰头望,横亘云端顶破天;赤玉削成卧虎岭,朱砂铸就跃龙巅; 红崖赏月黄昏后,翠谷听泉日落前;立马桥边晴亦雨,轩辕古洞彩虹悬。 《北海观景》[原](七律) 观音遥指竖琴松,欲向轩辕讲三空;雾走惊涛翻碧海,云行长练卷青鬃; 千株倒挂虬螭午,万幛平开虎豹汹;夕照秋山横暮色,烟霞澹荡听孤鸿。 《游翡翠谷》[原](七律二首) 经年深藏白云间,不向寰尘露素颜。梦绕魂牵奇幻境,山盟海誓恋人湾; 翡簧万梗萧萧影,翠浪千条汩汩潺;飞瀑碧泉诗画里,瑶池仙境落黄山。 魂牵梦绕下黄山,翡翠仙潭撒谷间;神涧泛兰翻黛影,灵泉碧绿映清川; 晴飞瀑布烟舒髻,雨罩危崖雾化鬟;莫笑老夫头白早,临潭顾盼乐开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