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南京历史事件的诗句

1.描写南京历史的诗句南朝四国

石头城

作者:刘禹锡 [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临江仙

作者:李清照 [宋] 1084-约1151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渔家傲

作者:苏轼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淩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南乡子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作者:文天祥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八声甘州

作者:辛弃疾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浪淘沙

作者:李煜

往事只堪哀!

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2.为什么历史上写南京的古诗这么多

因为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於春秋时代。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於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馀韵。

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像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求助有关历代咏写南京的诗词汇总在下急需历代咏写南京的诗词作为研

石头城 作者:刘禹锡 [唐] 772-842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临江仙 作者:李清照 [宋] 1084-约1151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渔家傲 作者:苏轼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R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南乡子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作者:文天祥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八声甘州 作者:辛弃疾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浪淘沙 作者:李煜 往事只堪哀! 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4.有首诗歌关于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作者:朱剑 墙上,密密麻麻写满, 成千上万,死难者的名字; 我看了一眼,只看了一眼, 就决定离开,头也不回的离开; 因为我看到了,一位朋友的名字, 当然我知道,只是重名; 几乎可以确定,只要再看第二眼, 我就会看见,自己的名字。

作者简介 朱剑,男,1975年出生,湖南益阳沅江人。诗人,学者。

担任某大型文化刊物主编。著有诗集《陀螺》、《磷火》。

长安诗歌节现任秘书长。 扩展资料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其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诗歌: 南京大屠杀 作者: 卧雪小生 那一年,紫金山前, 初升的太阳的小脸红扑扑的,看起来心情不错。 心情愉快,面带微笑。

那一年,踞着的虎盘着的龙咯血, 流血不止。所有的河流都漂荡着腥味, 河面染成红红的色彩。

那一年,医生被从地狱中冒出来的恶鬼缴了械, 兽医被恶鬼吓得像野兽一样奔跑。 没有人看病,青龙白虎快死了。

人们因为伤痛泪如雨下,奔走呼号。 那一年,月亮很白,很大。

月亮越来越白,越来越大。 无数的月光像飞舞的白幡一样,变形的明月最终变成了一个花圈。

那一年,兽倒在血泊中, 人也倒在血泊中,花圈不知该祭奠谁。 那一年,土地很肥沃, 刺刀很锋利,掘地三尺, 务必要消灭永恒与记忆。

那一年,值得牢记, 在国家公祭日到来的时候,该把这个重要的日子在泰山勒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5.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这首七律是光辉的革命史诗。

首联“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形象地叙述了事件发展的过程,写出了长江江面上,我百万雄师千帆竞渡,万炮齐鸣的壮丽情景。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和全国人民对南京解放无比激动喜悦的情绪,歌颂了今胜于昔的南京新生。

诗的前半部分作为史诗所具备的历史事实和人民的情绪,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就南京解放这一重大事件进行哲理性的反思和总结。颈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对中国几千年古代历史的反思,对几十年现代革命的反思。

一个“宜”字,概括了作为军事领袖的作者对当时形势所进行的全面分析,一个“不”字,又从另一方面概括出指挥员的清醒和冷峻。最后一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全诗对解放南京这一历史事件作诗化的哲学概括,从个别到一般,到普遍,到具体的抽象。

用“沧海变桑田”的不断变化,寓示着人类社会就是在新旧更替的变革中前进的这一宇宙法则的不可抗拒性。总之,这首史诗是作者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多方面的合力所凝聚的艺术结晶,它将和不朽的历史事件一起,当作历史瑰宝而载入史册。

