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知己”的诗句有哪些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者:李白(唐代) 出处: 《赠汪伦》 释义: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作者:苏轼(宋代) 出处:《鹊桥仙·七夕》 释义: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作者:王勃(唐代) 出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释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4、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作者:杜甫(唐代) 出处:《贫交行》 释义: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5、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作者:张谓(唐代) 出处:《题长安壁主人》 释义: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作者:陆凯(南北朝) 出处:《赠范晔诗》 释义: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7、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作者:刘长卿(唐代) 出处:《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释义:连别人都不走的路。然而,路上忽有唯一的身影映入眼帘,细看之下,确认是所盼之人。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作者:白居易(唐代) 出处:《琵琶行 / 琵琶引》 释义: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王维(唐代) 出处:《送元二使安西》 释义: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10、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作者:吴伟业(清代) 出处:《遇旧友》 释义: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 2.描写知己的诗句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诗词: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唐: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浣溪沙】宋:张孝祥 玉节珠幢出翰林。诗书谋帅眷方深。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3.描写大自然的诗句以下这些诗句都是赞美大自然的美景的: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4.形容红颜知己的诗词有哪些1、《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3、《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4、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卜算子》北宋李之仪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 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 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友谊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2、《上邪》出自 汉乐府民歌《饶歌》赏析本篇是汉乐府民歌《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上很见匠心。 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 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 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3、《蝶恋花·柳永》作者 宋代 柳永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4、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注释比翼鸟:雌雄比翼而飞的鸟。连理枝:两棵树不同根而枝干却合生在一起。 赏析这两句诗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真心相爱时,二人所立下的誓语,也是后世情侣最喜爱的两句诗。我们两人如在天上,愿意化作那比翼双飞的小鸟;若在地下,愿意变为枝干相连的树枝。 比翼双飞是形容男女的恩爱相依;树枝连理是比喻夫妻的同心相连。后世情侣常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句诗当作誓词,情愿相爱,永不变心。 5、《离思》作者 中唐 元稹赏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 又有人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二十七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 5.描写大自然的诗句描写自然风景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渭城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写知己的古诗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宋·欧阳修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长安书怀呈知己 [唐]项斯 江湖归不易,京邑计长贫。 独夜有知己,论心无故人。 一灯愁里梦,九陌病中春。 为问清平日,无门致出身。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翁照>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7.两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高山流水觅知音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 题诗后 [唐]贾岛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席间咏琴客 [唐]崔珏 七条弦上五音寒, 此艺知音自古难. 唯有河南房次律, 始终怜得董庭兰. 旅中怀孙路 [唐]贯休 暮尘微雨收,蝉急楚乡秋. 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 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知音者诚希 [唐]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长安书怀呈知己 [唐]项斯 江湖归不易,京邑计长贫. 独夜有知己,论心无故人. 一灯愁里梦,九陌病中春. 为问清平日,无门致出身.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高山流水觅知音.。 8.关于大自然的古诗,带思想感情(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 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 (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风景旧曾谙。” “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曾经。 “谙”:熟悉。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文人心态录——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主体 华夏历史悠久、一统时间长为山水田园诗提供了审美时间,美丽风光为古代诗人提供了审美空间,创作出至美的山水田园诗。西方风光也自具美的特色,为何其山水田园诗远不如中国兴盛,且其内蕴远不如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那么深远婉曲复杂有味呢?除了前文所说审美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审美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的原因,即古代文人心态的原因。 爱国之情——山水田园诗的高亢主调 以名山大川为筋骨血脉,以田园为肌肉的神州大地是华夏民族获取生活资料赖以生存的源泉。山水田园哺育人,人必热爱山水田园,产生一种深沉的山河之恋、乡土之情。 这种山河之恋与乡土之情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愈益浓烈,到民族国家形成时便成为爱国主义崇高感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爱国主义最终形成。反过来,古代山水田园诗人又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之下遍游山水,饱览田园,讴歌华夏风光,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使山水田园诗获得很高的思想意义,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遥远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就有许多祭祀山川、旅游、隐逸的传说。黄帝游天下,封禅五岳;巢父、许由因自标高洁不受天下而遁迹山林;虞舜东巡狩,登南山,观河渚,南巡苍梧而死,葬于九嶷山; 《诗经·周颂·殷》歌颂武王克商,天下统一,疆域辽阔,群山环岳,百川汇河的壮美景象;魏武侯游于西河,赞叹“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孔子游缁维之林,坐杏坛之上,又出游少源之野、戎山之上,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著名观点;屈原在《招魂》中描绘楚国“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以故国山川美胜,光景可人,呼唤楚王之魂归来。 六朝以后山水田园诗大盛,歌颂描写山水田园以表山河之恋、故土之情的作品不胜枚举,借山水直抒爱国之情的作品也纷至沓来。高适有“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之颂(《奉酬睢阳李太守》);储光羲作《游茅山诗》五首,极写茅山风光的清美与野逸的情趣,诗中“此意在观国,不言志远游”,“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意在歌颂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叹(《春望》);陆游抒“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9.关于自然的诗句1、新雷 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每当寒冬将尽便促使春意萌生。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2、山行 清代: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译文: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穿过去。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客人到来;一路走来,仿佛听到了松花落地的声音。 3、池上絮 唐代:韩愈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译文: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柳絮为了依靠它的纤质越过这清镜似的池塘,却满身湿透而不能够归去了。 4、古悠悠行 唐代: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译文: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5、山寺 唐代: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译文:荒凉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盘愈高。麝香在石竹丛里安睡,鹦鹉悠闲地啄食金桃。乱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过,悬崖上建构的屋宇十分牢靠。登上山顶的高阁天色已晚,百里之外还能望见飞鸟的毫毛。 6、泰山吟 魏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译文:雄伟高大的泰山,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寂寞无声,幽静深邃。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开发的高楼大厦。 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这样使我的思想波动不定。决定离开变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无为,延年益寿,安享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