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榆林秋色的诗句

1.描写榆林的诗句有哪些

1、《襄邑道中》

宋代: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2、《晚春二首·其一》

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3、《洛桥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译文: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4、《出居庸关》

清代:朱彝尊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译文:居庸关上,杜鹃啼鸣,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曲折来泻,顿令人惊喜不已:在这塞外的山岭间,竟也有南国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马一饮,聊解旅途之渴。

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遥看苍茫的远夭,又见一轮红日,正沉向低低的地平线。那犹未敛尽的余霞,当还将远远近近的山影,辉映得明荧如火。

此刻,峰影如燃的西天,还沐浴在一派庄严肃穆的落日余霞中。回看北天,却又灰云蒙黎。透过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隐约可见有一片雨雪,纷扬在遥远的天底下,将起伏的山峦,织成茫茫一白。

意兴盎然地转身西望,不禁又惊喜而呼:那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的“渝林”古塞,竟远非人们所想像的那般遥远!从居庸塞望去,它不正“只隔”在云海茫茫中耸峙的“数蜂”之西么?

5、《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2.描写秋景的古诗都有那些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词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早秋宿田舍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山居秋螟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早秋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秋泉 薛涛 泠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

## 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

3.关于描写榆林秋天的随笔

在中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天池”的十座高山湖泊中,新疆的天山天池,当数一数二。去过天山天池的人们,无不为那片湖水的高雅、美丽、宁静、清澈而倾倒;无不为那漫山遍岭的塔松,遮天蔽日的云杉而倾心、倾情。可亲爱的朋友,不知你观看过冬日里,那扑面而来的榆林没,只要你用心细看,它将引发你心灵强烈的震撼。

这片榆林,是去天池必经之地;这片榆林,就在临近天池十数公里之处。随公路沿山沟的走势盘旋而上,源自天池的溪水在沟中回环而下,榆林则沿山沟曲折的走势,向天池边逶迤。在中国如此广阔的幅员之内,单单以榆树为林的林区,几乎极难见到;而将榆林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区,更别无此店。因榆树属慢生树种,胸径一年增加不到半厘米;更因榆树是杂生树种,独自成林极易遭受虫害毁灭。这片榆林,这片高原榆林的呈现,自然让人惊奇不已。

在痕迹勘验中,往往最不被注意的细节,往往最容易被遗漏的细节,独包含最重要的信息。如果不是冬天凋零了万木萧疏,如果不是冬天凋零了这片榆林的叶片,如果不是这片榆林没有了树叶的遮挡,缘何这片榆林能露出本来面目,缘何让人见了这片榆林,顿感惊心动魄的震撼。

披头散发。冬季的榆树已树叶落尽,这片榆林只剩下突兀的枝干,而这片榆树与内地榆树的枝干,大不相同的是,它树冠上的枝条非常浓密;且又非常细软,像细嫩的春柳抽条,细软的像枯发密布;可春柳下垂摇曳,枯发帖服人头,而这榆树树冠上的枝条,则根根怒发冲冠,根根直指苍天;这随风摇荡的枯发,挂着白霜,更夹带着岁月沧桑之感。任谁看到这片榆树,就如见到无数披头散发,蓬头垢面的女人,从沟壑、山峦、雪地中,嘶叫着,向人狂奔而来,无不有惊恐之感。可在这高寒中求生,披头散发,正是为获取更多的阳光,正是为获取生存的强悍。

枝节横生。内地的孩童攀爬榆树,那树干怎么也有几米高;内地的榆树,有如铁的枝干清晰可见。可这里的榆树,主干几乎离地一尺,就开始分出数十枝杈;在分出的枝杈,又迅速分杈;最上面的枝杈,就生长出细软的“枯发”。以致很多榆树,都找不到主杆,一棵榆树,整个就是枝节横生地生出枝桠一团。生出的这一团团枝节横生,显露着一团团凶险的峥嵘。阴郁乜斜的揣摩着大山,桀骜不驯的蔑视着高寒,深刻复杂就挥别了纯情简单。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个孩子还难。可就在这一个个枝节横生,榆林寻求到了生长的旺盛。

