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扎什伦布寺的诗句

一、赞美西藏的诗词

描写西藏的经典句子1、希望奔跑在草原上,听耳边的呼呼风声,看扬起的牧鞭一次次抽缺太阳。

远远的斜坡上一片碧绿,大片的绵羊像云朵一样漂浮在上面,弓下的脊背驮起了宁静的黄昏。2、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有着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朵,纯净的天空,稀薄的空气,连绵的雪山,安静的湖泊。

在这佛教圣地,有繁多的寺庙,虔诚的教徒,这里民风纯朴,全民信佛。3、走在拉萨的街市,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唐朝,那一小队风尘仆仆的商队,给这个圣洁的地方染上了喜庆。

那一排排有着千年历史的房屋,或许他们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静静地守护着历史。

4、我手里挂着手链,头顶带着帽子,身上穿着藏袍,望着这个与天相邻的民族的模样,闻着天的气味,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天上派来周游人间的差使。5、这里有壮观的布达拉宫和神圣的扎什伦布寺,安放着历代达赖和班禅的纯金灵塔,寺内有着许多奇珍异宝和已经在民间失传的工艺。

6、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7、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锡地和正教和一的中心。

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13层,高115.703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组成。8、最向往的是西藏的雨,那会是怎样的雨啊!那雨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雅砻河喷涌出来的?那雨应该是甜美的吧,是从玉帝的杯中倒出来的琼浆。

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轻轻地淋着雨,与它玩耍,没有夏天的热情,没有秋天的凄美,更没有冬天那样的令人伤感。9、希望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看着藏族老阿妈做针线,听她口中永无止境的呢喃,讲过去的年华与现在的时光。

时光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却长久地在她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不灭的光,她信仰着,永远感谢着天对自己的浓浓厚意。10、希望听到游荡的歌唱家,手持根卡琴,唱起一个没有眼泪的传奇,粗犷而豪放,牧童的短笛时起时伏,搭配着巧妙的韵律,年轻的姑娘已清脆的歌喉作为伴唱,歌声悠扬,脸上有着健康的绯红,牧民们默然着,不忍打扰,年长者随着这古老的旋律,11、希望在草原上席地而坐,闻着小草蹭蹭上长的方向,望着远方的山峦亘古地纵横在目极之处,天空中有几个黑点,是鹰,被视为神的儿子的鹰,背景是湛蓝的苍穹与神域雪山,散发出神圣而圣洁的光芒,人们说,纯洁的人死后便会归往那里,那里月光不再寒冷,风雪不再肆虐,那是每个藏家人心中的美好家园。

12、我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海拔4800米“羊卓雍错”,“错”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山路很窄,也很险。路边有许多放养的耗牛和在高原才能见到的美丽花朵。

到了山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湛蓝的湖水。只见白云从我们头顶上飘过,周围是翠绿的草地……哇!西藏太美了!13、听妈妈讲纳木错蒙语叫“腾格里海”,意为“天湖”。

因为它是与天相交的地方。距县城61公里。

湖面海拔高度4718米,面积1940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有三个岛屿。14、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有着传统的文化信仰。

是藏羚羊的摇篮,牦牛的乐园。蓝天,白云,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这独特的异地风情。

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这个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15、到了拉萨,我看见周围都是高山,山像连绵不断的长城,山上连一棵树木也没有,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

拉萨市就在这群山之中,是一块好大好大的盆地,我们坐的车穿过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两边都市热闹的城市和美丽的村庄。

二、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的措钦大殿北面西侧,有一幢白色楼房是班禅公署。

明万历 四十四年(1616年),四世达赖云丹嘉措逝世后,因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年幼,实际 掌握黄教教务的是罗桑却吉坚赞。罗桑却吉坚赞生于后藏,13岁出家,30岁任扎 什伦布寺的住持,后来又赴任哲蚌寺和色拉寺的住持,五世达赖在哲蛘寺学经即拜他为师。

当时西藏各种势力的斗争非常复杂,情况随时变化,罗桑却吉坚赞都 能以灵活的政治手腕应付裕如,而且使格鲁教派在藏族社会取得绝对优势,为黄 教开辟基业立下了卓越功勋。为此清顺治二年(1645年)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 控制西藏后,赠予他“班禅博克多”的称号(“班禅”是藏语大学者之意,“博 克多”为蒙古语对睿智英武人物的尊称),并划出后藏部分地区归其管辖。

