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志摩的一首怀念英国剑桥大学的诗歌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2.徐志摩的关于剑桥的诗歌,除了《再别康桥》康桥再会吧①康桥,再会吧;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太平洋去,(算来一秋二秋,已过了四度春秋,浪迹在海外,美土欧洲)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平波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了梦里的山河,渺茫明灭,在我灵府的底里;我母亲临别的泪痕,她弱手向波轮远去送爱儿的巾色,海风咸味,海鸟依恋的雅意,尽是我记忆的珍藏,我每次摩按,总不免心酸泪落,便想理箧归家,重向母怀中匐伏,回复我天伦挚爱的幸福;我每想人生多少跋涉劳苦,多少牺牲,都只是枉费无补,我四载奔波,称名求学,毕竟在知识道上,采得几茎花草,在真理山中,爬上几个峰腰,钧天妙乐,曾否闻得,彩红色,可仍记得?——但我如何能回答?我但自喜楼高车快的文明,不曾将我的心灵污抹,今日我对此古风古色,桥影藻密,依然能坦胸相见,惺惺惜别。 康桥,再会吧!你我相知虽迟,然这一年中我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妩媚河身的两岸,此后清风明月夜,当照见我情热狂溢的旧痕,尚留草底桥边,明年燕子归来,当记我幽叹音节,歌吟声息,缦烂的云纹霞彩,应反映我的思想情感,此日撤向天空的恋意诗心,赞颂穆静腾辉的晚景,清晨富丽的温柔;听!那和缓的钟声解释了新秋凉绪,旅人别意,我精魂腾跃,满想化人音波,震天彻地,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我必首数康桥,在温清冬夜蜡梅前,再细辨此日相与况味;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年来梦境缠绵的销魂足迹,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故我别意虽深,我愿望亦密,昨宵明月照林,我已向倾吐心胸的蕴积,今晨雨色凄清,小鸟无欢,难道也为是怅别情深,累藤长草茂,涕泪交零!康桥!山中有黄金,天上有明星,人生至宝是情爱交感,即使山中金尽,天上星散,同情还永远是宇宙间不尽的黄金,不昧的明星;赖你和悦宁静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阴,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听自然音乐,哺啜古今不朽——强半汝亲栽育——的文艺精英;恍登万丈高峰,猛回头惊见真善美浩瀚的光华,覆翼在人道蠕动的下界,朗然照出生命的经纬脉络,血赤金黄,尽是爱主恋神的辛勤手绩;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最难忘骞士德顿桥下的星磷坝乐,弹舞殷勤,我常夜半凭阑干,倾听牧地黑野中倦牛夜嚼,水草间鱼跃虫嗤,轻挑静寞;难忘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淹没了寺塔钟楼,长垣短堞,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难忘茂林中老树纵横;巨干上黛薄茶青,却教斜刺的朝霞,抹上些微胭脂春意,忸怩神色;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象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难忘榆荫中深宵清啭的诗禽,一腔情热,教玫瑰噙泪点首,满天星环舞幽吟,款住远近浪漫的梦魂,深深迷恋香境;难忘村里姑娘的腮红颈白;难忘屏绣康河的垂柳婆娑,娜娜的克莱亚②,硕美的校友居;——但我如何能尽数,总之此地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而此精神,正如宛次宛土③所谓“通我血液,浃我心脏”,有“镇驯矫饬之功”;我此去虽归乡土,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康桥!我故里闻此,能弗怨汝僭爱,然我自有谠言代汝答付;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再见吧,我爱的康桥。[1]。 3.描写伦敦的诗句走进红色雾都伦敦 红色的雾带着大英帝国的美丽文明弥散在泰晤士河畔 这是一座凝聚着大英帝国曾经辉煌文明的古老城市 古老的文明中闪耀着英国曾经的霸气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征服雄心 2000年的悠久历史就是古老英国的历史一片美丽的红雾弥散着醉人的芬芳 绵延300多公里的泰晤士河用大自然的甘露滋润着伦敦的文明 帝国的皇宫 浩瀚的博物馆 巨大的笨钟 恢弘的议会大厦 繁荣的购物中心 时尚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古典与潮流的相互辉映 财富与梦想的世纪星辰 都在这座红色的雾都之中蕴藏 漫步在伦敦 仿佛漫步在西方古老的文明画卷中 锦绣的风光中掩映的是古老帝国的沧桑 宏伟的建筑里折射的是西方文明的辉煌 红色的雾都伦敦 是财富的聚宝盆 在这里 