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湘西的词湘西险阻,西南屏障。 南扼滇缅之要冲,西守榕渝于金汤。仰止八百秦川,极目长江浩荡。 嵯峨群巅三百里,崔巍雪峰高百丈。山路崎岖,峰回水转,悬崖陡峭,层峦叠嶂。 滇池明丽通沅氺,巴蜀风情下资江。民风古朴,乡间遗千年之旧俗;百姓聪慧,地方煜民族之灵光。 工商士农学,同享田园静谧之乐趣;苗侗瑶土汉,共奏民族和谐之清商。高庙遗址,闪烁先民劳作之火种;荆坪古村,见证石器历史之长廊。 沱江潺潺,恍如湘妃幽怨之哀弦;山风飒飒,流传舜帝南巡之情殇。依山傍水,雕珑画栋吊脚楼;驿路高耸,飞檐翘瓴古牌坊。 巨槐掩映文昌阁,清溪倒影旧祠堂。老洞苗寨,飘逸娉婷之少女,凤凰古镇,览尽名族之盛装。 听涛山下,读沈从文之《边城》,沱江水畔,观黄永玉之画坊。回龙阁接官亭、古驿道石板街,风情万种,古韵悠扬。 旧巷叫卖屠苏酒,老街吆喝酸辣汤。轻歌漫舞篝火会,盛世繁华看圩场。 游南方长城,领略中国建筑之宏伟;瞻先贤碑石,感受华夏文化之泱泱。千百余载中华梦,七十年前旧国殇。 大好河山,强寇觊觎;生灵涂炭,百姓悲怆。雪峰怒吼,壮士喷张轩辕血,军旗猎猎,将军振臂敌胆丧。 冈村闻风而悲叹,坂西豕突而狼亡。军民同仇逐强寇,敌酋惨败徒悲伤。 雪百年之国耻;彰万世之荣光。中华自古不好战,人若犯我必自亡。 愿环宇,从此息战事,天下苍生安享太平,乐无疆。噫吁兮,湘西山水,抚今追昔,斯土斯乡。 斯是明珠,斯是家园,斯是中华民族,之灵光。山韵悠悠,天下湘西钟灵秀;雾霭蒙蒙,湖南西岭藏奇幽。 峰高千仞,地扼湘鄂渝黔四省咽喉,西望雪峰纳巫雨,林隐百川,水贯沅澧酉猛诸流要津,东下洞庭挽紫云。国逢盛世兴邦业,州遇良时治事昌。 五十年民族自治,绩显天下,三万里奇山秀水,和满西山。新中国此州地勤业兴,人和势旺。 地庶业旺山水在鉴,湘西巨变心秤可衡。潇湘西襟山,如深闺锁靓秀,雪峰东脉水,若碧镜妆佳颜。 湖之南山畴丘野形,俊满秀色,湘之西溪瀑川江网,稠纳锦屏。山势险峭崖,挂银练飞天泻;水静澜微涧,沉硕鲵石面凫。 山高林深,千条溪水潺潺,相汇湘西俨如,江河组装线;峰奇石异,二百溶洞,历历火岩互接龙山,宛若地下博览城。猛洞河岸,刀削悬崖石围屏,青藤古树,遮天蔽日成逼势;南长城上,藓铺残亘月照营,旌幡鼓角,峰回谷啸壮军心。 漂流猛洞河,体验三峡小风景,漫步南长城,感悟湘西大魂灵。武陵群峰云蒸霞蔚,沅江酉河水碧岸青。 静静栖凤湖,令人心驰神往,殷殷红石林,让心扑朔迷离。山青处处尽入画,水碧涟涟皆传情。 德夯小镇,苗舞翩翩大鼓咚咚,“包谷烧”里,情歌绵绵伴篝火;凤凰古城,虹桥悠悠沱水潺潺,吊脚楼下,丝弦阵阵唱渔晚。天孕湘西山水,绮秀惊四海,地育治州丽质,佳成夺天工。 枝繁栖百鸟,山高聚华英。湖南自古为蛮楚,湘人勤劳骠悍驰誉天下;湘西僻壤多族类,山民勇敢聪慧和贯边城。 边边场上,“跳花、跳场、踩月亮”;高高山下,“游方、走寨、会姑娘”。苗家儿女歌对歌,清音袅袅回峰谷;彩云缭绕峦对峦,情意绵绵弥和音。 和谐湘西民风,纯朴可为赋,锦画山寨,乡俗独特堪入屏。湘西蜡染集,各族才技为大成,千年染制,“吉祥兽”;山里刺绣,融自然神韵于尺牍。 歌自丰收出,舞随劳动盈。摆手舞、毛古斯粗犷而奔放;打年粑、打溜子古朴而淋漓。 武陵山脉群峰,莽莽巫风巫雨经天地;沅水长流浪,涛滚滚傩舞傩仪得封存。傩戏为中国,戏曲艺术活化石,湘西乃巫傩吗,文化富矿藏。 二者互为补益相得益彰,西山缘此愈神秘;文化厚积广蓄源远流长,三湘因它更辉煌。自治现已五十载,民族团结远播华夏传佳话;行政辖治八县市,风情温雨泽润湘西引和风。 山水养人因方异,人杰荟萃缘地灵。自然装点湘西,奇山异水惊绝世,时势造就大山旷世,英才昭今人。 里耶古井三万片秦简,再写华夏文明史,湘西边城两千年事况,述说纪前演绎情。北有兵马群俑,形神栩然显武阵;南有里耶秦简,勾划清晰话文谋。 溪州铜柱,千古金铭,抗暴安民,史册垂青。自古川流载天宝,更有山梁蕴物华。 州内山崖陡峭湍流急,域中索溪遍挂河网稠。水资丰沛,截水发电电能溢山外;土壤肥沃,引流溉地地力扶民丰。 湘西出产独特,林中山货居奇。“古丈保靖毛尖”,名茶香芳飘万里,“龙山红壳大木”,漆树质优冠国中。 桐油为液体黄金誉满中外,柑桔产泸溪浦市名震三湘。林深百灵啁啾,入云去,山巍崖横刚气,随风来。 悉尼相继迎湘女,湘西两度女儿红。歌唱大腕祖英韵,掀四海浪,举重冠军杨霞气,壮五环旗。 武陵莽莽,沅水苍苍。湘西幽幽,星海茫茫。 