七扭八歪。这里的榆树,无论主干或高或低,无论枝桠或长或短,无论颜色或深或淡,全都七扭八歪,身无一尺直,浑身全是弯。犹如一条条黝黑的巨蟒,遭受重击、重创、重伤,在痛苦的收缩、卷曲、扭动着身躯。这不仅有巨大的伤痛,更有难忍的心伤,不然,何以扭动的如此变形,何以扭动的如此变色,何以扭动的如此变调。每舔疗好一个伤口,就留下一个节结,这七扭八歪的榆林,每棵树都鳞结遍身,每棵树都伤痕遍体,每棵榆树都形态怪异,每棵树都丑陋不堪。这苦痛留下的伤痕累累,凝结着生存之坚韧,凝结着生长之艰辛,凝结着抗争之不屈,凝结着顽强之不息。

长矛指天。有几棵长的很高的榆树,在枯发密布的树冠顶端,突兀出一根尖尖的枝桠,光秃的像一根避雷针,光秃的更像一把光亮锐利的长矛,直指长天。看着这一棵棵老榆树光秃的顶端,不由让人想起,那一只只秃鹫光亮的头顶,显露出的一种凶悍。如果说,树冠像榆树的羽翼,那伸出的这根光秃的长矛,就是要抢占生命的高端,将又一片树冠横举在寒风凌烈之间,又防止被大风折断,如此自我保护的适者生存,是何等横刀立马的气派。

杂乱无章。作为同一树种的林区,无论云杉、雪松、白杨,均树木粗细有序,树木排列有序,树木生长有序,林区的韵味如诗、如歌、如画。而在这两山之间,沿沟壑逶迤而生的这数十公里的榆林,每棵榆树都择地而生,个性极强,各自为政,只要能避风向阳,各不相依,甚至各自相向。或生于坡,或生于谷,或生于沟底,或生于山崖。整个榆林呈现的就是一片杂乱无章,整个榆林呈现的就是一片无序的争长,每棵榆树枝桠呈现的也是自由纷争的向上。杂乱无章,正是适者的生存之道;弄到杂乱无章,这正是大文章。音乐的变奏、变调,或不依曲调的唱出随心所欲,那是天籁极乐。

也许这都是些不成材的东西,可在这高原高寒中,只要活着,只要生长,只要能为天山撑起一沟一壑的绿叶,那就是榆树对大地的贡献,就是榆树对大山深深的爱恋。甭管枯发多长,伤病几多,面容失色,能将生命之歌,唱响成榆林浩荡,这已是绝代华章,已是奇迹绝响。

谁的生命里,能有这片榆林至死不敢相忘;谁的人生中,能将这片榆林作为人生榜样;谁的旅途中,能将这片榆林作为知己相随,那无论遇到多少磨难,无论身处环境多么凶险,都会不被重用当自用,都会不被溺爱当自爱,都会看到冬天自有冬天的风景,都会感受到冬榆自有冬榆的风采。

4.描写榆林的秋景的作文600字左右,注意是榆林

很快,秋天到了,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悄悄地来到人间.她用笔勾出了一幅美丽的国画.

人们都换上了毛衣,毛裤.一阵清风吹来,孩子们嬉笑着拿风筝来到广场里、草地上,这里顿时便成了孩子的游戏场所,儿童的乐园.

街道上,树木都已经脱下了绿油油的衣装,换上了秋姑娘赐给它们的金灿灿的衣装,显得可神气咧!雄赳赳,气昂昂,一棵比一棵显得威武.渐渐地,它们把自己的

孩子----树叶交给了大地妈妈抚养,那是因为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树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着凉,感冒了.啊,到底还是母亲疼爱孩子!

农田里,稻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也该丰收了.高梁一个一个都笑弯了腰,每当客人走来时,它们就鞠躬行礼,涨红了脸,像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哈哈!农民伯伯们种的庄稼有又丰硕的劳动果实,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嘛!

