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俞伯牙、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古诗句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战国策·赵策》: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翦梅(赠紫云友)(葛长庚)剑倚青天笛倚楼.云影悠悠.鹤影悠悠.好同携手上瀛洲.身在阎浮.业在阎浮.—段红云绿树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阳西去水东流.富又何求.贵又何求.孤松篇(刘希夷)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玄阴天地冥,皓雪朝夜零.岂不罹寒暑,为君留青青.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灵龟卜真隐,仙鸟宜栖息.耻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寒山夜月明,山冷气清清.凄兮归凤集,吹之作琴声.松子卧仙岑,寂听疑野心.清泠有真曲,樵采无知音.美人何时来,幽径委绿苔.吁嗟深涧底,弃捐广厦材.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 岳飞)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李商隐)辱赠不知报,我歌尔其聆.(答张彻 韩愈)一叹尘世知音少,几曾篆名封剑鞘.([转]网上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赞美俞伯牙、钟子期绝世友谊的诗句赞知音 伯牙善抚琴,子期最辨音,高山情依依,流水叹古今. 高山可仰止,流水能赏意,人去琴无声,琴在无人知. 题诗后 [唐]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席间咏琴客 [唐]崔珏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旅中怀孙路 [唐]贯休 暮尘微雨收,蝉急楚乡秋.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 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知音者诚希 [唐]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长安书怀呈知己 [唐]项斯 江湖归不易,京邑计长贫.独夜有知己,论心无故人. 一灯愁里梦,九陌病中春.为问清平日,无门致出身. 3.关于俞伯牙的古诗文高山流水觅知音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摔破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见知音难上难。 王安石《伯牙》 千载朱弦无此悲, 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 流水高山深相知。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俞伯牙与钟子期的诗句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列子•汤问》的记载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钟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5.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古诗1、《伯牙》 作者:王安石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释义:千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高山流水觅知音》 势利交怀势利心, 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 千古令人说破琴。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 3、《写意二首》作者:牟融(唐)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扩展资料: 高山流水的由来: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山流水。 6.伯牙弦绝已无声的完整诗句要有作者寄张元夫 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这是薛涛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悲壮故事的名句,知音钟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表达的是那份知音难觅的凄绝忧伤 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 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 闲情欲赋思陶令。 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7.求写伯牙和钟子期友情的诗《示孟郊》孟浩然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春日书怀》薛能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耽书未必酬良相,断酒唯堪作老师。多病不任衣更薄,东风台上莫相吹。 《池亭记事》方丘春风恰恰破桃李,池馆无人一径深。鸥刷断翎翻水面,蝶抛残粉去花心。 诗怀搅我丹颜破,节物催人白发侵。流水伯牙今已矣,世间那复有知音。 《琴》李峤 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 淮海多为室,梁岷旧作台。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 《听琴》王元 拂尘开素匣,有客独伤时。古调俗不乐,正声君自知。 寒泉出涧涩,老桧倚风悲。纵有来听者,谁堪继子期。 《送李四校书》元孚 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 《偶作》贯休 新诗一千首,古锦初下机。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 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不知天地间,知者复是谁。 门前数枝路,路路车马鸣。名埃与利尘,千里万里行。 只见青山高,岂见青山平。朱门势峨峨,冠盖何光明。 黄鸟在花里,青蝉夺其声。尔生非金玉,岂常贵复贞。 寄言之子心,可以归无形。 《杂兴》张鎡 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 已得慰生平,绝弦勿复悲。 深沉扬执戟,玄文准伏羲。 各年未原赏,岂欲求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