龙腾虎跃治洲地,欢山悦水边州城。 2.描写湘西美景句子贵东驰,精华聚于武陵; 山川围固,灵气钟于吉首。 南有炮台,竿子之雄, 北倚天门,高岩之险, 西据吕洞,喜鹊之峻, 东望巴斗,阳桥之奇, 控西进之门户,居五省之通衢。 十里盆地,万家霓虹。 巍巍乎吉首,浩浩乎州府! 放眼吉首,山川秀美: 三潭凝碧,潕水环清, 烟雨小桥,云岚仙岭。 四水并流,至吉首而弯环。 溶江、峒河,涛声拍岸; 司马、清明,源远流长。 3.赞美湘西的文章里耶古镇 邂逅里耶,是一个偶然的缘分,也许正是这种偶然,才有着一种意外的惊喜。 从长沙到吉首,如果去里耶,距离会要近些,可我们的目的地不是里耶,而是龙山县城。翻过逶迤连绵的盘山公路到达一片宽阔的高原平地,在这个湘西北边陲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鄂湘渝三省交界之处,建有两个县城——湖南龙山县和湖北来凤县,两个县城的交界处就是一座几十米长的桥。 在这座美丽的县城龙山县工作完成后,本来是要直接回长沙的,可有人提出来去里耶看看,去看那个与王村、浦市、茶峒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的里耶古镇。龙山县城在龙山的最北端,而里耶在龙山的最南端。 于是,只好沿着湘渝交界的公路从北往南走。颠簸的山路,5-6个小时的车程,穿行在乌龙山大峡谷之中。 有人提出疑问,跑这么远的山路专程去看那么一个小镇值不值得。而在我心中认为是很值的。 且不说古镇的风景会怎样,光是穿行在乌龙山峡谷中,那迷人的景象就令人流连。《乌龙山剿匪记》中那片神秘美丽的地方一直只是在梦中萦绕,如今已经悄然真真切切的穿行在神秘的乌龙山大峡谷中了,那种心情自然是格外兴奋。 路的两边高处是莽莽苍苍、蜿蜒秀丽的山石险峰,路的下边是如玉带盘缠绕的清澈的河流,有时是悬崖峭壁,险象环生,有时是曲径通幽,郁郁葱葱的高丘林荫,可见到小块的梯田,散居在山中的苗家木屋。头上是白云悠悠,山中是鸟语花香,令人忘记了山路颠簸的辛苦。 5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视野豁然开朗起来,宽旷的平原上,金色的秋阳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稻浪滚滚,瓜菜连畦,让人忘记这是在湘西了。路边的房屋也渐渐多了,直觉告诉我,里耶到了。 但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一片现代的房屋建筑,三四层高的楼房,有的已经完工,有的正在施工,而有的是已经停工,没人居住,也没完全建好。难道这就是古镇?同行的龙山的朋友说,这是里耶的新城开发区,划出这片地对外招商,但是招商的效果并不好,有的成了半拉子工程。 几分钟的车程后,我们终于进入了古镇。这才是我想象中的古镇,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土家风格的民清建筑,雕花栏杆的古老木屋,古风荡漾的商号招牌,让人沉醉在厚重的历史中。 然而这里没有象凤凰古城那样的游人的喧嚣,没有急匆匆赶路的人群,只见斑驳的老屋前,悠闲得坐着几位老人,或品茶或叼着烟袋闲聊,有的在老屋里悠闲的做着自己的家事。大凡称之为古镇,往往是在历史的尘烟中蛰伏太久,在散发淡淡的时代气息的同时,更多的是弥漫着浓郁的原始风味。 漫步在里耶的青石板路上,我的感觉是,里耶在历史的尘烟中蛰伏得太久太久,她一直还沉睡在明清小说的意境里,如果还这样沉睡下去,以致若干年后会慢慢的让人遗忘。然而,2002年的初夏,一口古井的发现,一下惊醒了一个2000多年的梦,激发出了这个养在深闺隐山居水的湘西古镇的激情。 这是一口古井,是一口会说话的井,一口能诉说两千多年前历史的井。2002年,里耶古城的发掘中,这口古井一次性出土秦代简牍近3.6万枚,远远超过中国历次出土的秦简总和,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井”,其简文有10余万字,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邮递、军备、算术、记事等。 简牍的时代皆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时期,纪年由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10年),一年不少。