有富丽堂皇的宫殿 一座座帝王皇家的宫殿在向世界展示着大英帝国曾经的风采 一位美丽而智慧的英国君主 倾倒了世界 倾倒了英国 在很多英国孩子的眼中 英国女王是君主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祖母 从英国女王那智慧深邃的目光中 我看到了大英帝国曾经的朝阳带着西方文明的梦升腾在雾都的颠峰 走进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 仿佛走进了英国皇室的家族里 一位位美丽妩媚的英国公主 在英国的历史上书写了那千古流芳的浪漫爱情 一位位潇洒帅气的王子 在英国的文明中留下了那童话里的白马王子的美丽传说 一位位英国的帝王君主 带着曾经的帝国梦想傲视征服的雄心 美丽的红色雾都 一片红色的雾中弥散着大英帝国的历史弥散在这座帝国的首都中 一片红色的雾中弥散着大英帝国心中的爱弥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啊 红色的雾都 就是红色的帝国 在蓝色的海边书写着一个西方帝国的历史席卷着西方世界的苍茫乾坤。 4.描写伦敦的诗句走进红色雾都伦敦 红色的雾带着大英帝国的美丽文明弥散在泰晤士河畔 这是一座凝聚着大英帝国曾经辉煌文明的古老城市 古老的文明中闪耀着英国曾经的霸气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征服雄心 2000年的悠久历史就是古老英国的历史一片美丽的红雾弥散着醉人的芬芳 绵延300多公里的泰晤士河用大自然的甘露滋润着伦敦的文明 帝国的皇宫 浩瀚的博物馆 巨大的笨钟 恢弘的议会大厦 繁荣的购物中心 时尚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古典与潮流的相互辉映 财富与梦想的世纪星辰 都在这座红色的雾都之中蕴藏 漫步在伦敦 仿佛漫步在西方古老的文明画卷中 锦绣的风光中掩映的是古老帝国的沧桑 宏伟的建筑里折射的是西方文明的辉煌 红色的雾都伦敦 是财富的聚宝盆 在这里 有富丽堂皇的宫殿 一座座帝王皇家的宫殿在向世界展示着大英帝国曾经的风采 一位美丽而智慧的英国君主 倾倒了世界 倾倒了英国 在很多英国孩子的眼中 英国女王是君主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祖母 从英国女王那智慧深邃的目光中 我看到了大英帝国曾经的朝阳带着西方文明的梦升腾在雾都的颠峰 走进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 仿佛走进了英国皇室的家族里 一位位美丽妩媚的英国公主 在英国的历史上书写了那千古流芳的浪漫爱情 一位位潇洒帅气的王子 在英国的文明中留下了那童话里的白马王子的美丽传说 一位位英国的帝王君主 带着曾经的帝国梦想傲视征服的雄心 美丽的红色雾都 一片红色的雾中弥散着大英帝国的历史弥散在这座帝国的首都中 一片红色的雾中弥散着大英帝国心中的爱弥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啊 红色的雾都 就是红色的帝国 在蓝色的海边书写着一个西方帝国的历史席卷着西方世界的苍茫乾坤 5.英国剑桥描写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被合称为“Oxbridge”。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81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Coimbra Group)的成员。现任校长是艾利森·理查德。 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Cambridge)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距英国首都伦敦不到100千米,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早在公元前43年,罗马士兵就驻扎在剑河边,后来还在剑河上建起了一座大桥,这样,河名和桥加住一起,就构成了剑桥这一地名。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在这个镇上,此外还有20多所教堂。 校徽剑桥大学有31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于1284年建立,其他的学院在14和15世纪陆续建立。 剑桥大学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剑桥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剑桥大学的学生参与多种业余活动,其中划船是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剑桥大学各学院间经常比赛,而且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与牛津大学举行划船比赛。各学院间还举行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包括橄榄球、板球、国际象棋等。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该大学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九。 