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描写盐亭诗句

1.关于‘盐亭’的诗歌

监亭登高山庙

朝代:宋 作者:程公许

晓驰光禄坂,暑憩监亭县。

嵯峨山叠云,窈窕横练。

长怜少陵叟,浪走天涯篇。

耿然臧国心,甘作忍饥面。

世难今略平,军行余后殿。

凭高慨往哲,欲去有余恋。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

唐杜甫

\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

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

监亭登高山庙

朝代:宋 作者:程公许

晓驰光禄坂,暑憩监亭县。

嵯峨山叠云,窈窕横练。

长怜少陵叟,浪走天涯篇。

耿然臧国心,甘作忍饥面。

世难今略平,军行余后殿。

凭高慨往哲,欲去有余恋。

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监亭登高山庙

朝代:宋 作者:程公许

晓驰光禄坂,暑憩监亭县。

嵯峨山叠云,窈窕横练。

长怜少陵叟,浪走天涯篇。

耿然臧国心,甘作忍饥面。

世难今略平,军行余后殿。

凭高慨往哲,欲去有余恋。

监亭登高山庙

朝代:宋 作者:程公许

晓驰光禄坂,暑憩监亭县。

嵯峨山叠云,窈窕横练。

长怜少陵叟,浪走天涯篇。

耿然臧国心,甘作忍饥面。

世难今略平,军行余后殿。

凭高慨往哲,欲去有余恋。

2.杜甫描写凤阳山的诗句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注:[1]—借用了杜甫诗作《佳人》中的意境。

佳人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译文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

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

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

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

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

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

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韵译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

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关于这首诗的作意,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全是寄托,有人则认为是写实,但大部分折衷于二者之间。

在作此诗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所以,作者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清人黄生说:“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

3.杜甫的描写农民凄苦处境的诗句

杜甫诗歌中农民形象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的影响和个人一生不幸的经历,使得杜甫具有浓郁的民本思想,写出了大量反映下层百姓生活的诗歌。

由于杜甫接触的多为受到严重迫害的农民,所以这些下层百姓多以农民的形象出现。杜甫诗歌中塑造的农民形象多是不幸的,他们受到多方面的打击、剥削,繁重的赋敛和频繁的兵役战乱使得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过着悲惨凄凉的生活。

杜甫诗歌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繁重的赋税剥削下的农民—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 杜甫诗歌所反映的内容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长篇叙事诗,就是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明显标志,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比较集中的表现了杜甫的民本思想。

杜甫素有“奉儒守官”的家族传统,心怀为官之志,然而不幸困顿长安十年,直到天宝十四年他四十四岁时,方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的小官儿,其职务是“掌武官簿书”。现实与理想差距甚远,以及不满官场的趋炎附势,于是杜甫决意辞官不做。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写于杜甫辞官后从京城去奉先看望寄居在那里的妻儿的路上,写出了一路上的所见所感,深刻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诗歌的第二段中,从“凌晨过骊山”至“霜橙压香橘”二十八句诗,写路经骊山时的所见所闻。

杜甫途径骊山,恰逢唐玄宗率贵妃宠臣在华清宫寻欢作乐。面对如此奢靡的场面,“窃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怵目惊心。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门出,鞭打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彤庭”和“寒女”对比鲜明;“鞭打”、“聚敛”将当地农民的生活状态昭然若示。面对统治者“君臣留欢娱”、“赐浴皆长缨”,巨大的现实差距使得杜甫痛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接着第三段,杜甫通过自己的悲惨写到其他农民的生活痛苦状况。“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这二十字凄婉动人,情真意切,然而“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杜甫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因饥饿而死,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这种悲惨出境的并非只有杜甫一家,“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里巷”之所以“呜咽”,大概是其他农民家里也有孩子饿死了吧。“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诗歌中的“贫窭”不仅是指自己,也包括“呜咽”的邻人,包括所有的贫苦农民。

这里所写的“呜咽”邻人和上一段的“寒女”“贫夫”是当时所有农民的一个典型,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唐玄宗后期,生活腐化,沉迷于声色,权相杨国忠把持朝政,奸臣当道,朝政极度腐化。

