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桐城的诗句第一首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第二首山河壮丽,景凝芳华。 雄恢千仞,积土为龙眠之山;渺旷万顷,荡水成嬉子之湖。岳娇川媚,坤震崔嵬而耸秀;物美风醇,明月颠连而联娟。 层峰逶迤,百岭延绵。域厚势重,宛若屏峦。 天赋其秀,熔山川之形胜;地倚其丽,得自然之真趣。旅游景区繁集,名胜古迹纷呈。 重峦叠翠,龙眠秀色,映紫来桥,之风月;深壑绝涧,鲁谼胜境,笼望母岭,之云烟。小龙景区,雄伟险奇。 神工疑似,鬼斧,诧世界,之少见;人文,融入自然,惟中国,之独有。桐梓雄踞,呈绝巘峭拔之势;藻青俏立,露巉岩突兀之状。 岩如金鸡,姿势逼真,迎旭日而高啼;洞若羊角,形貌神似,送夕阳,而轻咩。佳木葱郁,展玉峡之清幽;幽邃莫测,三道崖之神奇。 崖高九丈,陡峭乎如利剑擎天;壁立千寻,峨冠者若雄狮踞地。山势峥嵘,野山和乱岩争秀;琼岭狰狞,石猴与凤凰竞幽。 投子寺金碧璀璨,佛门圣地;谷林寺古柏参天,禅学渊源。静听仙子,哦嘀嘀,暮闻禅音,呻嗡嗡。 大龙井瀑布,飘飘若雾;菜子湖风光,悠悠诗情。山花烂漫,如璎珞缀满长河;屿岛并立,疑珠矶落于九天。 孔城古镇,日新月异;双港新街,蜚声华夏。茂林修竹,黄甲山区葳蕤翠;莺飞燕舞,大沙河畔鲤鱼跃。 浮山青,枞水长,白云秀水,出枞阳;桐子青,桐子黄,桐子树下,望婆娘。听湖际天边,鸥鸣阵阵;望波谷浪尖,白帆点点。 松林似海,清风激荡于人心;美景如诗,白云传歌于庐江。晴光霭霭兮,俯朝晖而流色;雾色氲氲兮,羡峦澹而凝晖。 白兔澄水,碧波万顷而荡漾;万峰巍簇,自然屏卷而溢彩。灵风披樾,长松舒啸而茵茵;山湖相应,川流有声而淙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冬无严寒,阳光充足。 平川百里,绣埌绮错;绿野青畴,山腴原沃。物产丰富,“羽绒王国”,“桐城小花”,屡获殊荣;“龙眠翠春”,榜上有名。 日出东方,春风浩荡。风起雨落,晴后彩虹。 河清海晏,乃蕴文武之才;地灵人杰,方育智勇之士。胜地之繁荣,百年依然,盛景之美,奂古今仍同。 龙眠山之灵,造就百代俊彦;龙眠河之水,滋养一方子民。人文与地理,并进,政治共经济,同新。 改革伴开放,共吟,工商捽农贸,齐驱。崛起文都,追赶苏沪。 吐艳竞芳,七彩飘逸。鲲鹏翱翔,苍龙舒鳞。 借旅游促发展,英明之举;以文化树品牌,正确之策。发展才是,硬道理;创业方显,真英雄。 看今朝,商贸四通经济兴;展未来,文化八达遍全球。试看明日,之桐城,定当,锦绣辉煌!遐忖将来,之文都,必然,兴旺发达。 2.描写桐城的作文名字桐城——全国闻名的一个历史悠久、意蕴深长的文化古城,它有丰富智慧的“桐城文派”,它有长久的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有类似龙眠山那样雄厚挺拔的山脉,它也有类似龙眠水那样清澈宽广的湖泊,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地方的美丽与智慧,我也不得不为我的家乡桐城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而在这里,它当然也是一颗绚烂的熠熠生辉的明珠,它是悠久丰厚的桐城文化的标志,远近闻名的“桐城文派”的象征,它依然是古代的寺庙建筑的经典。它,便是文庙,位于古城桐城市中心的广场北端的一座古庙。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毁于兵乱,而并没有过多久,文庙便被整修一新,里面的布局依旧是那样的古朴、典雅,也含有几分清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开始关注它。文庙以大成段为中心,以南北的中心线为对称轴,里面的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等等,且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各种各样,各姿各态,主次的建筑,也是错落有致,似乎已经浑然一体,而且,它的门楼里的“文庙”二字是由赵朴初先生所题写。 我曾经听说过,有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文章出自桐城。我想那是当然,在这座文庙里,真的是大有文章。 这里面有孔子的生平,有“渔樵耕读”、“魏星点斗”“独占鳌头”等故事,它们都逼真传神,也生动、有趣。要论文庙,它不仅有很多难得的稀世珍宝,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但是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我最喜爱的应该还是要算数状元桥了。 只因这个桥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只有每次科举考试的状元们,才可以从这个桥的上面走过去。每次停留在桥上,看水下的鱼儿的游动,我总是有一种无法说明的意境。 每年,都有众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游客纷呈踏来,来到这里参观游览,而他们,大多数都会站在这里,缅怀各位硕儒的历史功德,求索着古桐城文化之渊源。我相信,他们都会由衷的赞叹,桐城文庙的悠久历史,以及桐城的美丽、雄伟。 它——桐城文庙,是桐城闻名遐迩的建筑,是元、明、清,祭祀孔子的礼制性的重要建筑群以及文化基地,也是桐城古文学派的一个重要象征,最重要的是,它所弘扬的,是桐城派的文化,也是悠久的桐城文化。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文化出文庙。 篇二:家乡的风景名胜说到家乡的风景名胜,那可是数不胜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佛子山。佛子山因佛子岩而着称,但我更喜欢那“耸立胜雄关,居高独自闲。 笑谈神运笔,飞洒画江山。”的笔架山。 他的雄伟和逼真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过这儿的游客都说,佛子山是上天的文房宝地,笔架山,签筒岩正是佛子山的文房二宝。 曾经有个结伴同游的叔叔对我说:“我希望将来这儿的两个笔架,一个是你的,一个是我女儿的。”