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瓢虫的诗句《闻虫》 唐·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 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 声声移近卧床前。 译文: 驿馆里一灯如豆,夜是那样的绵长,暗处的促织鸣声唧唧,让人更增惆怅,何况这是在令人伤感的深秋,天色又阴沉得快要下雨了。那可恶的促织还尤恐我这满腹惆怅的人得到暂时的休眠,唧唧声一声更比一声近地移到我的床前。 这首诗写秋虫的鸣声撩人愁绪。诗的题材并不新,但写法很新颖。 作者笔下的秋虫好像故意与愁人作对,本来愁人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那躲在暗处的秋虫还唯恐他暂时入睡,唧唧之声越叫越近,一直叫到他的床前。作者赋予秋虫以人的感情,使作品别具情趣。 扩展资料: 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大多数瓢虫具有以下3个特征:即下颚须端节斧形,跗节隐4节式和第一腹板具后基线,这些特征可与其它近缘种相区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瓢虫 2.形容“瓢虫”的语句1、七星瓢虫虽然有很多脚,但是由于过于“肥胖”,爬得却很慢。我人看到它爬了好一会儿,才爬了几厘米的距离,七星瓢虫虽然爬得慢,却很可爱。 2、那只虫子个头不大,长得圆圆胖胖的,比普通的甲虫小多了,它褐红色的背上点缀着七个黑色的斑点,像是年轻姑娘的时装,美丽极了。 3、七星瓢虫的背部是鲜红的,也有橙色的,背部底下有一双灵巧的翅膀,其它的都是黑色,七星瓢虫有六只脚,无论是爬行,还是飞行,都是非常快的。 4、七星瓢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专吃蚜虫,而蚜虫是害虫,专啃树木,使我们非常讨厌蚜虫。七星瓢虫有一种秘密武器——一种黄色的液体,敌人一旦闻得这种液体,就会慌慌张张的逃跑,七星瓢虫不仅有秘密武器,它们还会装死,如果敌人再回来,它们便装死,从树上掉下来,让敌人百分之百的相信是死瓢虫。 5、瓢虫的腿很短,沿着植物的茎秆爬得很快,活像个小坦克,所以有人叫它“花坦克”。瓢虫又名“花大姐”,它背部橙红色,还镶有几粒、十几粒黑色斑点,灼灼发光,耀眼夺目。 6、瓢虫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瓢虫的嘴与众不同,它的嘴比其它瓢虫多出一截。瓢虫从幼虫阶段到成虫,需要退皮。刚脱完皮的瓢虫,背上的斑点很暗淡,难以分辨出来,渐渐地才会清晰。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把脚紧贴壳内。有许多昆虫不吃腐肉,看见地上“死了”的瓢虫,悻悻而去,瓢虫就这样逃过一劫。 7、瓢虫种类不同吃的食物也不一样。大多数瓢虫都以树叶、草叶、为食,它们也喜欢庄稼新鲜的嫩叶,是令农民伯伯们头疼的害虫。但你别以为所有的瓢虫都是坏的,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可都帮了农民们的大忙呢,它们主要以植物叶片上的蚜虫为食。蚜虫可是植物的天敌啊,它吮吸植物的汁液,并向叶片注入一种毒素,让叶片卷曲、死亡。 8、寒冷的冬天来了。瓢虫们即将进入冬眠状态,它们不用象松鼠那样忙碌地准备过冬的粮食;也不用象青蛙那样被冻在冰冷的泥里,它们吃得饱饱的挤在一起,就可以安安心心的睡觉了。一直到温暖的春天来到,它们才会慢慢地苏醒。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 9、大多数瓢虫都以树叶、草叶、为食,它们也喜欢庄稼新鲜的嫩叶,是令农民伯伯们头疼的害虫。但你别以为所有的瓢虫都是坏的,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可都帮了农民们的大忙呢,它们主要以植物叶片上的蚜虫为食。蚜虫可是植物的天敌啊,它吮吸植物的汁液,并向叶片注入一种毒素,让叶片卷曲、死亡。 10、寒冷的冬天来了。瓢虫们即将进入冬眠状态,它们不用象松鼠那样忙碌地准备过冬的粮食;也不用象青蛙那样被冻在冰冷的泥里,它们吃得饱饱的挤在一起,就可以安安心心的睡觉了。一直到温暖的春天来到,它们才会慢慢地苏醒。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 3.有关七星瓢虫的资料和描写外貌的句子中文名: 七星瓢虫 拉丁学名: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纲: 昆虫纲 目: 鞘翅目 科: 瓢虫科瓢虫亚科 功能类别: 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 棉蚜、麦蚜、豆蚜、菜缢管蚜、玉米蚜、高梁蚜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小麦、豇豆、白菜、玉米、高梁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5.70一7毫米,宽4一5.60毫米,呈半球形,背面光滑无毛。 刚羽化时鞘翅嫩黄色,质软,3—4小时后逐渐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同时两鞘翅上出现7个黑斑点,位于小盾片下方者为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缝分割成两半。