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藕断丝连的诗句

一、类似藕断丝连的词语

近义词

难舍难分、余情未了

反义词

一刀两断、一去不返

歇后语

钝刀子切藕——藕断丝连

藕断丝连 ( ǒu duàn sī lián )

释义

藕已折断,可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三情中,其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出处

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三八章:“她认为再这样在感情上~,不但对不起自已的丈夫,也对不起腹中的胎儿。”[1]

欧阳山《三家巷》二十二:“算了吧,你也不必看得过于眼紧,反正他们是~的。”

孙犁《荷花淀》:“女人们到底有些~。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二、藕断丝连的成语故事

【藕断丝连的成语故事】藕是一种常见可食的植物,它是莲的根状茎,横生在水底的泥土中,肥大有节,中空有孔。

因为切开来中间有细丝相连,常被用来比喻两者表面断绝关系,实际上却仍有牵连。唐代诗人孟郊的〈去妇〉诗中,描写弃妇内心的惆怅与哀怨

前四句:“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意思是说:夫君的心有如镜子,破了就难以复原;而自己的心有如藕丝,藕虽然断了,但丝仍相连。诗里用“匣镜”与“藕丝”作对比,表示郎心如铁及自己的不舍。

后来“藕断丝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没有完全断绝关系藕断丝连 [ǒu duàn sī lián] 基本释义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

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出 处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三、关于莲的成语,诗句,歇后语,名言

诗句:

《忆莲》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赏莲》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赞莲》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歇后语:成熟的莲子——心里苦;池塘里的莲藕——嫩的好;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上下不分;莲梗结籽——心连心;莲花并蒂开——恰好一对;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成语: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藕断丝连——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三寸金莲——原来古代称妇女缠足的用语,现在则用来形容人的脚很小。

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出淤泥而不染——形容从恶劣的环境中出身,或处在不良的环境中,却没有受到坏的影响。

名言:

《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莲花〉(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夏日怀友〉(徐玑):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