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红色的诗句或词关于"红色"的诗句 1、何须浅碧深红色(宋·李清照·《鹧鸪天》) 2、狂风落尽深红色(唐·杜牧·《叹花》) 4、殿后鞓红色漫(宋·楼钥·《谢潘端叔惠红梅》) 5、雨余红色愈精神(元·刘秉忠 ·《临江仙 海棠》) 6、泪脸露桃红色重(唐·李珣·《酒泉子》) 7、露染猩红色未乾(宋·陆游·《春日小园杂赋》) 8、数分红色上黄叶(宋·李觏·《秋晚悲怀》) 9、数分红色上黄叶(宋·李觏·《秋晚悲怀》) 10、洗多红色浅(唐·李贺·《休洗红》) 11、狂风落尽深红色(唐·杜牧·《怅诗》) 12、幂翠凝红色更新(唐·吴融·《春雨》) 13、更无一点殷红色(宋·张耒·《绝句二首》) 14、淡淡微红色不深(唐·刘兼·《海棠花》) 15、淡淡微红色不深(宋·刘兼·《海棠花》) 16、狂风落尽深红色(宋·赵顺孙·《建回吟》) 17、南家桃树深红色(唐·元稹·《南家桃》) 18、浦溆远兼红色暝(宋·林季仲·《春日郊行》) 19、徘徊最爱真红色(宋·舒岳祥·《同正仲赋赪桐彩蝶》) 20、贵妃得酒沁红色(宋·张明中·《蔷薇》) 21、诗人莫讶深红色(宋·贺铸·《和题毗陵荐福寺红梅》) 22、牙钳一对如红色(宋·贾似道·《油纸灯二首》) 23、堕地残红色未蔫(宋·王炎·《闻蝉》) 24、春罗浅染醋红色(宋·杨万里·《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丝头粉红》) 25、花红色易残(宋·释斯植·《自谓》) 26、肌肤红色透(唐·齐己·《谢人惠丹药》) 27、枉教绝世深红色(唐·崔橹·《山路木芙蓉》) 28、小园依旧深红色(宋·陈造·《寄郢州崔守八首》) 29、桃花争红色空深(宋·李复·《李花》) 30、洗多红色浅(宋·潘葛民·《休洗红》) 31、洗多红色减(明·景翩翩·《休洗红(二首)》) 32、狂风落尽深红色(明·李桢·《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 2.描写星光明亮的诗句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西江月 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满庭芳·夜思 星汉无情,天河有意,东南西北相逢! 放眼关外,哪记旧寮蓬。 儿时山河幼时语,几曾见,友朋西东。 别更久,推杯换盏,醉靥双颊红。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银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关于红色的古诗1,《红牡丹》唐代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2,《红梅》宋代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译文: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红梅和桃李开花的样子原来就不同。红梅经历了风雪,身上还有雪的痕迹。它却还是不承认自己的色彩很红艳。 3,《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宋代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译文: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4,《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宋代 晏几道 题破香笺小砑红,诗篇多寄旧相逢。 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 译文:在芳香的压着花纹的红笺纸上题遍诗句,诗笺大多寄给了一位旧日相好。只记西楼劝饮时她垂垂如雪的粉面和南苑歌舞时她春衫飘动如有微风吹拂。 5,《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清代 纳兰性德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译文: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4.带红的诗句要整首诗~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百花过后的暮春,西湖风景依然美好,凋残的落红,任游人踏得狼藉遍地,漫天飘飞的柳絮迷迷蒙蒙,垂柳拂着栏杆,整日里暖风融融。 喧闹的笙歌散尽,游人离去,我才顿然发觉西湖之春的空静,心中感到很失落,回到屋中,我垂下窗帘,一双燕子穿过细雨蒙蒙,翩翩回到巢中。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词中描写了颖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作者以诗为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5.与颜色有关的诗句有关颜色的诗句:碧、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黄: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绿: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白、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黄、青: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绿: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红: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黑、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黄、金: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红、绿、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红、青: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6.关于红色的诗红豆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宫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秋月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长水竹枝词 黄燮清 蚕种须教觅四眠,买桑须买枝头鲜。 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乙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别宋常侍 尹式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