里耶秦简是继1975年、1989年云梦秦简、1979年青川郝家坪战国秦简、1986年放马滩秦简、1993年王家台秦简发现后最重要的、数量最庞大的一批秦简(上个世纪发现秦简的总量不过2000枚),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秦朝的历史记载只有只字片言,里耶秦简极大弥补了秦史空白,复活了秦朝历史。 同时的挖掘中,里耶数百座古墓葬群与这座古城同时重见天日。古城邻江而建,紧靠酉水,占地1万多平方米,有夯土城墙、护城河、房屋建筑遗址、排水设施,多座古井规则地分布在古城内外,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古代城市系统。 “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考古专家们的一致共识,使里耶——这个鲜为人知的小镇,一跃成为“中华第一古镇”,“湘西历史上不是蛮荒之地”。 行走在里耶,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心灵漫步。不时感受她勃发的历史气息,你可以浮想联翩,你可以寻觅那岁月封尘的记忆。 “里耶”的含义是土家语“辟地”的意思。相传开发之初,土家先民从渔猎转入农耕,以人力拖犁耕地,故名。 几千年前,这个隐居大山之中的古城,又遭受过怎样的战火洗礼?从古城出土的建筑材料、陶片、青铜兵器以及生活堆积物来看,里耶古城是战国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城堡,用来开疆辟土和抵御秦国的进攻。战国末年,秦国大军从乌江流域攻入酉水流域,楚军被迫东迁,这座古城就被放弃了。 那么,又是什么时候,是谁把那么多完整的秦简沉埋在一口井里。这口井出土的洋洋数万卷秦简是迁陵县的县丞所留下的官方文书。 查阅资料中知道,保靖县在古时候一直叫做迁陵县,今天的保靖县城关镇仍然叫做迁陵镇,这个名字能从两千多年前一直沿用至今,自有她厚重的历史底蕴。而现在属龙山县的里耶镇的南边是酉。 4.写里耶的美景作文国庆假期,爸妈带我自驾游去了湘西西南边陲重要的军事城堡——里耶古城。 里耶,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据秦简记载,两千多年前,里耶是洞庭郡下的迁陵县的县治。 里耶古城遗址及秦简的发掘出土是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并被称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我带着激动的心情漫步在里耶古城。 踏着青石板铺成的街巷,看看古旧房屋的烽火墙,抚摸龟裂的雕花铺台;在酉水边的明清吊脚楼小憩,遥望码头上停泊的小帆船,想象民俗节日“红灯万盏千人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景象,感悟那千年岁月的沧桑……接着去参观古城遗址的三口大井。一号井始建于战国,井口离地表三米,呈正方形。 一号井出土了36000多枚秦简,让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秦朝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邮政、天文历法,具有划时代意义,因此,一号井被称誉为“中华第一井”。二号井,从上看方方正正,里面漆黑黑的,绿得发黑的青苔使其看起来更加古老。 二号井虽然没有一号井的名誉,却有自己的独特:陶拍、大量陶片和青铜箭簇在二号井出土,也将找到打开秦朝历史文明的“钥匙”。我最喜欢的就要数三号井了。 三号井是圆形土井,上面一弯,像两只小耳朵。整个井看起来好似一只小熊,令人好生喜欢。 专家推测,井内还藏有秦简牍,所以国家文物局对三号井实行保护,不予再次发掘。接着,我们参观了里耶博物馆。 各种秦简看得我眼花缭乱。内容丰富,数量众多,涵括户口、土地开垦、物产等。 秦简为我们了解秦代历史,提供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实际记录,还提供了一个全息式的思维空间。