他活了94岁,去世后,五世达赖为他寻找转世灵童即五世班禅,并追认宗喀巴第二个 大弟子克主杰为一世班禅,索南乔朗为二世班禅,罗桑顿珠为三世班禅。西藏佛教界还认为班禅就是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的转世化身。

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就在这 时候正式建立起来。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皇帝封班禅五世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原意为珍宝,转意为大宝师;并赐金册 金印,确认班禅在格鲁派中仅次于达赖的地位,分管后藏部分地区的政教事务, 常驻扎什伦布寺。

此后历世班禅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班禅”从此成为具有显著政治地位的称呼,扎什伦布寺也就成了班禅的驻锡地即住寺。

寺内设有班禅公署,供他日常生活、起居和处理事务。四世班禅以后的历世班禅 的遗体灵塔也都在扎什伦布寺内,安置于7座灵塔祀殿内。

四世班禅灵塔祀殿(藏 语称觉干厦殿)内的灵塔高11米,外包银皮,嵌金和各种宝石,用去黄金2700余 两,银3。3万多两,铜7。

8万多斤,绸缎9000余尺,珊湖、珍珠、玛瑙、松耳石等 共7000多颗。当代伟大的爱国者、民族宗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是十世 班禅,1989年1月28日圆寂后,**即决定在扎什伦布寺建立他的灵塔祀殿, 并按他生前意愿,建造了金质灵塔,塔高11。52米,以金皮包裹,并镶1100多处珠 宝。

扎什伦布寺还有一座两层式佛殿“甲纳拉康”,俗称汉佛堂,或内地殿, 是七世班禅专为承旨皇恩而设。 佛堂楼下各殿供奉各种佛以及四世班禅塑像。

楼上佛堂有乾隆皇帝身穿袈裟的巨幅画像,系故宫原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西晋京朝见乾隆时,乾隆亲自赠送。画像前侧为“道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长生牌位。

与佛堂毗连的会晤堂,是当年清朝驻藏大臣每年 同班禅会晤的场所,厅内仍按照当年的摆设布置,有班禅和驻藏大臣使用的坐垫 等。 当年班禅在汉佛堂接旨后,便由驻藏大臣带入会晤堂。

扎什伦布寺的陈列厅,用6个玻璃柜展出了所藏寺宝和皇帝赠送历代班禅的礼品,包括金册金印、玉册玉印、永乐古瓷、元明织品、玉石如意、金银酒杯、茶碗 碟盘、佛像佛珠、铜香炉和象牙雕刻等等。其中,康熙皇帝敕封给五世班禅的金 印,印面上用蒙古、汉、藏三种文字刻着“敕封班臣额尔德尼之印”,印上把“班禅”改为“班臣”,清楚地表明了清中央政权与西藏的隶属关系。

乾隆皇帝敕封给 六世班禅的金册,共12页,重8。5公斤,内容大意是令其弘扬佛法,治理好西藏。

扎什伦布寺附近,还有1954年为十世班禅新建的夏宫。它的性质与拉萨的罗布林卡相仿,称德庆颇章。

夏宫花园里绿树成阴,花木掩映,十分幽静。有意思的是,承德外八庙中的须弥福寿之庙同扎什伦布寺非常相似,“须弥福筹”就是“扎什伦布”的汉译。

它是乾隆皇帝当年专为六世班禅进京起居、讲经 之用,特地仿照扎什伦布寺而建造起来的。

三、关于西藏的句子

1、希望奔跑在草原上,听耳边的呼呼风声,看扬起的牧鞭一次次抽缺太阳。远远的斜坡上一片碧绿,大片的绵羊像云朵一样漂浮在上面,弓下的脊背驮起了宁静的黄昏。

2、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有着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朵,纯净的天空,稀薄的空气,连绵的雪山,安静的湖泊。在这佛教圣地,有繁多的寺庙,虔诚的教徒,这里民风纯朴,全民信佛。

