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女生脸红的诗句

1.形容女子脸红诗词

最美"脸红"诗词

——那一低头的温柔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减字木兰花》

--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浣溪沙》

--晏几道

一楼宫妆簇彩舟,

碧罗团扇自障羞。

水仙人在镜中游。

腰自细来多态度,

脸因红处转风流。

年年相遇绿江头。

最美十首关于"脸红"的诗词

《鹧鸪天》

--徐俯

宜笑宜颦掌上身。

能歌能舞恶精神。

脸边红入桃花嫩,

眉上青归柳叶新。

娇不语,易生嗔。

尊前还是一番春。

深杯百罚重拼却,

只为妖饶醉得人。

2.形容“少女脸红”的句子有哪些

1.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2.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 宝钗咽住话,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服,那一种软惜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形容。

5. 那歌女满面通红,猛然用两只手掌捂住了脸。

6. 听众大多数笑,少数都张了嘴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

7. 她低下头,光润的带笑的脸突然敛住了笑惫,显出一点莫名其妙的拘束,随即,脸颊蓦地红了起来。

8. 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3.形容女子脸红诗词

最美"脸红"诗词——那一低头的温柔《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减字木兰花》--纳兰性德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浣溪沙》--晏几道一楼宫妆簇彩舟,碧罗团扇自障羞。

水仙人在镜中游。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

年年相遇绿江头。最美十首关于"脸红"的诗词《鹧鸪天》--徐俯宜笑宜颦掌上身。

能歌能舞恶精神。脸边红入桃花嫩,眉上青归柳叶新。

娇不语,易生嗔。尊前还是一番春。

深杯百罚重拼却,只为妖饶醉得人。

4.描写古代女子脸红的句子

1、脸因红处转风流(宋·晏几道·《浣溪沙》)

2、羞脸粉生红(宋·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3、脸边天与红(宋·晏几道·《菩萨蛮·香莲烛下匀丹雪》)

4、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宋·晏殊·《浣溪沙》)

5、腻脸生红透(宋·张先·《清平乐·清歌逐酒》)

6、酒红初上脸边霞(宋·晏殊·《浣溪沙》)

7、轻红淡白匀双脸(宋·晏殊·《菩萨蛮·芳莲九蕊开新艳》)

8、脸因红处转风流(宋·晏几道·《浣溪沙》)

9、脸嫩敷红(宋·苏轼·《减字木兰花·娇多媚》)

10、腻红匀脸衬檀唇(宋·苏轼·《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11、脸边红入桃花嫩(宋·徐俯·《鹧鸪天·宜笑宜颦掌上身》)

12、脸残红雨泪难匀(宋·朱敦儒·《浣溪沙》)

13、酒晕半消红玉脸(宋·蔡伸·《浣溪沙》)

14、不辞醉脸潮红(宋·蔡伸·《清平乐·明眸秀色》)

15、醉红醺脸髻鬟偏(宋·蔡伸·《临江仙·昨夜中秋今夕望》)

16、脸霞转、一笑生红(宋·史浩·《满庭芳·十载江湖》)

17、粉脸轻红(宋·史浩·《念奴娇·枝头蓓蕾》)

18、桃脸将红(宋·葛立方·《满庭芳·未许蜂知》)

咳。。。不是我想的。

摘自

/chaxun/shiju/%E8%84%B8+%E7%BA%A2

5.形容美女脸的句子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6.形容“少女脸红”的句子有哪些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宝钗咽住话,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服,那一种软惜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形容。那歌女满面通红,猛然用两只手掌捂住了脸。

听众大多数笑,少数都张了嘴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她低下头,光润的带笑的脸突然敛住了笑惫,显出一点莫名其妙的拘束,随即,脸颊蓦地红了起来。

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7.描写“脸红”的诗句有哪些

1.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李清照 2.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减字木兰花》--纳兰性德 3.一楼宫妆簇彩舟,碧罗团扇自障羞。

水仙人在镜中游。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

年年相遇绿江头。 《浣溪沙》-晏几道 4.宜笑宜颦掌上身。

能歌能舞恶精神。脸边红入桃花嫩,眉上青归柳叶新。

娇不语,易生嗔。尊前还是一番春。

深杯百罚重拼却,只为妖饶醉得人。 《鹧鸪天》--徐俯 5.《清平乐•夏日游湖》 朱淑真烦恼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窗台。 形容女子害羞、脸红的四字成语: 低眉垂眼 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羞人答答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3.烟视媚行 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4.脸红耳赤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亦作“脸红耳热”. 5.脸红耳热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同“脸红耳赤”. 6.面红耳热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7.面红面绿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8.形容女孩子害羞的诗句有哪些

1、《点绛唇·蹴罢秋千》清·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译文: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2、《琵琶行》唐·白居易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译文: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3、《南苑逢美人》南朝梁·何思澄)

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

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

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

译文:宛如洛神,肌肤胜雪,恍若巫山神女,朝云清灵。曾闻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今何其幸,而得亲觌羞见人来,眼波流转,还复低眉,轻启朱唇,笑靥生辉。微风轻卷,玉带飘举,艳阳凝照,红裙袅娜。

扩展资料:

形容女孩子害羞的词语

1、烟视媚行

成语拼音:yān shì mèi xíng

成语解释: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翻译:有人家娶了新媳妇,媳妇来到后,安详稳重,表现害羞不自然。

2、面红耳赤

成语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成语解释: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

翻译:如今的人有些小小的利益与害处,就激动地脸和耳朵都红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