秦简上密密麻麻的篆字透射出秦朝人的别出心裁,精致的一笔一划,反映了古人的耐心与细心,秦简独具匠心的制造更是能体现秦人的聪明才智。 啊!秦简,让人类进一步了解了秦朝。里耶博物馆里,还有一些里耶本地出土的古代乐器呢。 击打编钟上面凸出来的小圆头,发出清脆的声音;敲击编磬,发出的声响则比较浑厚,每次撞击,回音都很悠长。“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耳闻不如一见。 古城里耶,这个秦简出土之地,展现出历史那悠远的岁月,让我领略了古代军事城堡的神秘,留给我们后人无限遐想。 5.求湘西诗句1、湘西斜日边(唐·刘昭禹·《晚霁望岳麓》)2、湘西古渡夕阳明(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3、近在湘西原(唐·柳宗元·《种仙灵毗》)4、昔者湘西借榻眠(宋·赵蕃·《呈潘潭州十首》)5、愿卜湘西冉溪地(唐·柳宗元·《冉溪》)6、湘西一回首(宋·赵蕃·《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7、想见湘西路(宋·赵蕃·《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8、湘西古刹双蹲蹲(唐·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9、北望三湘西九嶷(宋·黄梦得·《句》)10、我欲湘西看(宋·赵蕃·《次滕彦真韵三首》)11、平生耳里湘西寺(宋·张嵲·《游岳麓寺三首》)12、湘西不得归关羽(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13、湘西明在眼(宋·曹彦约·《盘谷胡季随挽章二首》)14、湘西一杯酒(宋·赵蕃·《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15、湘西寻旧盟(宋·赵蕃·《次韵王照邻去秋送行并呈滕彦真》)16、湘西不屡来(宋·赵蕃·《同见可过书院》)17、梦寐湘西游(宋·孔武仲·《奉酬李时发岳麓见寄》)18、兴落古湘西(宋·赵蕃·《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19、湘西绝学今谁绍(宋·赵汝腾·《谢胡绣使招饮》)20、珍重湘西山与水(宋·郑刚中·《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尝随先生读书岳麓山法华》)。 6.描写湘西美景句子有哪些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河水沿着城墙边缓缓的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古老的吊脚楼倒影在水面上,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湘西最美的地方就是凤凰古城了,它始建于康熙39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万寿宫等一栋栋古香古色的建筑向人们展现着它们独特的文化。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两岸泊舟无数,宿醉未醒的船夫从晨曦中的吊脚楼边匆匆跳到船头,妖冶泼辣的女子在楼头挽留相好的船夫,被山匪抢了媳妇的小裁缝垂着泪锁纽扣。”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 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近水人家躲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 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凤凰古城绵亘逶迤于武陵山脉深处,倚山而筑,环以石墙,濒临沱江,群山环抱,河溪萦回,关隘雄奇。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 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凤凰古城的建筑拙朴中带有几分秀色。 