3、走在拉萨的街市,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唐朝,那一小队风尘仆仆的商队,给这个圣洁的地方染上了喜庆。那一排排有着千年历史的房屋,或许他们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静静地守护着历史。

4、我手里挂着手链,头顶带着帽子,身上穿着藏袍,望着这个与天相邻的民族的模样,闻着天的气味,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天上派来周游人间的差使。

5、这里有壮观的布达拉宫和神圣的扎什伦布寺,安放着历代达赖和班禅的纯金灵塔,寺内有着许多奇珍异宝和已经在民间失传的工艺。

6、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7、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锡地和正教和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13层,高115.703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组成。

8、最向往的是西藏的雨,那会是怎样的雨啊!那雨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雅砻河喷涌出来的?那雨应该是甜美的吧,是从玉帝的杯中倒出来的琼浆。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轻轻地淋着雨,与它玩耍,没有夏天的热情,没有秋天的凄美,更没有冬天那样的令人伤感。

9、希望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看着藏族老阿妈做针线,听她口中永无止境的呢喃,讲过去的年华与现在的时光。时光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却长久地在她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不灭的光,她信仰着,永远感谢着天对自己的浓浓厚意。

10、希望听到游荡的歌唱家,手持根卡琴,唱起一个没有眼泪的传奇,粗犷而豪放,牧童的短笛时起时伏,搭配着巧妙的韵律,年轻的姑娘已清脆的歌喉作为伴唱,歌声悠扬,脸上有着健康的绯红,牧民们默然着,不忍打扰,年长者随着这古老的旋律,

11、希望在草原上席地而坐,闻着小草蹭蹭上长的方向,望着远方的山峦亘古地纵横在目极之处,天空中有几个黑点,是鹰,被视为神的儿子的鹰,背景是湛蓝的苍穹与神域雪山,散发出神圣而圣洁的光芒,人们说,纯洁的人死后便会归往那里,那里月光不再寒冷,风雪不再肆虐,那是每个藏家人心中的美好家园。

12、我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海拔4800米“羊卓雍错”,“错”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山路很窄,也很险。路边有许多放养的耗牛和在高原才能见到的美丽花朵。到了山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湛蓝的湖水。只见白云从我们头顶上飘过,周围是翠绿的草地……哇!西藏太美了!

13、听妈妈讲纳木错蒙语叫“腾格里海”,意为“天湖”。因为它是与天相交的地方。距县城61公里。湖面海拔高度4718米,面积1940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湖中有三个岛屿。

14、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有着传统的文化信仰。是藏羚羊的摇篮,牦牛的乐园。蓝天,白云,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这独特的异地风情。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这个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

15、到了拉萨,我看见周围都是高山,山像连绵不断的长城,山上连一棵树木也没有,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拉萨市就在这群山之中,是一块好大好大的盆地,我们坐的车穿过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两边都市热闹的城市和美丽的村庄。

四、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是什么

羌姆羌姆是通过独舞、双人舞、群舞的形式来完成的。

整个舞蹈,有的见工夫于腿部,有的见工夫于腰部,有的见工夫于肩部,也有的见工夫于臀部。如阿拉哈柱的双人燕碎抖肩,达日额赫的碎步,阿扎拉的拖转下腰,查干额布根的摔克等等。

这些舞蹈动作,既优美,难度又很大。 由于羌姆起源于西藏,整个舞蹈中许多顺手顺脚的动作,明显带有藏舞的韵味。

自传入蒙古地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加之蒙古自身固有的习俗,从而,逐步形成了蒙古本身的风格特点。可以说,羌姆是西藏故事题材加以蒙古化,又形成了和蒙古生活密切结合并具有蒙古风格和特点的舞蹈,也是藏族寺庙舞蹈在吉林郭尔罗斯草原的演变和发展。

跳羌姆的场地主要是在寺庙的庭院内,距寺庙半华里处有一个场地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在庭院内,庙名前画有直径分别为15米、11米的大小两个圆圈,小圈在内,大圈在外边。

跳羌姆的喇嘛都从寺庙中且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这两圆圈线上或圈内完成。就是说,场地的圆圈线对表演者有严格的限制,戴面具是羌姆在装扮上最突出的特点。

