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画诗句描写的景物

1.《画》这首诗中写了几种景色分别是哪些

古诗《画》描写了山,水,花,鸟这四个景。

《画》为盛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

全诗原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白话文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扩展资料 《画》这首诗是一首画作欣赏诗,从诗中的描述来看,画中有山、水、花、鸟都是典型的中国画题材,而且肯定是一幅画得相当逼真、传神的作品。 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把一幅本是静止的画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卷轴展现出来: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欢鸣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把读者引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

当读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的时候,才发现,画中的一切不过是一个个无生命的静物。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2.画这首诗写了几种景物

古诗《画》描写了山,水,花,鸟这四个景。

《画》为盛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原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白话文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级小学语文等教材中编入此诗时,作者一栏里即是“宋·佚名”。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画面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颜色的,都是静止的,不会有任何活动,也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首诗写得相当恰切,也较有趣。

首先此诗以简洁浅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把画面上的形象叙述出来。每一句诗的第三字,依次序为“山”、“水”、“花”、“鸟”。青山耸立,水流其间,鲜花盛开鸟嘻枝头,构成了一派生意盎然的、优美的整体境界。

首句“远看山有色”,写的是直观的客观物象。此乃“静境”,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得其有无限的风光。此色含义无穷,可是清秀俊朗红湿绿垂的美色,也可以是寒色苍苍的绝美佳色,更可以是奇傀峭拔的异色,唯有静心者能品之。

第二句“近听水无声”,有“动境”,因为源头活水来。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在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而且诗之所咏既然是画,则所画之物自然是无声的,与“近听”、“远听”有应无关。

然而按逻辑说来,“反”包含有“正”,否定命题总先假设着肯定命题。“水无声”写的既是作为画这个客观事实,但同时又表示着画上的水本来应该有声而此刻也仿佛有声似的,因此才使得观者欲“近听”之,这即是高超的绘画艺术所起的移情作用之故。

3.古诗画中写了哪几种景物

古诗画中写了山,水,花,鸟这四个景物。《画》是宋代佚名诗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原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全诗白话译文: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扩展资料:

诗中的画代表着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这首诗写出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画面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颜色的,都是静止的,不会有任何活动,也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首诗写得相当恰切,也较有趣。

首先此诗以简洁浅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把画面上的形象叙述出来。每一句诗的第三字,依次序为山、水、花、鸟。青山耸立,水流其间,鲜花盛开鸟嘻枝头,构成了一派生意盎然的、优美的整体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画

4.王维的古诗《画》都写了哪些景物

王维的古诗《画》都写了:山、水、花、鸟。

具体原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

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5.《画》这首诗写了什么景物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惊:吃惊,害怕。

鉴赏: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6.描写景色古诗的画古诗

一任群芳妒。

(杜甫。 (叶绍翁, 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悯农》) 4.常恐秋节至。

(王微:《绝句》) 6,报得三春晖:《相思》) 4.好雨知时节,往事知多少。 (杜甫,草色遥看近却无:(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咏柳》) 20.不知细叶谁裁出:《忆江南》) 15,置酒飞冬雪;) 19;) 16,此物最相思:(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

(李昂。 (杜甫:《守岁》) 5.鸣笙起秋风。

(陶渊明,城春草木深。 (陆游:《咏柳》) 10,据岸愚儒却子珍,年开明日长:《赠刘景文》) 12。

(张谓;)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布破冬未赎.天时人事日相催,一晴方觉夏深。 (王维《山居秋暝》) 18.不知近水花先发:《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寒 食>菊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 (辛弃疾.春城无处不飞花,二月春风似剪刀:《山居秋暝》)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 (陆游:《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

(李绅:〈无题〉) 17。 (杜甫.天街小雨润如酥,抱膝灯前影伴身;。

7.描写景物的诗句

一、天地山水 1. 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 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 明月却多情, 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 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 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 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花草虫鸟 1.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 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 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 12.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 阳春二三月, 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 江南二月多芳草, 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 里《小池》 22.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