另外,在每一鞘翅上各有3个黑斑,鞘翅基部靠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小三角形白斑。 头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的边缘上各有1淡黄色斑。复眼黑色,其内侧凹入处各有1个淡黄色小点,有时与上述黄斑相连。 触角栗褐色,稍长于额宽,锤节紧密,侧缘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缘有窄黄条,上唇、口器黑色,上颚外侧黄色。 前胸背板黑色,两前角上各有1个近于四边形淡黄色斑。小盾片黑色。 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有纵隆线,后基线分支。足黑色,胫节有2个刺距,爪有基齿。 腹面黑色,但中胸后侧片白色。第六腹节后缘凸出,表面平整。 雄虫:第六腹节后缘平截,中部有横凹陷坑,上缘有一排长毛。 卵:长1.26毫米;宽0.60毫米。 橙黄包,长卵形,两端较尖。成堆竖立在棉叶背面。 每块卵一般20一40粒,最多达80粒。 幼虫:共4龄.各龄期的主要特征: 一龄:体长2—3毫米。 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 二龄: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 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第一腹节背面左右2刺疣呈黄色,刺黑色。 第四腹节背面刺疣黄色斑不显.其余刺疣黑色。 三龄:体长7毫米。 体灰黑色.头、足、**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色斑。 腹部第一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 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 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色斑。 其余刺疣黑色。 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 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中央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 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 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俗称花大姐。 4.形容“瓢虫”的语句1、七星瓢虫虽然有很多脚,但是由于过于“肥胖”,爬得却很慢。 我人看到它爬了好一会儿,才爬了几厘米的距离,七星瓢虫虽然爬得慢,却很可爱。 2、那只虫子个头不大,长得圆圆胖胖的,比普通的甲虫小多了,它褐红色的背上点缀着七个黑色的斑点,像是年轻姑娘的时装,美丽极了。 3、七星瓢虫的背部是鲜红的,也有橙色的,背部底下有一双灵巧的翅膀,其它的都是黑色,七星瓢虫有六只脚,无论是爬行,还是飞行,都是非常快的。 4、七星瓢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专吃蚜虫,而蚜虫是害虫,专啃树木,使我们非常讨厌蚜虫。 七星瓢虫有一种秘密武器——一种黄色的液体,敌人一旦闻得这种液体,就会慌慌张张的逃跑,七星瓢虫不仅有秘密武器,它们还会装死,如果敌人再回来,它们便装死,从树上掉下来,让敌人百分之百的相信是死瓢虫。 5、瓢虫的腿很短,沿着植物的茎秆爬得很快,活像个小坦克,所以有人叫它“花坦克”。 瓢虫又名“花大姐”,它背部橙红色,还镶有几粒、十几粒黑色斑点,灼灼发光,耀眼夺目。 6、瓢虫的种类很多。 其中,有一种瓢虫的嘴与众不同,它的嘴比其它瓢虫多出一截。瓢虫从幼虫阶段到成虫,需要退皮。 刚脱完皮的瓢虫,背上的斑点很暗淡,难以分辨出来,渐渐地才会清晰。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把脚紧贴壳内。 有许多昆虫不吃腐肉,看见地上“死了”的瓢虫,悻悻而去,瓢虫就这样逃过一劫。 7、瓢虫种类不同吃的食物也不一样。 大多数瓢虫都以树叶、草叶、为食,它们也喜欢庄稼新鲜的嫩叶,是令农民伯伯们头疼的害虫。但你别以为所有的瓢虫都是坏的,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可都帮了农民们的大忙呢,它们主要以植物叶片上的蚜虫为食。 蚜虫可是植物的天敌啊,它吮吸植物的汁液,并向叶片注入一种毒素,让叶片卷曲、死亡。 8、寒冷的冬天来了。 瓢虫们即将进入冬眠状态,它们不用象松鼠那样忙碌地准备过冬的粮食;也不用象青蛙那样被冻在冰冷的泥里,它们吃得饱饱的挤在一起,就可以安安心心的睡觉了。一直到温暖的春天来到,它们才会慢慢地苏醒。 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 9、大多数瓢虫都以树叶、草叶、为食,它们也喜欢庄稼新鲜的嫩叶,是令农民伯伯们头疼的害虫。 