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虞城的诗句

1.求 描写商丘的古诗句,或者商丘名人的诗句

木 兰 庙

杜 牧

原 诗 译 文

弯弓征战作男儿, 虽然是女扮男装拉弓杀敌征战沙场,

梦里曾经与画眉。 睡梦里青春年少原本应该涂脂描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有几次手持酒杯想回家看望父老乡亲,

拂云堆上祝明妃。 转念为拂云堆上贺明妃为国建立功勋。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85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诗长於近体,七绝清新俊迈,尤为后人所推崇。文章奇警纵横,皆有为而发。为有别於杜甫,人称小杜。

【注释】

木兰庙:即木兰祠,在虞城县营廓镇北大周庄村前。

画 眉:用黛色描饰眉毛。

把 酒:手持酒盅。

拂云堆:唐明朔方军北接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地址在今内蒙古吴元县。

明 妃:即王昭君。晋人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南有昭君墓,世称青冢。

对 雪 忆 虞 城 宰

李 白

原 诗 译 文

昨夜梁园雪, 昨天夜里梁园下了一场大雪,

弟寒兄不知。 弟弟受冻啊哥哥你尚且不知。

庭前看玉树, 庭院里看着白雪覆盖的大树,

肠断忆连枝。 肝肠寸断啊,思念着虞城县衙里的亲人。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唐朝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碎叶(今前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一生长期在各地漫游。这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在其堂兄李锡任虞城县令的唐天宝年间曾客居梁园十年之久。

【注释】

玉树:白雪覆盖之树。

连枝:枝叶相连,同出一本。常用以喻兄弟关系。

唐玄宗赦虞城令长新戒

原 诗 译 文

我求令长,保刈下人。 我要求做地方官的关心下民,

人之不安,必有所因。 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必有原因。

侵渔浸广,赋役不均。 侵夺财物屡有发生税役不均,

使之离散,莫保其身。 致使百姓四处离散难保自身。

征兹善理,寄而良臣。 征兆治理社会人才寄望良臣,

与之革故,政在维新。 与民一起改革陋习政治维新。

讽风变俗,背伪存真。 破除旧的风俗,坚持去伪存真。

教先于富,惠恤于贫。 教化施予富人,恩惠周济贫民。

无大无小,以躬以亲。 无论大事小事,事必躬亲。

青旌劝农,其惟在勤。 手举青雀旗子,劝农勤谨。

墨绶令行,孰不攸遵。 县官一声令下,百姓都会遵循。

曷云效之,我泽如春。 如能照此办理,我将恩泽如春。

【题解】

唐玄宗(685—762)即李隆基,一称唐明皇,唐代皇帝,公元712—756年在位。天宝四载即公元745年李锡调任虞城县令时,唐玄宗写了这篇赦文赐他。赦文短短十二句,九十六个字,怎样当个好县令,讲得清楚明白。

【注释】

保刈:抚育。

人 :民,避唐太宗李世民讳。

侵渔浸广:侵渔,侵夺财物;浸广,愈益普遍。指社会混乱。

青旌:青雀旌,绘有青雀图案的旗子。

墨绶:系在县印上的黑色丝带,代指县官。

2.历史上描写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尤其是唐宋时期

历史上商丘有多个名称,宋国、睢阳、宋州、宋城、梁园以及宋朝时期的南京等等,都是指如今商丘。

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有: 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唐李白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译文: 昨夜我们一起在梁园(今河南商丘)里游玩,小弟我很寒冷,老兄你却不知道独自来到庭院里,看那雪中玉树,真为那连理树枝而伤心断肠。 2、《守睢阳作》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译文: 与叛军的交战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现在,战斗十分艰苦,四顾无援,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已成为一作空城,日渐艰危。

叛军重重围困睢阳的态势,就像月亮周围的晕圈一样,围了一层又一层,守军则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布成像鱼丽那样的阵法,抵御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守城军民同仇敌忾,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指挥官站在城头亲冒矢石,不时地挥动旗帜指挥军民作战。

受伤的将士包扎好伤口,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守城官兵浴血奋战,愈战愈勇。 将领忠心报国,又能取信于士兵,应该是不可战胜的,坚贞不屈与敌战斗到底的意志决不会改变。

我和将士们苦战守城,战况危急,却无人上报天子,虽有破敌的谋略,却无法得以实现。 3、《梁园吟》唐李白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译文: 我离开了京城,从黄河上乘船而下,船上挂起了风帆,大河中波涛汹涌,状如山脉起伏。航程长,水遥阔,饱尝远游之辛苦,才终于到达宋州的平台,这是古梁园的遗迹。

在平台作客依然愁思不断,对酒高歌,即兴来一首《梁园歌》。 又感阮籍《咏怀》“徘徊蓬池上”之诗,念及“泽水扬洪波”之句。

深感长安与梁园隔着千山万水,道路迢迢,想再重返西京希望已经不大了。人生要看得开,岂可自寻烦恼?不如登高楼边赏风景边饮美酒。

4、《遣怀》唐杜甫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译文: 昔日我游历在宋中(今河南商丘市南)一带,汉朝梁孝王自梁徙都在这里。当今的宋中仅次于唐代著名的商业交通发达的城市陈留,而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则和贝州、魏州相等。

一个城邑中就有就万户人家,大街两旁的高楼大厦互相辉映。船和车马占据大半的天下,主人和客人都十分欢乐。

5、《过宋州》唐李端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译文: 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限于叛军之手时,与外界断绝了关系,救兵一直没有到来。遭逢乱世,忠臣惨遭屠戮;虽然现在叛乱已定,但仍然让英明的皇上为之感到悲哀。

时值初春,荒芜的郊外,杂草遍地;残垣废垒纵横,到处野花盛开。我为将军之事痛哭流涕,可是往事悠悠,如水东流,永不回转,哭又有什么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丘。

3.写出描写小草的诗句

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

4.搜集关于描写战场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李白写的四句描写冬的诗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

肠断忆连枝。虞城:唐时宋州睢阳郡有虞城县。

今河南省虞城县梁园:在河南开封,一名梁苑,汉代梁孝王的游赏之地。玉树:雪中树。

连枝:古诗:“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下雪了写给在虞城县当县长的同族兄弟的诗昨天夜里汴州梁苑下了雪,我在这觉得很冷,兄弟你却不知道啊。来到庭院里,看见晶莹的树枝,便让我想起我们的兄弟情谊来,好不伤心。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在44岁到55岁这个阶段,以东鲁和梁园为中心进行漫游时的作品。

6.描写老师的诗句有那些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