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离骚描写风景的诗句

1.和离骚有关的诗句或者描写离骚的

《离骚》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

迄无定论。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

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像,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 《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 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 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 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 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 对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

《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这首诗本身找证据是好办法。

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

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放逐之后所作,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作者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的来说,《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大忠实于史实,是有可能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余虽好修姱以羁兮,……又申之以揽茝”,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

对此,作者坚定地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写群小对自己的诬陷以及周围风气的败坏。

“众女”“时俗”两词,说明当时社会环境一团糟,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面对如此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作者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作者忧闷之深。 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这一句是整首诗中最长的诗句,作者似乎将胸中郁积已久的愁闷尽情倾吐出来,震动人心。然而,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他声明:“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对自己之所以不见容于朝廷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向平稳,并坚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直”。

“固前圣之所厚”,表现作者以前贤为榜样,同时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离骚》里也称引了不少诗史或传说材料,可见作者对历史很熟悉,前世的明君贤臣就是引导他追求进步政治理想的活生生的例子。

痛定思痛,作者对此前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他后悔当初没有认清形势,选准道路,那么现在赶紧抽身退出还来得及吧!当然,由进到退是要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和斗争的。

“延伫”“步”“止息”等语,让我们看到一位犹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 “兰皋”“椒丘”的意味,正如唐代吕延济说:“行止依兰椒,不忘芳香以自洁也。”

终于,诗人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这一句既含。

2.描写风景的句子

文字太多啦!我在百度里复制的!描写李清照或苏武等人的优美语段?si=2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丝凄离一泪涌,一情相依一情浓。一木一石一梦缘,一颦一笑一皆空。

李白李白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可以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此一刻”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可以想象一下,天地万物突然变得欢心而沸腾,那么这样一种心情你说有什么苦难可以击倒李白吗,你会发现这个人的主观能量实在太大了,它可以大到多大呢 李白想干什么他可以随心所欲 他如果想去很远的地方他可以说“狂我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如果想上天 ,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高兴,说”人生飘忽百年间,且须酣畅万古情“,他要是发愁他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一个悲也千古乐也千古的人,他如果形容朋友对他好可以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如果要发愁可以说”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其实李白这一生,终其一生,可以说明朗、天真,他一生的性情就是他最大的骄傲,这个世界上真正自由的人必先精神独立,也就是李贺说”不须浪饮丁督户,世上英雄本无主“,真正的天地英雄是没有君王的,李白这一生因为他不科举,他不想当太大的官,他也不附庸,他倚赖的就是他的才情,所以他就成为一个无所羁绊的天地英雄还是李白红尘青莲——李谪仙传说,你是一支误入红尘的青莲。传说,你洁净如一支青莲,如下凡的星光飘飘然至碎叶;传说,你出尘如一支青莲,挺直瘦弱的脊梁,不为权贵为尊严;传说,你高雅如一支青莲,用华美的诗篇,将生命绵延几千年!几千年,你一直被无数文人墨客颂赞。

他们说,大气的你踏着黄河水从天上来;他们说,豪放的你凌波在大江之上去不还;他们说,传奇的你挽着飞瀑落九天……他们说,重情的你捧起了桃花潭;他们说,重义的你欲唤回远影的孤帆……他们说,忧国忧民的你有白发三千……红尘喧嚣,世俗灰暗。你等了很久很久,等待有一天能够才华尽现,抱负尽展。

或许,你真的不是担负朝廷重任的人才,所以你只能寂寞地在诗林徘徊。你本欲出仕为官。

殊不知,唐皇宠幸杨玉环,高力士一手遮天,杨国忠掌了半壁江山——唐王朝已然光辉渐淡!即使你在那龙城凤阙描摹“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但最终,你又怎能不被赐金放还,怎能不无奈归山,怎能不愁肠百转,怎能不满腹心酸?!然而,你就是你。你“昔在长安醉花柳”,“一醉累月轻王侯”,纵壮志难酬,你依然不可一世地“凤歌笑孔丘”。