这种荒淫无度、纸醉金迷的腐乱生活,是建立在对普通百姓残酷的剥削基础之上的。在繁重的赋税徭役之下,农民生活穷困不堪,就连免遭租税、兵役的杜甫,都难逃幼子饿死的酸辛,那么负担着沉重租税和兵役的农民的处境是何等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了被繁重赋税剥削的农民形象,通过统治者的腐朽生活和农民的艰难处境相对比,体现出了作者对农民阶级的担心,他在诗中吟道“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面对百姓生活的痛苦不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杜甫恐有慨叹。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仁民爱物”、“人饥己饥”的民本思想。

他虽然仕途失意,屡受挫折,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饿死了孩子,但当他听到“里巷亦呜咽”的时候,他却为与自己有类似命运的平民百姓担忧,正是由于杜甫有着深厚的惜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他才能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同情民间疾苦,揭露统治着罪恶的爱憎分明的光辉诗篇。(二)受兵役、徭役迫害的农民形象—以“三吏”、“三别”为例 安史之乱发生后,整个国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生活在此的农民忍受着兵役、官役的严重迫害。

其间,杜甫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歌,其中,“三吏”、“三别”是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之作。“三吏”、“三别”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公元758年,叛军首领安禄山已死,但是平乱战争仍未取得最后的胜利。

由于唐肃宗妒贤嫉能,导致战争一再拖延,不能尽早结束。杜甫战中去洛阳探亲,官军在相州兵败,他随落难的农民回华州的任所,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亲眼看到了战乱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回到华州后,难抑心中不平之气,通过艺术的提炼概括,把路上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六首一组的千古传颂的诗篇。《新安吏》是“三吏”中的第一首。

诗人经过新安正碰上县吏又在征兵,成年的壮丁早已被抓完,新安已“县小更无丁”,但是“府贴昨夜下”,只得“次选中男行”。中男尚未成年,平日又未受过军事训练,怎么能强行征去打仗呢?杜甫抓住这一被征中男与家人离别的场面写到: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诗人通过中男这一主要的青少年农民形象,描写了其凄惨的命运。

被征兵打仗,注定是九死一生,令人哀怜痛心,就连“白水”和“青山”这种无情的物也好像发出。

4.描写杜甫的诗句

论诗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简评: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诗。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

作者:赵翼

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习研

时至今日,已经感到不新鲜

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人才交替出现

各自主导文坛生机勃勃几百年

赵翼写有五首《论诗》,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张。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前二句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5.杜甫写的著名诗句

1、《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5、《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8、《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岱,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9、《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0、《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11、《对雪》 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 随风且间叶,带雨不成花。

金错囊从罄,银壶酒易赊。 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12、《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3、《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4、《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15、《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16、《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17、《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8、《秋雨叹》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6.杜甫描写“凤凰”的诗句有哪些

你会不会审核?哪里不符合要求,我配的是杜甫的图,杜甫跟题目跟回答没关系吗?麻烦你去认真的看清回答审核标准好吗。

跟“凤凰”有关的杜甫诗有如下:

一、“或骑骐驎翳凤凰”。

杜甫没有针对“凤凰”描写的诗句,收集到跟“凤凰”二字有关的诗集如下:

《寄韩谏议》唐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风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二、“凤凰麒麟安在哉。”

《又观打鱼》唐 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三、《述古三首》唐 杜甫

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悲鸣泪至地,为问驭者谁。

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

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

农人望岁稔,相率除蓬蒿。所务谷为本,邪赢无乃劳。

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汉光得天下,祚永固有开。岂惟高祖圣,功自萧曹来。

经纶中兴业,何代无长才。吾慕寇邓勋,济时信良哉。

耿贾亦宗臣,羽翼共裴回。休运终四百,图画在云台。

四、《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唐 杜甫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风波空远涉,琴瑟几虚张。

渥水出骐骥,昆山生凤凰。两家诚款款,中道许苍苍。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青春动才调,白首缺辉光。

玉润终孤立,珠明得暗藏。馀寒折花卉,恨别满江乡。

五、《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唐 杜甫

离亭非旧国,春色是他乡。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

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凰。

六、《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唐 杜甫

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

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凰。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

绣段装檐额,金花帖鼓腰。一夫先舞剑,百戏后歌樵。

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

七、《别苏徯(赴湖南幕)》唐 杜甫

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

十年犹塌翼,绝倒为惊吁。消渴今如在,提携愧老夫。

岂知台阁旧,先拂凤凰雏。得实翻苍竹,栖枝把翠梧。

北辰当宇宙,南岳据江湖。国带风尘色,兵张虎豹符。

数论封内事,挥发府中趋。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