除二十一个达日额赫戴头盔外,其余各个角色都分别戴着神态各异,形神兼备,生活逼真,栩栩如生的面具。面具分全面具和半面具两种,全面具有牛头、鹿头、狮子头、凤头等。

半面具有骷髅、死鬼、白老头等。使人看了如神鬼境地。

羌姆的服饰豪华,多数服装都是绸缎蟒袍,款式独特,袖口呈喇叭状。 据说是当年巴拉道尔吉跳羌姆,为了藏弓不易被发现而设计,所以,这种袖口一直沿袭下来。

道具很别致,刀、斧、剑、戟等兵器都在一尺左右长,似像非像,这些道具的设计,制作都很精巧。 羌姆的伴奏均是吹打乐。

乐件有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打击乐件有鼓和大钹。

大号长5米,声音深沉,发出鸣-鸣的声音。羊角号螺号不经常使用,通常用语每场的开头和结尾。

乐队的主奏乐件是大鼓和大钹。其中大钹是羌姆的指挥乐件。

使用大钹的喇嘛必须掌握羌姆的全部过程和动作,因为跳羌姆的表演者是根据大钹的节奏变化表演的,所以,表演大钹的喇嘛一般都是曾经跳过羌姆主要角色,或是教练者。 羌姆的乐队位置通常在庙台上,在庙门的左侧还有念经的喇嘛。

五、扎什伦布寺的有关历史怎样介绍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1-2]

明朝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 。寺有四扎仓(经院),教学显密并重。

扎什伦布寺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建筑结构也深刻影响了其他藏传佛教建筑如五当召。[1]

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2]

六、关于仓央嘉措

门达旺是门隅地区的首府。

在门巴人的传说中,太阳名叫“达登旺波”,意 谓七匹马拉的车,达旺就是达登旺波的简称。七匹马的太阳车辚辚过处,还生长着门 巴人起源的爱情故事,说的是明镜般的湖水中走出一位美男子,怎样以月亮为弓,以 流星为箭,将定情的靴带射向美丽的姑娘;这里还生长着卓瓦桑姆的美丽传说,说的 是天女化身的贫家姑娘卓瓦桑姆怎样与嘎拉王一见倾心,后来又怎样遭致反面人物王 后的迫害,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

仓央嘉措就是在这样的故事环境中长大 的。他的父亲是藏族,母亲则是门巴族人。

在这藏族和门巴族聚居地,两个民族的文 化相异而又交融。这是仓央嘉措的幸运,也是仓央嘉措的不幸。

因为生在红 教区,他 向往着爱情。而黄 教则是唯一一个限制结婚和情欲的藏传佛教。

与其他转世灵童不同,由于历史的阴差阳错,仓央嘉措并非自小被迎请入 宫,因此他是在天籁中长大的。当年五世喇嘛圆寂。

第悉·桑结嘉措作为摄政王正当 其政,那个人上对朝廷下对人民隐瞒了真相,长达15年之久秘不发丧,只在私下里秘 密查访转世灵童。这一事件改变了仓央嘉措人生的轨迹,揭开了他悲剧命运的序幕。

如果仓央嘉措一辈子只生活在东山顶上,也许他会幸福;如果他一生下来就成为活 佛,也许同样的他会幸福;可是没有。两样对他来说都是惘然。

虽然藏史声称两三岁 时 就将他隐秘地转移并教授佛法,但民间的说法则让他一直在家乡成长到15岁。其时西藏上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明争暗斗:位高权重的摄政第悉·桑结嘉 措与朝廷册封的蒙族汗王的藏蒙之间,以及蒙族人内部矛盾冲突日益白热化,局势动 荡不安,正值一次政治大地震前夕。

无心于政治也无心于佛身的仓央嘉措被迫参与其 中,满心的厌倦与失望。他看不到未来,一切都无从逆料。

心灰意冷,彷徨无倚。任 凭第悉好言规劝或严厉申饬,年轻的活佛只是不思学经。

戒律森严的环境和多情的内心世界、角色和天性的冲突,终于在20岁那年不 可遏止地爆发了。曾为少年仓央嘉措落发授戒的五世班禅大师,五年后又该再次为之 授比丘戒了。

仓央嘉措依约去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满脸的乌云密布。我们无从得知 一路上他想了些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的决心已定。