城内石板铺成的街道纵横交错,古朴典雅,两旁多是木板房,房檐伸出来,只见一线天。内中店铺,尽现民族特色。 7.名人写湘西的诗文少时陈力希公候,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作者 柳宗元 林壑盘纡松径深,华台暇日暂登临。 云开楚岫千重出,日落苍梧万里阴。作者 张嵲 远山未释云,近山复垂雨。 清风飒然下,吹落何处所。虽为湘中客,湘西不屡来。 晨舟冒雨过,晚櫂乘风回。看山亦何有,要落渔樵叟。 我虽甚爱之,可暂不可久。吾弟之于画,赵遥殆能事。 好作渡湘图,他时寄离思。 作者 赵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隶属湖南省,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之间,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管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2016年,常住人口26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3.51万人,农村人口150.09万人,城镇化率43%;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7.21%。 2015年湘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亿元,比2014年增长9.2%。 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辖区内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州内人文古迹众多,老司城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 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8.写一篇关于我们里耶博物馆的作文400字2008年10月,坐落在吉首大学沙子坳校区风雨湖畔的黄永玉艺术博物馆迎来了开馆两周年纪念日。 说起吉首大学,也许很多人不曾耳闻;可提起黄永玉,上至黄发,下至垂髫,无人不晓。就是在这所偏于湖南湘西一隅的地方大学里,建起了一座堪称“中国第一”的博物馆。 黄永玉12岁离乡,游历世界,却有一处无法代替、不能更改的情愫,那就是他的家乡。他的个性、才情、悲喜,他的一切都和家乡有关。 几年前,当黄永玉在为自己收藏的百件文物琢磨归宿时,他的朋友、美国著名博物馆学家哈维·韦斯特建议说,捐给学术机构吧,不仅可以保值,甚至可以增值。黄永玉抚掌称赞,“这个主意把我变得聪明起来了,看来,这真是‘很有搞头的’。” 黄老最终选定了吉首大学——家乡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这是一个‘爱屋及乌’的决定。”吉首大学张建永教授说。2003年7月,黄永玉在哈维·韦斯特夫妇的陪同下来到吉首大学。他表示,愿把自己收藏的全部文物捐献给吉大,并协助吉大建立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无偿捐献自己的部分画作、文字手稿等。 2006年10月1日,一座声名隆隆的博物馆——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开馆。青砖、青瓦、木窗楞,依山傍水。这幢充满湘西风情的建筑,由著名建筑设计专家张永和领衔设计,既不失巍峨大气,又透着婉约柔情,一如黄永玉的画,惊艳中渗着恬淡,这气质是与湘西完全契合的。 5层楼、4200平方米的展厅,共收纳了200多件文物、100多件美术作品。每一件的价值都难以估算。如陈列在一楼大厅的一段灰黑色的阴沉木,重约8吨,在长江三峡水底沉睡了1.5万年之久。此外还有陶器、铜塑等,上至仰韶,下迄明清。黄老的艺术作品,如画作、雕塑、书法等也在其中,皆珍贵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