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尊重和宽容重要性的古诗句最好是关于儒家思想的1: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 2: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约翰•高而斯华馁 3: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 4: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罗素 5: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苏霍姆林斯基 6: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7: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 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伊•谢•科恩 8: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 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汤因比 9: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陈家琪 10: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蒙田。 二、关于重要性的句子作为企业来说,业绩的重要性,的确不言而语,不管是生存问题还是发展问题他都需要业绩来支撑。 也即是在这样的前提情况之下,企业就抱住“业绩”这一关键指标不放,一切唯业绩说话,一切从业绩看齐。 但是部分的企业在一味的业绩主义的前提下,就将许多更为重要的事情忘记了,企业的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在看、观的状态,没有人来实际的执行。 俗话说:“光说不练嘴把式,光练不说手把式,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对于企业而言,业绩只是最终的结果,但是在完成这个结果的同时,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支撑。 这个时候,过程的关注对于能否顺利完成业绩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际案例 在2002年的时候,笔者接触到四川的一家快速消费品企业,他们做的是一支方便食品,企业不大,但是人员众多;人员众多,但是事事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整个公司的所有人员好像都在管着销售部。 1、销售不能回款,他们怪销售部能力不佳; 2、业绩做不起来,他们怪销售部执行力不够; 3、成本过高,他们怪销售部业绩太低,影响成本; 4、就连每月的例会,回到公司,一个做饭的都会质问销售经理,这月的业绩怎么那么低; 5、更别提,管理会议了,更本就不叫什么管理会议,纯粹就是一个批判会,每次几个小时或者一天、甚至几天的会议,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所有的矛头,都指向销售经理。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在该企业只需要存在的部门只要有销售部就够了,但是实际情况呢?各个部门都存在,只是做的事情不一样而已。 1、生产部:不在质量、成本上好好控制,导致成本严重偏高,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质量把关不严,导致销售到市场上的产品,经常频繁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2、后勤体系:每天都在追业绩,但是真正的有业绩的时候,会因为原材料库存不够,要等原材料回来才可以生产;没有和物流公司进行很好的沟通,每次需要发货的时候,又重新寻找物流公司;按照计划的市场物质迟迟不能到位等; 3、财务部:按照合同规定的返点,每次都要在客户和销售人员的一次又一次的催促之后,才将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以前就应该支付的款项,打到客户帐上;销售人员的差旅费,本来按照规定,每月开会的时候,现场报帐,实际情况,从拖几天以后报帐一直到后来的长达一个月时间;人员的工资同样遇到这样的情况。 企业的组织架构图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各个部门是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独立、合作的开展工作,更多需要的是相互的协调,而不是相互的制约和推委,甚至是只是一个部门在开展工作,其他的所有部门在指导。 企业需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企业的成功运作,他需要的是集体的力量,不是单靠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许多的企业提倡的团队观念。 对于企业来讲,需要明白业绩只是最终需要的结果,要很好的达成这个结果,就需要对过程进行高度的关注,并且业绩的达成是需要企业上上下下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很好、最佳的完成。企业需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绩达成需要的什么? 很多的人都会知道,要想达成业绩首先需要的是人来执行,这点无可厚非,人在整个业绩达成的过程中,他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 但是光靠人,如果没有一个核心战略决策来指导人来完成这个最终的目标肯定是不行的。 2、制定战略性决策,他需要考虑和关注什么呢? 战略性决策的制定首先就是要考虑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的目标以及企业的远景规划,并且在制定这个战略性决策的时候,需要将企业的所有人员考虑在内,充分发挥每个人、每个部门的作用。 3、怎么样来完成和执行既定的战略性决策呢? 既然战略性的决策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就需要的是根据需要来完成他。在完成这个的时候,需要做到的是,按照既定的方案不折不扣的来执行,并且调动企业所有的人员共同来完成这个决策。 这个时候的焦点始终集中在“人”上,也即是人才是关键点。 4、怎么样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企业在招聘每一个员工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他的优势在那里,但是后来又因为企业的一些弊端,造成员工没有将他的优势充分的展现出来。 给企业带来了一种错误的信息,一味的认为,该员工的能力欠佳,然后再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招聘。结果是有能力的人不愿意进入该公司。 那么怎么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呢?首先对于企业来讲,就是具有较高的人才意识,并且能够根据企业的优势来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并且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有效的激励员工,给予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企业需要作些什么 业绩需要人来完成,但是人需要的体系来激励,体系首先需要的意识,要具有管理意识、要具有人才意识,最终才可以有效的达成业绩。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作到: 1、完善的过程监督机制: 只有有效的将过程完全掌握,并根据过程出现的情况作出适当的、正确的调整来逐渐纠正过程中的错误,并逐渐完善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 2、建立人员的激励机制: 过程需要的是人员来执行,在整个环节中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很好的激励人的潜力,才可以将整个过程做到最佳状态。 