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春天思念家乡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关于春天思念家乡的古诗●离家日趋远,衣带渐趋缓。 汉·乐府古辞《古歌》 离家愈远,乡情愈深,人也日渐消瘦了。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三国·魏·曹操《却东门西门行》 冉冉:渐进状态。 老:老年。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三国·魏·曹操《却东门西门行》 狐狸死时把头朝向出生的土丘,而人怎能忘掉自己的故乡。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三国·魏·曹丕《杂诗二首》 郁郁:十分忧郁。 绵绵:连续不断。 一俯一仰,水月生情,乡思萦回,不能自己,以景托情,恰到好处。 ●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 三国·魏·曹植《磐石篇》 长太息:长久地大声叹息。 思想:思虑和想念。 ●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北朝·北周·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 涸鲋:在干竭的车辙中的鲋鱼,比喻身处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久客每思乡。 北朝·北周·庾信《送刘中书葬诗》 久客:长时间客居异乡。 ●回首望乡落泪,不知何处天边。 北朝·北周·庾信《怨歌行》 回望故乡,不禁泪下,它远在天边,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北朝·北周·瘐信《燕射歌辞》 实:果实。 流:水。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鬒(zhěn枕):黑发。 深情思乡,归去无日,怎能不愁白了头发?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南朝·齐·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大江:指长江。 未央:未尽。 以日夜不停的大江流水作比,表现出客居异乡的人不尽的悲愁。 以江流比心情,气魄壮大。 ●叹息东流水,何如故乡陌? 南朝·陈·阴铿《和侯司空登楼望乡》 瞻云:向高空仰望天空的云。 鸟道:谓高而险,只有飞鸟能通过的山路。 ●临流自多美,况此还故乡。 南朝·梁·刘孝绰《太子濮落日望水诗》 落照中山水已多奇幻,人还故乡,更觉美不胜收。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思:指乡思。 归心虽在春花开放前萌发,但真正返回却要后于将要北去的大雁。 见出思归心切而又不能早归的惆怅之情。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唐·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陌:田间的小路。 酣酣:浓盛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杂诗》 君:你。 绮窗:指用白绫糊裱的窗。 著花未:花开了没有。 故乡久别,可忆者多,而独问窗前的梅花,其清逸闲适之情可以想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鹤楼》 太阳下山了,暮烟沉沉,江波无际,站在黄鹤楼上面对苍茫的景色,看不见故乡在何处,而望着烟雾迷蒙的江波,更使人增添了乡愁。 ●青山明月梦中看。 唐·王昌龄《李仓曹宅夜饮》 故乡那翠绿欲滴的青山和那清澈如水的明月,只能在睡梦里才能看到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唐·李白《客中作》 只要主人能使客人畅饮尽醉,他就不知道作客的他乡是什么地方。美酒玉杯,流连忘返,身在客中,醉不思乡,显示作者豪放的个性。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唐·刘长卿《代边将有怀》 秋草:秋天的肥草。 征人:出征打仗的人。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唐·李白《太原早秋》 想要回归家乡的念头每日都萦绕在心中,就象汾水那样悠长不绝。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唐·李白《久别离》 几春:此指几年。 玉窗:形容华美的窗户。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抒写久客在外,老年回乡时的世事沧桑,自伤老大的感慨。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唐·孟浩然《岁除夜有怀》 守岁:除夕夜家人围坐不睡,送旧岁,迎新岁。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唐·孟浩然《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旧》 留滞:停留不去。 客情:客居异乡的心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客居异乡的人一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故山南望何处?春水连天独归。 唐·刘长卿《送陆沣还吴中》 故山:故乡的山。 独归:独自归去。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意谓: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一定思念千里之外的我,明朝又是一年,我又添如霜的白发。从对面着笔,思深忆答,宛曲尽情。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唐·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今夕一时聚会,而心情却系念着万里之遥的故乡。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唐·杜甫《大麦行》 安得:如何得以。 托身:托付身子给。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唐·杜甫《绝句》 今年春天就这样无所事事地度过了,但是,我返乡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唐·杜甫《孤雁》 影:此指孤雁的身影。 失:迷失。 孤雁与雁群在万里云天中失散,形单影只。喻作者孤独地流落异乡。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唐·岑参《碛中作》 走马西来:驰马进入边际的西北高原。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园。 双袖龙钟:泪水淋漓,沾湿衣袖。 凭:请。 传语:捎口信。 ●凭。 3.关于春天的思念家乡的诗句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3: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8:我就脱去厚厚的棉袄9: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鸟鸣涧》1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13: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 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14: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15: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16: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17: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18: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20: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的《叹花》2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23: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2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2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6: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2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9:如果非要写一写春天里的爱情30:辞春不及秋,昆脚与皆头。 3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的《春色满园》32: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33: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3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6: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3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的《春日》38: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39: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阳》4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4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45: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4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47: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48: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49: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5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2: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53: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5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55: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57: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59: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6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4.描写春天思念故乡的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思念的诗句<<赠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句子 .。 5.描写春天寄相思的诗句1.《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年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的“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2.《春望》 作者:杜甫 年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 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 “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帜,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如果说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但把重点落在“古原”,以引出来“送别”题意。 用“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友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场景,令作者惆怅,也富于诗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着别情,作者用这种意味深长的诗句写完了结尾。 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把“古原——草——送别”连在一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4.《相思》 作者:王维 年代:唐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 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5.《春晓》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 6.关于思念家的诗句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参考资料:/bbs/printpage.asp?BoardID=50&ID=37506 7.描写春、秋、冬思念家乡的古诗(各一首)春季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秋季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菏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冬季 才见岭头云似盖,己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1、春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秋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3、冬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冬夜——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 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 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