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大理三塔寺的诗句

1.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名句

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名句有:1、题崇圣寺唐代:许浑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阤。

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 晓街垂御柳,秋院闭宫莎。

借问龙归处,鼎湖空碧波。2、寓崇圣寺怀李校书唐代:许浑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

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

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3、崇圣寺斌公房唐代:贾岛近来惟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4、寄崇圣寺僧(一作关山寄诗赠清越)唐代:曹松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5、崇圣寺斌公房宋代:高翥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2.有关云南大理三塔的名句

咏雪 (元)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①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②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③云松偃蹇玉龙寒。

④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注释】 ①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鸿钧:指自然界的变化。 ②吴楚:泛指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这里古代分属吴国和楚国。

③婆娑:形容盘旋的样子。 ④偃蹇(yǎn jiǎn):形容屈曲盘绕的状态。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雪景的诗。诗的大意说:大自然运转到腊月,一年也就快过完了,寒冷的东北风把水剪成片片雪花,降落到天坛。

大雪纷纷,铺天盖地,更加增添了吴楚一带的千条江水。皑皑白雪,气势磅礴,仿佛要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群山。

雪压竹枝,在阵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宛如银凤飞舞。高高的云松,像屈曲盘旋的玉龙,令人望而生寒。

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这首诗是吟咏雪的,但诗的通篇没有出现一个“雪”字。

可是读起来,会觉得句句都是在写雪,并且写得巧妙、新奇、夸张、形象,这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可以吗? 可以的话点个赞吧。

3.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名句

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名句有:

1、题崇圣寺

唐代:许浑

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阤。

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

晓街垂御柳,秋院闭宫莎。

借问龙归处,鼎湖空碧波。

2、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唐代:许浑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

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

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3、崇圣寺斌公房

唐代:贾岛

近来惟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4、寄崇圣寺僧(一作关山寄诗赠清越)

唐代:曹松

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5、崇圣寺斌公房

宋代:高翥

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4.有关云南大理三塔的名句

咏雪 (元)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①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②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③云松偃蹇玉龙寒。

④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注释】 ①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鸿钧:指自然界的变化。 ②吴楚:泛指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这里古代分属吴国和楚国。

③婆娑:形容盘旋的样子。 ④偃蹇(yǎn jiǎn):形容屈曲盘绕的状态。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雪景的诗。诗的大意说:大自然运转到腊月,一年也就快过完了,寒冷的东北风把水剪成片片雪花,降落到天坛。

大雪纷纷,铺天盖地,更加增添了吴楚一带的千条江水。皑皑白雪,气势磅礴,仿佛要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群山。

雪压竹枝,在阵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宛如银凤飞舞。高高的云松,像屈曲盘旋的玉龙,令人望而生寒。

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这首诗是吟咏雪的,但诗的通篇没有出现一个“雪”字。

可是读起来,会觉得句句都是在写雪,并且写得巧妙、新奇、夸张、形象,这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可以吗? 可以的话点个赞吧。

5.大理三塔的景色描写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

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

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

6.形容一下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概况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

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

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

《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1961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 市内交通:大理(即大理古城)距三塔1公里,从大理古城可以步行前往,只需半个小时;在下关则需要乘坐旅游班车。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点门票: 121元/人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公交车,从下关火车站可以坐崇圣寺三塔专线抵达三塔!票价1.5元!祝你旅途愉快!。

7.四年级传统文化关于游览云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的导游词

这个问题问我就比较清楚了,我是云南省国际旅行社的,我之前就是做导游的, 欢迎大家来到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大理旅游。

大 理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是**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理古称叶榆,因五代时白蛮首领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而得名。

唐宋时,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胜有苍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标志。

崇圣寺概况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

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 这个问题问我就比较清楚了,我是云南省国际旅行社的,我之前就是做导游的, 欢迎大家来到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大理旅游。

大 理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是**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理古称叶榆,因五代时白蛮首领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而得名。

唐宋时,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胜有苍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标志。

崇圣寺概况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

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

1961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

崇圣寺到了,请随我下车。 塔的基本知识 进入大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台阶之上的三塔。

前方正中较大的称千寻塔,两侧位置靠后的塔规模较小一些。 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状为一个半圆形坟冢。

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塔均为密檐式。

大理地区盛行建塔,除三塔外,还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寻塔 千寻塔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据说是唐代恭韬、徽义两位工匠用了48年时间设计建造的。

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层,是我国少有的层数较多的偶数层塔。 塔的结构为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心中空,古时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

两层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以利于塔内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交错开窗有利于塔的坚固性。 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渐向内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顶。

使得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的直线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内收,中部微凸的曲线,其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略同。 以前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照 壁 塔正中朝东一面有一照壁,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楷书大字,每个字高1.7米。为明代黔国公沐世阶所书。

题这四个字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大理地区水患多,“永镇山川”意在镇服水患,塔顶的大鹏金翅鸟也是镇龙之物;另一种说法是大理被纳入明朝的版图后,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题下“永镇山川”意在誓死镇守云南山川。 。

小 塔 南北两座小塔与千寻塔在平面布局上呈一等腰三角形,距千寻塔的距离均为70米,两小塔相距97.5米。 它们的建筑年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大理国时期,相当于中原的五代时期(公元12世纪左右)。

两座小塔均为十层八角形密檐砖塔,高42.19米,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等,塔身外涂抹一层白色泥皮,塔顶有伞形铜铃和三只铜葫芦。 l 特 点 对于三塔,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 ①千寻塔为16层,小塔为lO层,均为偶数层塔,与中原盛行的奇数层塔截然不同; ②千寻塔的外形轮廓是上下向内收缩,中部凸出,呈现出柔和的曲线美; ③据说建造三塔时采取了“堆土建塔,挖土现塔”的建筑方式。

三塔建成1000多年以来,经历了长期的风雨剥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