3、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机制: 不管是过程的监督机制还是人。 三、有关读书很重要的诗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四、强调方法重要的诗句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16、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月下花影,笑看世间情恨,红尘千丈,诉不尽繁花似锦。 18、铃悬檐下,檐为铃守,铃不知; 风动铃心,铃为风歌,风不解;世人谓, 无情最是如风过; 我谓,檐痴铃傻风何错! 19、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0、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21、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 22、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23、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24、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25、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26、你离开的这个季节,没有忧伤。 只有无休止的思念在漫延疯长。 27、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28、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29、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30、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31、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32、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 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33、暮霞如烟,浮云千幻,石竹清音枫铃杳; 闲人庄生诗酒仙,借酒一杯任逍遥。 郢都布衣,孤风诗月,去留无意梅梅鸟; 栀子花开土花翠,秋塘寒玉雨荷老。 34、眼前很自然浮现了人生浮沉人世匆匆的迹象,转身以及默然,远山以及流水,红尘以及日记,斑驳以及回忆,都在水墨样的涂染中掩饰 了更多人世的尘缘。 35、北城别。回眸三生琥珀色.西城诀。 转身一世琉璃白。 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风吹沙吹成沙漠, 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 与我相遇,注定了你的上穷碧落下黄泉。 36、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37、独坐窗台对镜容颜沧桑,人扶醉月依墙 38、如果真的可以千里婵娟 那又何必与你千里思念 纵是风月千年,万里江山 也不及与你对视的瞬间。 39、谁会真正与谁望断天涯,红颜白发,又或者是沧海奇葩。 40、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 楼外楼 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 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 41、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42、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43、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44、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45、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6、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47、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 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48、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49、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50、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51、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 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52、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 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53、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54、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55、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56、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57、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58、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59、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 60、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61、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 五、关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古诗名句有哪些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 诗中的前四句,概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东北部不断受敌骚扰以及张守珪立功受赏的情况。 它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来说,并无重要意义,但它给全诗开辟了一种比较恢宏和开阔的气势,而这正是其时的边塞诗所共有的特色。“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在开放向上的盛唐时期,男儿的赴身边塞,建功立业的豪迈风采。 从“从金伐鼓下榆关”到‘力尽关山未解围’十二句,具体描写了战斗的整个过程。这里有逶迤不断的行军阵容,有萧条凄凉的边塞景色,还有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和战士的血洒疆场的细致描摹等等。 语气逼真,描写及其生动。富于形象感。 特别诗人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运用及其鲜明的对比,感情激烈地谴责了边塞将帅的腐朽生活。 “铁衣远戍辛勤久”四句,描写了征人们因长期戍守边防不能回家而产生的苦闷绝望的心情。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诗人把征人与少妇的相互思念,运用类似蒙太奇的手法连接在一起,在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悲剧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从“边庭飘飖那可度”到全诗结束,在对边塞生活的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切感受。 