这应该是叔叔美好的心愿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梦想,我更加喜欢笔架山了,它是我成绩的象征啊!笔架山坡面高达230多米,南看成崖,东看成岭,北看成列,西看成峰,高低不等,酷似文房笔架。 人们怎能不对大自然的神奇感到惊叹呢?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片中有个憨厚可爱的猪八戒,家乡的佛子山中也有。“元帅天蓬贬下凡,隐身猪首化山岩。 痴心坐等千年月,惟梦嫦娥夜信函。”这正是佛子山中的八戒岩的写照。 远远看去,它那大大的耳朵,长长的嘴巴,眯缝的双眼……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看,那憨相、那模样都像极了。那模样怎么能不让人对这八戒岩情有独钟呢?佛子山不仅有造型奇特的岩石,更是植物的宝库。 这里的珍贵名树,千年古藤随处可见。主要有南万红豆杉、政和杏、银杏,竹柏、油杉、柳杉、穗花杉、杉木、香樟、楠木、南酸枣等许多属珍稀树种;有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鹃林、零星分布的梅花、山樱花、四照花等。 其中政和杏唯独佛子山有全国仅五株,正如诗中写的“寂寞深山四百载,今朝朵朵向阳开。莫非春去无芳斗,欲与梅花比艳来。” 它和其它杏比起来更是杏中丽人,姿容更是杏中之最。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它一年四季变化多端:它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日是花期,花的颜色红艳与红色桃花相似,使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每年七月初成熟,满树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好不丰硕。 佛子山我喜欢你的风采!有多少游客被你的雄秀而倾倒?又有多少游客驻足流连忘返?你是家乡人民的骄傲!篇三:深圳的风景名胜深圳的风景名胜深圳的风景名胜有很多,比如世界之窗、野生动物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等等。今天我就给你们介绍两个。 深圳的世界之窗位于深圳湾畔的华侨城内,占地48万平方米。它以弘扬世界文化为宗旨,把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民间歌舞表汇集一园,以“您给我一天,我给您一个美妙的世界”为召号,营造一个精彩美妙的时间。 世界之窗景区按五大洲划分,与世界广场、世界雕塑园、国际街、侏罗纪天地共同的构成千姿百态的、美妙绝伦的世界。118个景点按不同比例自由防件,精巧别致,惟妙惟肖,令游客叹为观止。 如果说世界之窗的一个个景点是一首首凝固的交响诗,那么异彩纷呈的民俗表演则是一幅幅活动的风景画。每个华灯上,在世界广场上大演的大型歌舞和狂欢巡游,画是把世界之窗的主题—“世界与您共。 3.关于礼让的诗词千里来数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代诗人张英《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朝名臣)也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俗语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建墙也有理有据,叶家一个穷秀才的意见不值得答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秀才是个倔脾气,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秀才自己能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 一个穷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才担心,怕他吃亏,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就是不听,坚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一看事情闹大了,就连忙写了封信,把这事禀告了北京的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没有多话,只有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来到叶家,告诉叶秀才,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叶秀才以为是戏弄他,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管家就把张英这首诗给叶秀才看。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连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张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张家就动手拆墙,后退了三尺。叶秀才见了心中也很激动,就把自家的墙拆了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据说,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下来。 张英、张廷玉父子,一般称之谓“大小张相”。对张廷玉我了解较多,对张英只知其大概,知之甚少。南方归来,查看了资料得悉,张英安徽桐城人。康熙初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为官勤细谨慎,深得康熙信任。康熙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他的家教是“务本力田,随分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