经由五世班禅自传我们得知 了结果:班禅大师祈求劝导良久,仓央嘉措沉默以对良久,然后毅然站起身来,夺门 而去。他双膝下跪在日光大殿外,给大师磕了三个头,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违背 上师之命,实在感愧”,念念叨叨黯然而去。

在后来的许多天里,不仅没有转机,甚 至变本加厉:不仅拒受比丘戒,反而要求大师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弥戒。说这 番话的时候,仓央嘉措痛彻肺腑:“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弥戒,我将面 向扎什伦布寺而自杀。

二者当中,请择其一!” 这就是仓央嘉措,惟一不再的仓央嘉措,无可奈何的仓央嘉措。他从来就身不由 己,他的命运全由别人来安排。

他甚至不如一个农奴还有逃亡的自由,甚至不如一个 小僧也有还俗的自由。他是藏传佛教第一人,他拥有的是最多的不自由。

说那番话的 时候,他的心在流血吧。 从那以后,我们看到的仓央嘉措,就是一个放浪的活佛。

他没有办法选择,但是 他决定背叛,即使这种背叛极为危险,并且,终于成为了悲剧。回到那首诗的结局。

狗遵从了活佛的意愿,然而天没有。在破晓时分,人们读着男人在雪野里清晰地印下 的夜奔的足迹,那足迹急促而有力,人们疑惑,沉思,继而惊愕。

这些蜿蜒连接着布 达拉宫和小巷深处的脚印,在坦然以爱情的名义歌唱的同时,也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神圣庄严的宗教律例不可能容忍出轨的离经叛道。

仓央嘉措就这样因“耽 于酒色, 不守清规”而被康熙帝予以废立。年仅24岁。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在监视的目光下仓惶走在逃亡的路上,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卒年及 准确的圆寂之地。此去无痕,有人说是在烟波浩渺的青海湖畔被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有人说是被清朝皇帝软禁于山西五台山并圆寂于当地,有人说是在藏南一山洞坐化 ,又说是决意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等地。

有一个非常戏剧性的细节,当人们迎接 六世达赖的灵童的时候,大家发现灵童居然就在玛吉阿米的故乡…… 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这历代喇嘛的驻锡地。它以尊荣显赫的姿态永远地拒绝了 仓央嘉措。

在西藏的历史上, 曾经一共产生过十四辈达赖喇嘛,除却第一代达赖的 灵塔在扎什伦布寺外,其它历代达赖喇嘛总有灵塔、塑像、绘画等纪念物供奉在布达 拉宫,即使人们不怎样提及的只活了十一岁的九世达赖、只活了十八岁的十一世达赖 都有他们的灵塔在,然而,声名远扬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呢?塑像是不会再铸的了,壁画中也看不见他的影子,至于灵塔的安置,布达拉宫说,他?不配。然而,他的诗 却传遍了前藏、后藏,传遍了藏北、藏南,传遍了古老的山南。

传遍了大江南北。守门的狗儿呀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清晨才归 这是仓央嘉措在和玛吉阿米约会时候写的文章。

玛吉阿米是活佛在一次酒 馆中偶遇的女子,如月亮一般美丽。这所小酒馆现在还在拉萨的帕廓街,是一座。

七、是日本第一大佛,称为奈良大佛,仅次于中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未来

东大寺位于奈良杂司町,是日本佛教华严宗总寺院,始建于公元745年,当时的寺名为总分国寺,由圣武天皇仿照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建造。

大佛殿东西宽57米,南北长50米,高46米,相当于15层建筑物的高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金堂的宇宙佛毗卢遮那镀金铜佛坐象,高达16.21米,是日本第一大佛,称为奈良大佛,仅次于中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未来佛",为世界第二大铜佛。

殿东的大钟楼建于镰仓时代,也是仿造天竺式样的建筑。楼内有日本752年铸造的最重的钟-梵钟,高3.86米,直径2.71米,为日本国宝。

殿西松林中的戒坛院,是为中国唐代鉴真大师传戒而建,他是日本第一个授戒师。殿北的正仓院收藏着当时天皇的用品、东大寺寺宝和文书等奈良时代的美术品以及从中国、波斯、西域等地传入的9000多件艺术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