在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又表现了他对李广这样的安边将帅的崇拜和渴望;并谴责将帅不体恤兵士,骄奢淫逸的恶劣行为。诗人的感情基调很凝重,在褒贬中 体现了思索的痛苦。 高适的边塞诗思想内容深刻、风格悲壮,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代表。 岑参与高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都以七言古诗见长,他们的诗都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 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 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为突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唐代的边塞诗像一部慷慨激昂的交响曲。从形式上看,有五言,有七言,有短制,有长篇;从内容上看,有的抒发慷慨之情,有的铺叙异域之景,有的歌颂将士英勇,有的谴责战争残酷;从风格上看,有的诗风淡远,有的诗风豪放,真可谓是百花齐放。 聆听完这篇篇不朽的诗文,让人触摸到了那颗颗不灭的灵魂,记忆虽是凌乱,但那昔日的苍凉,过眼的繁华,总是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是。 六、关于“做比说更重要”的名言,诗词==记得一个伟人说过:“一步切实的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纵观历史长河。凡是实现了 的事情,不一定都有一个完整的计划,靠着人们努力行动,才得以实现。 长辈们常常教 导我们:“言必信,行必果。”这也恰恰说明了只有做才有意义这个道理。 假如光说不做又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多年以来我们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天气温暖的秋天,寒号鸟懒得动手搭窝,待到那狂风怒号的隆冬深夜.它打着颤 说:“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搭窝:”而第二天呢?阳光灿烂,它早把搭 窝的事抛在九霄云外了。就这样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只说不做的它冻死在风雪中。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有其深远意义。我 们不妨举个例子。 美国某公司拟在上海投资二十万美元办一家生产编织袋的工厂,原料 外商包购,产品包销,可是美商在沪谈了半年,竞末找到合作伙伴。缘何?上海人嫌二 十万投资额太小,要的是大项目。 精明的无锡人和海宁人得到信息,跟踪追击,把老外 请去,一拍即合,后来获得可观的利润。还有一些乡镇企业专门在上海设立常驻代表, 专门收集各种大企业不要的“小芝麻”,成功者颇多。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帮助一位盲人过马路,乘车时给老 者让座……这些“善”多可以称之为“小”,却无处不流露出人间真情,无处不体现出 人们的道德水准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你也许还不曾忘记李素丽在公共汽车上为乘 客热情服务的身影,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可谓“善小”,然而李素丽将自己满腔 的爱奉献给他的每位乘客,成为新时代乘务员的典范;也许。你还清晰地记得前不久 (中国日报)上的那则启事;北京某酒店女售货员一时疏忽少找外宾四十元钱,事后那 位女售货员执意要在报上登启事,以示对顾客负责。 尽管有人对她说;“你登这则启事 恐怕还不止四十元呢!”这在平常人看来是小题大作,可谓“善小”,可她却不能不为, 因为她决不容许因自己失误而损害顾客的利益,更不容许因此有损国家的荣誉。看吧, 这点滴的“善”将人类文明的脚步驱动得更稳更快。 彭端淑的《为学》一文,以蜀地贫富二僧“欲之南海”。然“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 至焉”的故事,说明了天下事“为之”则易, “不为”则难的道理。 人们读罢,对“富 僧”多持批评态度。诚然, “富僧”拥有丰厚的财力,而“犹未能也“,确实应受到批 评;然“富僧”闻。 贫僧”以“一瓶一钵”而“之南海”,则面有“愧色”。仅此一点, 我认为“富僧”也有值得称道之处。 “富僧”知错且惭愧,较之于那些犯错之后,或一 蹶不振,破罐破钵者,或大言不惭,推卸责任者,或掩盖事实,邀功请赏者,何尝不是 一种进步? 某人坐计程车,路上看见一个因为超速而颠覆的摩托车。骑士面孔朝天地躺在路 旁,汩汩的鲜血自额角沁出,居然没有一个经过的人去救他。 “最起码应该把他扶起来, 头朝上,以减低脑里的血压,否则活不了多久。”司机说。 某人一路上不断想司机的话,一下车时忍不住地问:“你既然知道,把他扶坐起来, 可以救他一命,为什么刚才不停车去做呢?” “你既然听到我这样说,为什么不叫我停车,自己下去扶呢?”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 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并非后来人所想象的,专做伟大的事,把不伟大的事都 留给不伟大的人去做。实际上,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出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 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身穿没膝的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一个认出 他。 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水泥块的士兵们喊道, “一、二,加把劲!”但是, 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块都不碰一下。 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位置 上。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劲!”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位置上。 他们的力 气几乎用尽,石块就要滚落下来。 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 这一援助很及时, 石块终于放到了位置上。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 “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是真的!”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面孔朗天、背绞双手的下 士露出他的军服。 “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将。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时,你就叫上我。” 东汉时有一少年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脏乱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 道:“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将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 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中国人一向喜欢“大”字 当头,都愿意干大事,而不屑做小事。这种观念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们更应该看到 “大”与“小”的另一种关系。 人们常说不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不完全同意这种 看法,芝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