你轻狂却又心事重重,无人可为你解忧。于是,你以月为友,相伴于酒。

花间一壶,当歌对酒,举杯销愁。举杯销愁愁更愁。

可是乐观的你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愁绪:“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酒摆渡了你孤独的灵魂。

杯中与你一样孤独的苦水呵,承载了你多少喜乐悲欢?!举头一饮而尽,苦水化为无数篇章。那华美的诗篇啊,哪部不是横卧在时间岸边的汗青史册?而你依然满腹惆怅,满腹悲凉。

那苦涩的杯中酒,让人几乎不想再续上……命途坎坷,你一路漂泊。流浪至当涂,你禁不住想去问那永恒的月:“为何,为何我所有美丽的梦都无法实现?”于是,于是你难过地抱月长眠……从此,三山五岳为你默默哭泣,流岚虹霓为你分崩离析。

你是亘古的独一,你是不朽的传奇!——喧嚣红尘中,你是坠入俗世的一支青莲。千丈东坡世人崇敬地说,你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千丈高坡。

你“奋力有当世志”,希望“卓然有所立”。可是,总有些事情让人无能为力,总有些东西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譬如生死,譬如别离,譬如你满腔的报国情意被摧毁得破碎支离。你辛辛苦苦跻身朝廷,希冀为国出力,却被小人当作异己,在春风得意的大门外流离。

旷达如你,未曾痛哭流涕,未曾指天骂地。你将所有欢乐悲喜凝聚成一支笔,留下传奇的文词诗集。

从此,我们赞叹你的文,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感情率真;感叹你的词,如天地奇观,风雨逼人——磅礴大气;惊叹你的诗,如天马脱羁,飞仙游戏——才思横溢。朝廷容不下你,那么,且许你一腔热血洒疆场。

纵鬓微霜,又何妨?只渴望持节云中,会挽雕弓潇洒射天狼。然而你的热血情长被小人的辞藻窜改成流放地的荒凉。

淡定如你,在忍与不忍中学会安逸生活,在顺与不顺中把握多舛命运。于是,你怀着博爱的心描摹“水暖鸭先知”的春风和煦;描摹“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子;描摹“村南村北响缫车”的闲适乡居。

可是,平淡如水的生活总也要起一些波澜才叫生活。你身披一席蓑衣,历经几番风雨,白了人头。

今宵且尽一杯酒,笑问苍天,明月几时有?中秋佳节,本当亲人相守,而今却只能独自对月兼怀子由……与兄弟分离已让你忧伤,与爱妻的生死别离更是让你痛断肠呵!明月下,短松冈,犹见妻子当窗正梳妆。深情如你,唯有泪千行……春日袅袅泛崇光的。

3.赞美离骚的诗句及其作者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4.离骚中描写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之一"王维)

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陆游)

5.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探梅"杨万里)

6.卜算子 咏梅--陆游的《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7.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

8.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人陈亮《梅花》

9.“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人王冕《墨梅》

5.离骚的诗句赏析

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离骚》中爱国诗句应该不止四句,但我认为这四句最能表现其爱国思想。

原因:屈原是个真正的爱国者,他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故土。在《离骚》的结尾他写到,自己曾经试图要离开这个溷浊的楚国,他用浪漫主义手法,说自己驾着龙啊驾着凤终于脱离了这个现实环境,终于飞升到天空,飞上天空以后似乎已经得到解脱了,写他怎么高兴,我终于解脱了,然后他笔锋一转,写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意思是说,我在光耀陆离当中我升上了天空,却突然间看见了下界我的故土,脚下是我的故土,我的车夫哭了,我的马儿也不走了,我怎么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离骚》写到最后,还是我舍不得楚国,我底下这片热土,这是多么诚挚的对故土的一种热恋。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爱乡土而发展起来的。

6.屈原《离骚》有哪些诗句

1.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6.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7.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 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9.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0.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1.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2.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13.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14.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15.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