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冰”的诗句古诗1、《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宋代:苏轼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3、《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4、《临江仙·寒柳》清代: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5、《早春》唐代:白居易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二、稚子弄冰诗句中脱晓冰中晓的意思1、晓:天明。 2、《稚子弄冰》全诗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注释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4、赏析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5、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三、稚子弄冰诗句中脱晓冰中晓的意思1、晓:天明。 2、《稚子弄冰》全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注释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4、赏析《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5、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 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 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四、有关冰的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 涧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琴清月当户。 人寂风入室。 长啸无一言。 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 壶中见底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赛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五、关于冰的诗句古诗林逋 冰清霜洁。 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爇。 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陈寡言 【山居】 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何须问今古,便是上皇人 麹信陵 【过真律师旧院】 寂然秋院闭秋光,过客闲来礼影堂。 坚冰销尽还成水,本自无形何足伤。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六、关于冰的诗句古诗1、雅合霜容洁,非同雪体轻。空怜一掬水,珍重此时情。——《荐冰》作者: 鲍溶 2、冰缩寒流,川凝冻霭,前回鹭渚冬晚。燕阁红炉,驼峰翠釜,曾忆花柔酒软。——《氐州第一》 作者:刘天游 3、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塞上》作者:杜荀鹤 4、堆琼滴露冰壶莹。楼外天如镜。水晶双枕衬云鬟。卧看千山明月、听潺湲。——《虞美人》作者:蔡伸 5、风解池冰蝉翅薄。庭树枝枯笼翠萼。背寒迎暖起犹慵,闲卷珠帘凭画阁。——《玉楼春》作者:杜安世 6、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忆梅》作者:段克己 7、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赋得月照冰池》 作者:李商隐 8、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趁取晚凉幽会,近翠阴浓处。——《好事近》作者:程垓 9、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古意》作者:常建 10、凉生冰簟怯衣单。明月楼高空画栏。满院啼螀人未眠。掩重关。乌鹊南飞风露寒。——《忆王孙》作者:蔡伸 七、关于冰凌的诗词1、《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2、《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宋代:晏殊 原文: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译文: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3、《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南北朝:佚名 原文: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译文:深潭里的水结了三尺厚的冰,洁白的雪覆盖了千里大地。尽管如此寒冷,我的心仍然像松柏一样坚贞不变,你的心又像什么呢? 4、《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宋代:苏轼 原文: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 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译文:冬天夜里很寒冷,寒冰把井都封住了。明亮的月光穿过华丽的房间照进帐子里,青色的灯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映照着悲啼的侍女。灯芯快烧完了,胭脂粉和着泪水一滴滴地流下了。 5、《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宋代:欧阳修 原文: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译文: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八、含有“晓寒”的诗句有哪些1、晓寒池面绿萍生 明 程嘉燧 《纟互云诗八首次韵》 2、宫扇云移护晓寒 明 程敏政 《迎驾次亨父韵》 3、勒花不住晓寒轻 明 楚石梵琦 《群公子(乐府)》 4、明光漏尽晓寒催 明 高棅 《拟奉和早朝大明宫之作》 5、睡足帘前怯晓寒 明 高启 《西斋庭前海棠》 6、火城如昼晓寒销 明 高启 《早至阙下候朝》 7、妆阁晓寒愁独倚 明 瞿佑 《美人画眉歌》 8、琼楼高处晓寒多 明 李东阳 《斋和居世赏编修韵》 9、雾合长林生晓寒 明 李延兴 《题画》 10、疏星寥落晓寒凄 明 林环 《卢沟晓日》 11、翠笼双袖晓寒尖 明 马治 《追和柯丹丘所藏坡翁诗帖五首(洪武辛酉九月》 12、帘外东风扇晓寒 明 童轩 《和刘工部钦谟无题韵(四首)》 13、向晓寒云迸雨声 明 王守仁 《二日雨》 14、愁客思归坐晓寒 唐 李白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15、霓旌度晓寒 唐 刘宪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16、城阙沈沈向晓寒 唐 张籍 《寒食内宴二首》 17、暗觅金钗动晓寒 唐 元稹 《襄阳为卢窦纪事》 18、千家襟袖晓寒生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