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古代神话的古诗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中秋月 晏 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2.关于神话故事的古诗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读《山海经》陶渊明〔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李凭箜篌引 唐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瞿塘两崖 【唐】杜甫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巫山高 【唐】陈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 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 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 2.词 念奴娇 【宋】曹冠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3.求关于古代民间传说的诗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秋夕(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虽非仙女上瑶台,亦有感天动地才。 一哭能教长城垮,始皇霸业因何来。 法海擎妖钵镇魔, 许仙惊魄酒前错, 小青护主舍生命, 娘子白蛇千古锁。 诗词寄语,楼台传恨,旧梦顿成愁绝。 为何相爱不春风?恼难禁、冰撕怨别。 雷池难渡,柔芳休见,烟冷沙昏冻折。 哀弦多少够凄凉?总是那、蝶魂弹彻。 4.求描写古代凄美爱情故事的名句.(中国古诗)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 白头吟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 留别妻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 遣悲怀二首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李益 写情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李商隐 碧城三首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杜牧 怅别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鹊桥仙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 雁丘词。 5.神话故事的诗句南山经之首曰䧿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 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又东三百曰基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为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无卧。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 [青护-言]。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 汉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 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𣬈;,东望长右。 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𣬈;。 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至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