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凭栏听雨有关的诗句

一、凭栏听雨出自哪里

凭栏听雨——出自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原词如下: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扩展资料:

凭栏听雨意思是依靠着栏杆细听风雨之声。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

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二、凭栏听雨

凭栏听雨/听的是一种意境之美/凭栏听雨/是在那雨声里感悟历史的沧桑/体会情感的细腻/雨落在湖里是那少女心事的涟漪/雨落在青瓦上是分别的人梦中呢喃/凭栏听雨时把希望种在心田/等待来年结出一粒红红的相思豆/在这深夜里/我在西楼看着窗外的雨/眼前出现的是那江南一泻千里的翠绿/想起的是石桥边回首卷顾的你/于是不经意间/将栏杆轻轻拍遍/期待对面那盏橘灯亮起 /期待你陪我在这寒冷的季节/而我透过雨雾看见你明亮的双目闪烁着点点星光/一阵风吹来/但见桌前的书又翻了一页/上面写着:用心带你去天崖海角共舞春天。

三、描写凭栏的诗句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寄湘灵 白居易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抛球乐 冯延巳

梅落新春入后庭,

眼前风物可无情?

曲池波晚冰还合,

芳草迎船绿未成.

且上高楼望,

相共凭栏看月生.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浣溪沙 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

伤心明月凭栏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

忆来唯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

酒泉子 温庭筠

花映柳条,

吹向绿萍池上.

凭栏干,

窥细浪,

雨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

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

垂翠箔,

度春宵.

四、有关听雨的诗句

1、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出自清代朱彝尊的《桂殿秋·思往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释义:

回忆往事江边上,江水中映着美人的倩影和秀丽的远山。我俩同船共听滴滴答答的雨声,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单薄,默默地忍受着严寒。

2、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出自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释义:

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那时,我和她相对调弄宝瑟,拨动炉中温馨的沉水香,同声齐唱《鹧鸪词》,曾是多么欢欣。如今,孤寂地在这西楼,当此风雨凄凄的暗夜,不听清歌也悲泪难禁。

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出自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释义: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出自宋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释义: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释义: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五、描写隔窗听雨的诗句

现代诗有:静夜深沉,倚窗听雨吟风,双眼处灯火阑珊迷蒙。夜雨滴滴如钟漏,清脆入耳,心绪悠然飘逸。

古诗有

《梅村》

清 吴伟业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

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

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桑落酒香卢桔美,钓肥斜系草堂开。

========================

《寓栖隐者僧舍读书》

宋 冯时行茅竹无钱结翠霞,归来栖止梵王家。

夜窗听雨翻书叶,晓研凌霜注井花。

已隔朱楼安管钥,独寻碧磵问津涯。

芦帘纸帐门如水,兀坐蒲团事不赊。

六、有关凭栏的诗句及翻译

李璟《浣溪沙》中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李煜《浪淘沙令》中的“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欧阳修《踏莎行》中的“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辛弃疾《水龙吟》中的“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七、有关听雨的诗句有哪些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白话文释义: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白话文释义: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3,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出自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白话文释义: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4,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出自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白话文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5,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出自元代:虞集《听雨》 白话文译文:鬓发稀疏的诗人,独自一人枯坐于屏风之间,红烛发出摇曳的光影,照在他那醉意朦胧的脸上。

在京城多年性情尽改,忽然听到春雨淋淋的声响,又重新勾起对家乡江南的思念。

八、闲坐听雨的诗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

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

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李群玉《春寒》)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左偃《寄鉴上人》)

山馆夜听雨,秋猿独叫群.无为久留滞,圣主待遗文.(韦应物《送颜司议使蜀访图书》)

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夜雨寒.(许浑《村舍》)

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陆游《怀旧》)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倪瓒《怀归》)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