但你别以为所有的瓢虫都是坏的,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可都帮了农民们的大忙呢,它们主要以植物叶片上的蚜虫为食。蚜虫可是植物的天敌啊,它吮吸植物的汁液,并向叶片注入一种毒素,让叶片卷曲、死亡。 10、寒冷的冬天来了。瓢虫们即将进入冬眠状态,它们不用象松鼠那样忙碌地准备过冬的粮食;也不用象青蛙那样被冻在冰冷的泥里,它们吃得饱饱的挤在一起,就可以安安心心的睡觉了。 一直到温暖的春天来到,它们才会慢慢地苏醒。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 5.有关瓢虫的诗句《闻虫》 唐·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 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 声声移近卧床前。 译文: 驿馆里一灯如豆,夜是那样的绵长,暗处的促织鸣声唧唧,让人更增惆怅,何况这是在令人伤感的深秋,天色又阴沉得快要下雨了。 那可恶的促织还尤恐我这满腹惆怅的人得到暂时的休眠,唧唧声一声更比一声近地移到我的床前。 这首诗写秋虫的鸣声撩人愁绪。 诗的题材并不新,但写法很新颖。 作者笔下的秋虫好像故意与愁人作对,本来愁人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那躲在暗处的秋虫还唯恐他暂时入睡,唧唧之声越叫越近,一直叫到他的床前。 作者赋予秋虫以人的感情,使作品别具情趣。 扩展资料: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 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 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大多数瓢虫具有以下3个特征:即下颚须端节斧形,跗节隐4节式和第一腹板具后基线,这些特征可与其它近缘种相区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瓢虫。 6.有关七星瓢虫的资料和描写外貌的句子中文名: 七星瓢虫 拉丁学名: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纲: 昆虫纲 目: 鞘翅目 科: 瓢虫科瓢虫亚科 功能类别: 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 棉蚜、麦蚜、豆蚜、菜缢管蚜、玉米蚜、高梁蚜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小麦、豇豆、白菜、玉米、高梁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5.70一7毫米,宽4一5.60毫米,呈半球形,背面光滑无毛。刚羽化时鞘翅嫩黄色,质软,3—4小时后逐渐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同时两鞘翅上出现7个黑斑点,位于小盾片下方者为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缝分割成两半。另外,在每一鞘翅上各有3个黑斑,鞘翅基部靠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小三角形白斑。头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的边缘上各有1淡黄色斑。复眼黑色,其内侧凹入处各有1个淡黄色小点,有时与上述黄斑相连。触角栗褐色,稍长于额宽,锤节紧密,侧缘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缘有窄黄条,上唇、口器黑色,上颚外侧黄色。前胸背板黑色,两前角上各有1个近于四边形淡黄色斑。小盾片黑色。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有纵隆线,后基线分支。足黑色,胫节有2个刺距,爪有基齿。腹面黑色,但中胸后侧片白色。第六腹节后缘凸出,表面平整。 雄虫:第六腹节后缘平截,中部有横凹陷坑,上缘有一排长毛。 卵:长1.26毫米;宽0.60毫米。橙黄包,长卵形,两端较尖。成堆竖立在棉叶背面。每块卵一般20一40粒,最多达80粒。 幼虫:共4龄.各龄期的主要特征: 一龄:体长2—3毫米。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 二龄: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第一腹节背面左右2刺疣呈黄色,刺黑色。第四腹节背面刺疣黄色斑不显.其余刺疣黑色。 三龄:体长7毫米。体灰黑色.头、足、**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 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色斑。其余刺疣黑色。 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中央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 俗称花大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