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离别相思”之类的诗句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 (唐)李白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 (唐)李白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 (唐)贾至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 (唐)钱起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唐)杜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宋)苏轼 临别赠言友朋事。 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 (宋)蒋捷 画般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 (元)卢挚 武林门外送行舟,万种离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处泊?天涯回首不胜愁。 ―― (明)蒲祊 我的朋友你,我们要暂时分别了; “ 珍重珍重 ” 的话,我也不再说了 ―― 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造几颗小晨星;虽没有多大光明,也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 胡适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莫忘! ―― 老舍إ 。 2.写相思的诗词不好意思,重新找了一些。 标题】:暗香 【年代】:宋 【作者】:张炎 【体载】:词 【内容】:-------------------- 猗兰声歇。抱孤琴思远,几番弹彻。 洗耳无人,寂寂行歌古时月。一笑东风又急。 黯消凝、恨听啼鴂。想少陵、还叹飘零,遣兴在吟箧。 愁绝。更离别。 待款语迟留,赋归心切。故园梦接。 花影闲门掩春蝶。重访山中旧隐,有羁怀、未须轻说。 莫相忘,堤上柳、此时共折。 【标题】:别诗 【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内容】:--------------------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魍窦傲际薄?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赏析】:-------------------- 【注释】: 《别诗》相传为苏武和李陵相赠答的五言诗,但据考证不是,真正作者已不可考,产生时期大致都在东汉末年。 这些诗大都写朋友、夫妇、兄弟之间的离别,故总题为《别诗》。 组诗其一:“骨肉缘枝叶……” 【简析】: 这首是送别兄弟的诗,从平日的恩情说到临别的感想,再说到饯送的意思。 【注解】: 骨肉:指兄弟。首句以叶之缘枝而生比喻兄弟骨肉天然相亲。 因:亲。这句是说结识朋友也是相亲的。 四海之内皆为兄弟:语出《论语》“四海之内皆为兄弟”的话。此二句是说天下的人谁都不是漠不相关的陌路人。 连枝树:即“连理树”,不同根的两树枝或干连生为一名为连理。通常用连理树喻夫妇,这里用来喻兄弟。 参、辰:二星名,参星居西方,辰星(又名商星)居东方,出没两不相见。 邈:远。 胡与秦:犹言外国和中国。当时西域人称中国为“秦”。 以上四句是说往日形迹亲近,今后就疏远了。 乖:暌别。 恩情:此句言情谊比平时更觉不同,平时情谊固然深厚,临别更觉难舍。 鹿鸣:《诗经·小雅》有《鹿鸣》篇,是宴宾客的诗,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蒿类)”起兴,是以鹿得食物呼唤同类比喻燕乐嘉宾。 樽:酒器。 斟酌:用勺舀酒。 结尾四句是说这一樽酒本为赠远人用的,现在希望你再留一会儿酌饮此酒。 组诗其二:“黄鹄一远别……” 【简析】: 这是客中送客的诗。 前幅连用比喻表示临别依依,中幅借描写弦歌的音响说明人心的情绪,后幅直写伤感,仍用比喻作结。 【注解】: 依依:恋恋不舍。 以上四句言鸟兽分别尚不免怀顾恋之情。 飞龙: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蛇身,有四足,爪象狗的爪,有马的头鬃和尾,有鹿的角、鱼的鳞和须),能飞行。 其中有一种有翼的,象飞鸟。这里是以飞龙喻作者送别的朋友和他自己。 喻中怀:晓示心怀。 游子吟:琴曲。 《琴操》云:“楚引者,楚游子龙丘高出游三年,思归故乡,望楚而长叹。故曰楚引。” 《游子吟》或许就是指此曲。因为是客中送客,《游子吟》正可以表示主客两方的情怀。 泠泠:形容音韵清。 丝竹:“丝”,指用丝弦的乐器,如琴瑟。 “竹”,指竹制的乐器,如箫管。这里“丝竹”是偏义复词,上文只提到弦歌,有丝无竹。 厉:强烈。 长歌:乐府歌有《长歌行》,又有《短歌行》,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的长短。 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 展:重(平声)。 清商曲:是短歌而不是长歌。曹丕《燕歌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念子不得归:是说我虽想念你而不能随你同归。以上四句是说长歌之后续以短歌,以写心中激烈的伤痛。 组诗其三:“结发为夫妻……” 【简析】: 这一首是征夫辞家留别妻的诗。 大意先述平时的恩爱,次说临别难舍,最后嘱来日珍重。 【注解】: 结发:指男女初成年时。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表示成年,通称结发。 同枕席:指成为夫妇。 燕婉:欢好貌。 以上二句是说良时的燕婉不能再得,欢娱只有今夜了。 怀往路:惦着走上旅途。 夜何其(音基):《诗经·庭燎》云:“夜如何其?”这里用《诗经》成语。“其”,语尾助词,犹“哉”。 参辰皆没:言天将明。 行役:应役远行。 滋:多。 春华:喻少壮时期。 组诗其四:“烛烛晨明月……” 【简析】: 这一首是从中州送友南去的诗。 起头六句写将别时的光景。 次四句预计行人的路程。以下八句言别后山川阻隔,嘉会难再,应珍重目前的欢聚。 【注解。 3.关于离别思念的古诗比较经典的这3首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过我认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也不错 你就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就可以了 4.关于离别思念的古诗比较经典的这3首《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过我认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也不错 你就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就可以了。 5.哪些古诗词描写离别后思念之情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 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这话是很有见地的。“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所以,今天我们在欣赏时,主要借鉴她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法。千万不要成了“爱上层楼”者,到时还要“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愿读者诸君莫道不受用,金榜题名时,你比我高兴。 6.求比较含蓄的古诗词句,最好是关于别离和相思的【潜别离】白居易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 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杂曲歌辞·潜别离】白居易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 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行行重行行 (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 7.描写“分别后想念”的诗句有哪些1.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 不到河桥上送你了,江边树木含着远离之情。 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如果在洛阳的亲戚朋友问到我的情况,请你转告他们,我这颗光明的心,就象放在了玉制的壶里的冰块那样,晶莹透明、清澈无暇。 3.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昌龄《山中送别》 春草明年又将绿了,朋友,你回来还是不回来? 4.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送元二使安西》 朋友,请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5.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能够陪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在夜郎的孤寂的身影。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的水千尺深,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 7.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8.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 9.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高适《饯别王十一南游》 遥望你的船,已驶向烟水空茫的地方; 我依然不停地挥手,泪水沾湿了手巾。 10.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高适《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同是被贬的臣子,而你却走得更远。 8.离别后思念友人的诗句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重别李评事 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初秋忆金均两弟 张九龄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新安奉送 刘长卿 九重宣室召,万里建溪行。 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 用材身复起,睹圣眼犹明。 离别寒江上,潺?粲星椤?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鹊踏枝 冯延巳 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 绕砌□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 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