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描述气势如虹的五言律诗你好,个人感觉李白两首诗都很有气势。《古风.秦王扫六合》和《侠客行》 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主要是头四句,把秦始皇雄才大略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形象勾勒的分明形象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2.描写军队的豪气诗词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古文论今,韵味无穷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评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第一首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前两句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笔锋一转,着眼于一个普通战士,表现他在极为艰苦的边地出生入死,竟致铁甲磨穿,但仍然无怨无悔,发出了豪气干云的誓言.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塑造了一个壮岁驰骋疆场、暮年壮心不已的英雄形象,这是词人理想自我的化身.词的上阙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主人公即使在酒醉中也不忘挑灯看剑,连做梦都是吹角连营的场景,可见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已化作主人公的唯一信念,成为他生命的全部内容.“挑灯看剑”和“吹角连营”又显示出主人公的身份是军事统帅,这正是作者早年和耿京领导起义军时的写照.下文所描绘的沙场秋点兵的热烈而雄壮的军事生活情景,也是作者“壮岁旌旗拥万夫”亲身经历的缩影.分给部下烤牛肉吃,演奏雄壮的军乐,在秋日的战场上点检军队,准备进击敌军,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场面!这是作者一生中引以自豪的一段经历,回忆起来也令人神旺.如此现身说法,陈亮自然会受到感染和鼓舞. 词的下片展示了主人公的理想境界:骑的卢骏马,挟霹雳强弓,冲锋陷阵,杀敌立功,上以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的大事业,下以建立自己的历史功绩.因为对一个英雄来说,一腔热血和满腹韬略是不足惜的,最重要的是为这些本钱派上用场,即所谓英雄有用武之地.处在南宋后期的历史条件下,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头等大事是抗击金国南侵和收复失去的土地,这是当时一切有气节的志士仁人如岳飞、宗泽、陆游等的人生理想,自然也是辛弃疾和陈亮的人生理想.理想光辉的照射,令读者看到了英雄本色.而这本色正是作者和陈亮相知相交的思想基础.如此披肝沥胆,还有什么可“忌”?不难看出,作者“赋壮词以寄”陈亮,意在勉励陈亮为抗战这一大事业献身. 春望 5、作者: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 3.中华民族气势如虹的成语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如火如荼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 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摧枯拉朽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气势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剑拔弩张 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锐不可当 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 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大气磅礴 形容气势浩大。 回山倒海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笔扫千军 形容笔力雄健,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风樯阵马 樯:船上用的桅杆。 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锋不可当 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 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郁郁葱葱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一泻千里 泻:水往下直注。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天马行空 天马:神马。 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 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阵马风樯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 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声势浩大 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 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硬语盘空 硬:遒劲有力的语句;盘:盘旋。 遒劲有力的语文盘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 助我张目 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薰天赫地 薰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拔山举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拔地参天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 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 同“拔地倚天”。 来势汹汹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潮鸣电挚 极言气势大、速度快。 凤翥龙翔 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 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摧朽拉枯 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跌宕昭彰 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年壮气锐 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风行雷厉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徜徉恣肆 形容文章挥洒自如,气势豪放。 柳骨颜筋 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风行电扫 形容气势迅猛。 同“风行电击”。 拿云攫石 攫:取。 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龙威虎震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潮鸣电掣 极言气势大、速度炔。 拉朽摧枯 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同“摧枯拉朽”。 风行电击 形容气势迅猛。 龙骧豹变 比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拉枯折朽 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同“摧枯拉朽”。 遮天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气壮理直 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汪洋闳肆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 同“汪洋自肆”。 雄伟壮观 气势伟大美丽。 汪洋大肆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汪洋恣肆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鹰撮霆击 像老鹰攫食,雷霆猛击。形容气势威猛。 舞凤飞龙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汪洋自肆 汪洋:形容文章气势浑厚,义理深广。肆:放纵。 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豪放自如。 秋风扫叶 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熏天赫地 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遮天盖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山呼海啸 山在呼叫,海在咆啸。形容气势盛大。 也形容极为恶劣的自然境况。 云屯席卷 如云气骤然聚集,如席子迅速卷起。 形容来去迅捷,气势雄伟。 气壮胆粗 气势壮、胆量大。 形容无所畏惧。 遮空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 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高屋建瓴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浑然一体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混然一体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 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 4.求,描写形容战士骁勇善战的诗句塞下曲四首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5.描写长城恢弘气势的诗句阅八达岭 倪祖(明) 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 槛前平陇依然古,山外长河犹自流。 汉将青云收汗马,龙沙白骨啸寒丘。 不堪脂血均输尽,谁系单于纳款头。 登八达岭 沈用济(清)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登八达岭 陈春啸 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 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 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 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 这些都很好哦。。个人觉得。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