6.英语诗英语的诗歌也有和多种,跟中文的一样有些古体诗也是跟中文古诗一样讲求韵律的象Shakespear 的SONNET十四行诗,就有严格的压韵和节律要求,不过,现在不是很流行了,很麻烦,你也不必要模仿。 想中文诗歌一样,压韵是很重要的,可以保证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压韵一般分两种:压头韵和压尾韵。 前者比如:Kitty Cat;Donald Duck;Micky Mouse etc。这些就是利用压头韵创造出来的脍炙人口的动物形象。 而后者就跟中文一样了,每一行最后的音节发音相同或相近。如下:(随便跟你找了一首,它就是基本上压“ai"韵)Never Cry?In a fatal accidentSo much pain in the body,Really wanted to die, But never wanted to cryIn the dealing with things in lifeSo much agony to bearSometimes wanted to suicideBut never wanted to crySo why?On the lonely cold nite, Without my silly girl besideSo much bitter happinessJust made me want to cryFacing mom's concerning eyesAshamed to tell a lieSo only in the dreamsCould I cry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藏头诗。 一般美国人喜欢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写给亲朋好友。比如,感恩节的时候,我要写一首感谢朋友的诗歌,我就把“thank you”这个单词的每一个字母,依次作为每一行诗的第一个单词的头一个字母。 比如,我随便写一首: THANK YOUTomorrow is an important day for meHand in hand we walked along the seaA wonderful memory always recalls me No other things could replaced except itKindness is your regular way for peopleYes, I often get your favor in no preparationOf the friends around meU are really the one I should give most thanks。 然后你还可以将一句话以某种规则的形式藏在你写的诗歌里。 这样你就可以写出很有创意的诗啦!希望给你分享的一点东西对你有用。 7.关于英国剑桥的使徒会使徒社简介 剑桥“使徒社”(the Society of Apostles)是1820年代由F.D. 莫里斯、丁尼生和哈勒姆开创的秘密社团,其成员人数不多,新成员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拣选,一般是剑桥学子中最为出类拔萃的才智之士。 一旦选入,“使徒”身份终身保留。每周六晚“使徒社”成员聚在一起,一位成员宣读完自己的论文后,大家发表意见,进行讨论。 对友情和智识的共同珍视,将“使徒社”成员紧紧维系在一起。他们“鼓吹那种雅典式的言说和思想的自由,知识交流与激荡的自由”(昆汀·贝尔),使徒社的精神是“一群亲密的朋友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追求真理的精神,朋友之间完全坦诚,……彼此尊重,……绝对的开诚布公是使徒社传统规定的唯一义务”(西奇威克)。 19世纪,剑桥大学共建立了5所学院,其中最早的是1800年由约翰·唐宁创建的唐宁学院。唐宁的祖父曾在克伦威尔政府任职,后来变成保皇党,属于政治骑墙派,名声很不好。 由于唐宁本人的婚姻很不幸,于是他在遗嘱中决定将产业留给4个侄子。遗嘱中表明,如果他们没有子嗣,则可把遗产用来创建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学院。 1764年他最后一个侄子去世,没有可继承产业的人了,建学院的计划得以实施。可唐宁的遗孀则为控制产业而与学院打了30年官司。 有趣的是,后来这所在纠纷中成立的学院,其法律专业特别发达。 随着学院的增多,剑桥大学学院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学院活动的智力水平也越来越高。 1815年2月13日剑桥大学最大的学生社团——剑桥联合社成立。这个社团是圣三一学院、圣约翰学院和冈维尔与凯恩斯学院3个争论比较激烈的团体的联合体,经常组织院际的公开辩论,时有社会知名人士被邀参加。 辩论通常被一定的规则和传统的惯例加以规范和引导。其辩论的方式也不同于美国的辩论,他们鼓励自然的辩驳,不仅来自于辩论者,而且也来自听众。 这种英国风格的辩论除了提供实事求是的论据以外,也要充分运用智慧和幽默,因此一些智力的游戏和娱乐必须事先准备好,辩论结束时,听众可以为他们心目中的胜者投票。 1820年,圣约翰学院成立了剑桥大学的另一个有影响的学术社团——使徒社。 这个团体的另外两个名称叫“读书社”和“精选论文俱乐部”,是剑桥学生的学术组织。使徒社有自己严格的社规、选拔标准和仪式,会员既有在校本科生,也有已经毕业的前剑桥学生。 