秋姑娘看到这一切,开心的笑了.

啊!秋天多么美丽呀!

秋天,是美丽的.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香梨,甜滋滋的香橘.这,就是秋天.

早晨起来,我和妈妈便乘车到了农村.

这时,雾还很浓,迷迷糊糊地,隐隐约约可以看见金黄色的梧桐树叶翩翩起舞,黄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渐渐地,雾散了.只见山上的秋菊,傲然开放.农民伯伯面带笑容下田收割稻穗,打谷子.过一段时间,再把小麦种、油菜种撒向田野.

我走上山,泥泞小道两边,一层层的梯田,绿油油的菜芽,好象又回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伴着稻米香,我们继续往山顶走,这时,我仿佛陶醉了.秋风阵阵,有一点寒意;稻穗沙沙,像一首乐曲;落叶飘飘,好象一只只姿态优美的花蝴蝶.

慢慢地,我来到山顶.只看见大地妈妈都换上了金灿灿的秋装,露出点点绿色的笑容.

啊!秋天,你是那么美丽、那么动人、那么富有.你哺育春天的秧苗,让它们成长为丰收的硕果,而你的身体,已渐渐衰老.

5.描写榆林的诗句

《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年代: 唐 作者: 卢纶白须宗孙侍坐时,愿持寿酒前致词。

鄙词何所拟,请自边城始。边城贵者李将军,战鼓遥疑天上闻。

屯田布锦周千里,牧马攒花溢万群。白云本是乔松伴,来绕青营复飞散。

三声画角咽不通,万里蓬根一时断。丰州闻说似凉州,沙塞晴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独戍,主人犹自在高楼。梦亲旌旆何由见,每阻清风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迟,人天无路自无期。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树榆林不并枝。

吾翁致身殊得计,地仙亦是三千岁。莫著戎衣期上清,东方曼倩逢人轻。

6.描写榆林的诗词

《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白须宗孙侍坐时,愿持寿酒前致词。鄙词何所拟,

请自边城始。边城贵者李将军,战鼓遥疑天上闻。

屯田布锦周千里,牧马攒花溢万群。白云本是乔松伴,

来绕青营复飞散。三声画角咽不通,万里蓬根一时断。

丰州闻说似凉州,沙塞晴明部落稠。行客已去依独戍,

主人犹自在高楼。梦亲旌旆何由见,每阻清风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迟,人天无路自无期。砂泉丹井非同味,

桂树榆林不并枝。吾翁致身殊得计,地仙亦是三千岁。

莫著戎衣期上清,东方曼倩逢人轻。

《定风波·问讯山东窦长卿》

年代: 宋 作者: 王质

问讯山东窦长卿。苍苍云外且垂纶。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江面不如杯面阔,卷起,五湖烟浪入清尊。醉倒投床君且睡,却怕,挑灯看剑忽伤神。

《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

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

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

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

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

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

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

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

坐待走龙蛇,清阴满南台。

孤根裂山石,直干排风雷。

我今百日客,养此千岁材。

(时去替不百日。)

茯苓无消息,双鬓日夜摧。

古今一俯仰,作诗寄余哀。

《送襄阳郑帅唐老》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郑侯骨相非复常,伏犀贯额面正方。

声名赫奕勤天子,家世富贵连椒房。

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笔中书堂。

畿西谋帅国大事,当宁久弄黄金章。

一朝丹诏自天下,两班仰首看腾骧。

郑侯此行端可羡,绣旗皂纛戈如霜。

三更传令出玉帐,平旦按阵来球场。

宿兵万灶尽貔虎,牧马千群皆驌驦。

酒酣赋诗幙府和,纵横健笔谁能当?虽然郑侯志意远,虎视直欲吞北荒。

榆林雁门塞垣紫,孟津砥柱河流黄。

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

7.描写秋色秋天景色的诗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宋·秦观《满庭芳》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平乐》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