6.描写南京的诗歌

『天涯诗会』 [诗歌]南京大屠杀六十八年祭 作者:李北潭提交日期:2005-12-19 15:20:00 历史再次将我从梦中惊醒 根系已爬入喉咙 诗说,张开口吧 会有新蕾在凌晨破土 根基便是你厚实的胸膛 我张开了口,向历史默默致哀 ___代序 我不知道 火药的文明应从哪儿说起 只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南京 又一笔流成河的血 把火药关于文明的部分 涂改成罪恶 善良成了懦弱 而罪恶呢,禽兽一脉想承 衣钵呀 当烽火渐息硝渐烟渐陷 铁蹄、刺刀扳信为遥远的记忆 再看看那块灼目的伤疤 隐痛阵阵 谎言的和平能包扎得了么 岁月流成斑驳的皱纹 而历史说 那一天阳光白得刺眼 那一天血色浓稠却没有腥味 大写的血字,斜斜地 躺在宽广的南京路上 我灵敏的嗅觉 从殷夫的诗行中感觉到 冷森森的沉默,和 缭绕的污气,逡巡 鲜红的弹孔里 翻着血泡和肉沫 听不见呻吟,是炼狱吗 用手遮住移动的目光 别在这页泛黄的文字上搜索了 夜里 这是一场噩梦 我的身躯倒在尸骨中 三十万冤魂 在江水中一浪一波地涤荡 剔除了军歌中的脂粉味 日寇精神抖搂,目光庄重 肉靶子更接近战场 重重的尸首把刺刀磨得雪亮 蓝光闪闪 法西斯说 战争还未开始 夜幕降临 少妇的呻吟不在分娩前期 婴儿还是未成核的青果 便被罪恶,隔着圣洁的舞裙 挑碎 你看见了什么?别说 少女初潮的前胸被硝烟笼罩 魔爪伸出时没有发抖,淫光要采 要采那两枚欲滴而未绽的胸蕾 你听到了什么?别问 你的女儿,情人,妻子,母亲 装扮成青一色的男人 最终未逃过狼的目光 交织的铁网 滤干一切 成一幅没着色的速写 人啊 泪水和精血 调成第一幅不见人物不见风景的油画 斜斜地挂在脑海的最上方 游魂、冤鬼在地窟里出没 哀号这最动人的绝唱 还能繁殖出灵水秀的江么 公平 在古代,八两即半斤 覆辙,只是梦 重蹈,只是梦 胜利了纪念,而这 三十万冤魂的血碑 哪方厚土才能安放 五十几年了 泪水成金色的琥珀 这一段受难的季节 给南京留下苦难的种子 那血腥的屠杀在谁的脑海里 依然刀光剑影 已闻不到硝烟 为防止骨质软化 再反刍几次 远远的饥荒吧 相会在南京 2005-10-15 10:10:20 推荐本稿 短信订阅 历史是一片深邃的海洋 她以激荡而又清脆的涛声 震颤着我们的心房 生命是一道激越的河流 她以绚丽而又明媚的浪花 装点着我们的梦想 听那金秋在天空中欢闹 那是十运健儿共同的心跳 听那金秋在剪彩中舞蹈 那是更高更快更强的预告 十运,我们相会在南京 看,整治一新的外秦淮河碧波荡漾 中山陵风景区和明城墙风光带交相环绕 地铁一号线为南京增添了大动脉啊 铁路新客站正式客迎八方 河西新城快速崛起 长江三桥已经猛龙过江 听,歌唱者的心脏 正在为这古老的城市深情地跳荡 那一张张欢笑的、自豪的脸 正为南京捧出一轮金灿灿的晴阳 十运,我们相会在南京 栖霞山的枫叶灿若朝霞 共同的创造紧连着你我的心房 我们歌唱十运健儿夺金的畅想 光荣与梦想在我的诗里与天地同长 我们歌唱所有的速度和力量啊 歌唱给快乐的心跳带来希望 歌唱给健儿们的脚步带来目标 歌唱给奥体中心的欢呼带来涨潮的春光 十运,我们相会在南京 当百鸟婉啭出无与伦比的和声 当高楼起舞呈一呼百应的姿态 当鲜红的太阳从广场上冉冉升起 那是都市腾飞的信号啊 那是万紫千红放飞的花香 发展,划亮“文化大省”的跑道 开放,捧出“绿色之都”的衷肠 六朝古都,正为我们递来一本崭新的家谱 十运盛会,又为我们送来一城芬芳的秋果 啊,现代化都市的风情 把古老的石头城唤醒 啊,激情十运,魅力南京 大经济牵着扬子江的手,万马奔腾! 南京 南京 我的相思那么深 1 我眷恋 那些时光 在南京 在小桥流水之外 在秦淮悠悠的晓风残月里 品位那深及骨髓的婉约 在烟雨中荡舟 听丝竹笙萧 那始终剪不断的忧伤 怀念着李香君的传奇 怀念着柳如是的淡淡哀愁 一场春雨浇湿了我的相思 是蚀骨的一枝黄花渐瘦 而文德桥 你把月亮剪了半儿 放在乌衣巷的掌心 那晚的半个月亮 思念 和媚香楼的裙据 从此古典 2 玄武湖还是那么美 明月白露 光阴往来 天浅而水深 天地间 就只有这一汪眼泪 走进夜 便犹如闯入你羞涩的梦 湖心的月亮 摇啊摇 接驳的碎片 复原了 又破了 晃晃悠悠的季节 飘洒的柳枝和我一样消瘦 许多夜 我都在相思这一湖的水 那些经年的风 吹干了眼泪 假如有一天 我还能回到 你深沉的美中 我一定会喜极而泣 我将随身带着我的眷恋 消失在你的唇间 3 十里秦淮 小桥 流水 美人 那美丽女子 瘦弱那么久 莫愁 莫愁 你未经打扮 俏丽只藏于眉眼深处 你就选择了站在古典的楼台亭榭 却在我错身之间一露笑嫣 拈着白裙 娉娉婷婷 只一眼 牵了我多少抽心的线 烟笼寒月 水笼纱 我把所有青春记忆的碎片都融在里面了 抵达心底的潋影 时间摇荡的旧烟尘 依然是你 美丽的女子 莫愁 你可知 你有一滴水 那是我青春的泪 4 金陵十二钗 想来不会再哀怨了 深闺的心事 铺就了古典诗词 相思经年的文字 我可不可以说 我爱你 我为此静静盈握 影影绰绰 我还能重复那些渐渐陈旧的日子么 那座城 似水似石的城 在遥遥的夜里忆起 会不会太飘摇 她那么美 掠走了我飘荡的幸福 带走了太多的记忆 寻寻 觅觅 你还那样忧伤地伫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