它的宗旨是:“与一群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的朋友一起,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追求真理。” 这个团体每周六晚有一次正式的聚会,实际上是一个小小的“皇家学会”。 “使徒社”的名称来源于圣经故事,由于耶稣只有12个门徒,所以整个剑桥大学每届只能有12个学生属于这个团体。他们肯定是剑桥最出类拔萃的学生。 剑桥大学联合社因极具争论性而声名远扬,直到今天它的辩论活动仍深受学生的欢迎。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共有9位美国总统和几乎每一任的英国首相光临联合社作演讲,而且演讲者涵盖了教士、政府官员、司法部人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等。 使徒社的成员毕业后大多活跃在知识界,并组成了“布卢姆斯伯里集团”(The Bloomsbury Group),代表着当时英国思想界的进步力量。历届著名社员 艾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 英国19世纪的著名诗人,在世时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他深受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于1850年获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后来又在1884年被封为男爵。 丁尼生是剑桥联合社最怪异的神童。 相传他8岁时已开始作无韵诗,由于不堪校长的体罚式教学方式,便休学在家,由他的父亲进行指导。可他博闻强记,熟读文学经典名著,并开始写作,19岁时进入三一学院学习。 丁尼生性情孤僻,清高脱俗,但联合社自由自在的氛围让他感动和疯狂,于是很快他就成了联合社的成员,并因出口成章,文笔华丽而成为联合社的风流人物,1829年他因诗作得到过校长奖。 丁尼生在剑桥只念了3年后便自动退学了。 1832年,他的同学亚瑟·哈莱姆因溺水而死,他悲痛万分,遂写下著名的组诗《悼念》,此诗长达3000行,由131首组成,费时17年。诗人在《悼念》中表达了真切的伤感和悲痛,同时反映了对生活本质和人类命运的思索和忧虑,成为时代的心声,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哀歌之一。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 19世纪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1831年11月13日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自幼聪颖,父亲是个知识渊博的律师,使麦克斯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0岁时进入爱丁堡中学学习14岁就在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二次曲线作图问题的论文,已显露出出众的才华。184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 1850年转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学习。 19岁的麦克斯韦初到剑桥大学,一切都觉得新鲜,他几乎每天都和父亲通信,报告自己的见闻、感想和学习收获。 第二年,他由于考试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当时,大学生大多数都是自费,获得奖学金的总是最勤奋的学生。 按照规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都在一起吃饭,因此,麦克斯韦结识了一群有为的年轻人,他逐渐克服了少年时代的孤僻,。 8.英国著名诗人有哪些1、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诗人,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2、珀西·比希·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3、威廉·柯珀 威廉·柯珀William Cowper(1731~1800) 另翻译为威廉·考珀,威廉·古柏、英国诗人。威廉·柯珀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英国乡村场景,改变了18世纪自然诗的方向。 在许多方面,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先行者之一。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称他是“最好的现代诗人”。 4、艾米莉·勃朗特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e,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的作者。 5、乔治·戈登·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