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关于西溪的诗歌皎然 西溪独泛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李商隐 西溪 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 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 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 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 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 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 李商隐 夜出西溪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 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2.关于西溪湿地的诗有哪些1,《梅竹山庄图》作者;题辞, 原文;一日便教成两日,弹琴长啸复何如。林泉小占清虚境,容膝茆堂好读书。万卷为巢系静思,此中佳趣有谁知。疏筠弄影梅舒白,正是春风独坐时。 2,《西溪秋雪庵联句诗》作者;康有为, 原文;芦花瑟瑟满洲白,花飞欲吞云梦泽。出湖山外得清游,秋老西溪天水色。扁舟有约南海座,叨陪杖履赏秋雪。渺渺凉风起天末,遥望一片雪花出。一杯在手兴欲狂,老尽尽古天涯客。酒酣扶醉登高楼,似飘柳絮入茵席。白头老人岸巾帻,坐对此花长太息。廿年梦忆陶然亭,风景凄凉似京国。追思旧梦芦中人,风波几变天地裂。休论往事作天游,斜照晚波归桨拍。 3,《西溪秋雪庵 》作者;陆曾蕃, 原文;问讯到西溪,纷纷雪卷堤。秋风征雁落,晴日野鸥迷。不假梁园赋,休将柳絮题。渔舟向晚泊,隔岸荻花齐。 4,《西溪棹歌》作者;丁立中, 原文;凤舞龙飞势渐平,分金岭下听溪声。敬亭外志行行在,水抱山环两界明。 5,《忆钱塘江 》作者;李觏, 原文;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3.有关西溪湿地的诗词,请附上诗名、诗人名字、朝代桃源忆故人 西溪感怀 西溪湿地水涟涟, 几转曲桥忽现。 斜倚红梅相伴, 含笑疏枝展。 雪打梨花飘柔肩, 傲霜竹影喜春寒。 千古芳名幽远, 怜我君风腆。 2月11日 晨起冒雪到机场,到杭州萧山机场,细雨朦朦,冒雨到西溪湿地。匆匆穿过杭州,晚七点复回萧山机场,因为身份证错误,居然不能登机,改签后,才于半夜到首都机场,时大雪纷飞,回到九台庄园,竹声瑟瑟中,已是凌晨两点了,诗以寄之。 “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 厉鹗诗云:“一曲溪流一曲烟” 明人施万于月夜泛舟西溪,有诗写道:“白露带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风,高歌云汉里。” 王稚登《西溪寄彭钦之书》: 留武林十日许,未尝一至湖上,然遂穷西溪之胜。舟车程并十八里,皆行山云竹霭中,衣袂尽绿。桂树大者,两人围之不尽。树下花覆地如黄金,山中人缚帚扫花售市上,每担仅当脱粟之半耳。往岁行山**上,大叹其佳,此行似胜。 李流芳《题西溪画》: 壬子正月晦日,同仲锡、子与自云栖翻白沙岭至西溪。夹路修篁,行两山间,凡十里,至永兴寺。永兴山下夷旷,平畴远村,幽泉老树,点缀各各成致。自永兴 至岳庙又十里,梅花绵亘村落,弥望如雪,一似余家西碛山中。是日,饭永兴,登楼啸咏。夜还湖上小筑,同孟阳、印持、子将痛饮。翼日出册子画此。癸丑十月乌 镇舟中题。 杨蟠《西溪》诗: 为爱西溪好,长忧溪水穷。山源春更落,散入野田中。 王思任《西溪》诗: 一岭透天目,千溪叫雨头。石云开绣壁,山骨洗寒流。 鸟道苔衣滑,人家竹语幽。此行不作路,半武百年游。 张岱《秋雪庵诗》: 古宕西溪天下闻,辋川诗是记游文。 庵前老荻飞秋雪,林外奇峰耸夏云。 怪石棱层皆露骨,古梅结屈止留筋。 溪山步步堪盘礴,植杖听泉到夕曛。 参见百度百科 4.关于西溪湿地的诗有哪些1,《梅竹山庄图》作者;题辞, 原文;一日便教成两日,弹琴长啸复何如。 林泉小占清虚境,容膝茆堂好读书。万卷为巢系静思,此中佳趣有谁知。 疏筠弄影梅舒白,正是春风独坐时。 2,《西溪秋雪庵联句诗》作者;康有为, 原文;芦花瑟瑟满洲白,花飞欲吞云梦泽。 出湖山外得清游,秋老西溪天水色。扁舟有约南海座,叨陪杖履赏秋雪。 渺渺凉风起天末,遥望一片雪花出。一杯在手兴欲狂,老尽尽古天涯客。 酒酣扶醉登高楼,似飘柳絮入茵席。白头老人岸巾帻,坐对此花长太息。 廿年梦忆陶然亭,风景凄凉似京国。追思旧梦芦中人,风波几变天地裂。 休论往事作天游,斜照晚波归桨拍。 3,《西溪秋雪庵 》作者;陆曾蕃, 原文;问讯到西溪,纷纷雪卷堤。 秋风征雁落,晴日野鸥迷。不假梁园赋,休将柳絮题。 渔舟向晚泊,隔岸荻花齐。 4,《西溪棹歌》作者;丁立中, 原文;凤舞龙飞势渐平,分金岭下听溪声。 敬亭外志行行在,水抱山环两界明。 5,《忆钱塘江 》作者;李觏, 原文;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 5.求杭州西溪、钱塘江诗词忆钱塘江 作者:【李觏】年代:【宋】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杭州观潮 唐·姚合 楼有樟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沉。 鸟惧多遥村,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钱塘江潮 唐·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复向平流。 狂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似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向阳候。 樟亭观潮 唐·宋昱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激流高失岸,吹唠上侵空。翕辟乾刊异,盈虚日月同。 艅艎从陆起,洲浦隔阡通。跳沫喷岩翠,翻波带景红。 怒湍初抵北,却浪复归东。寂听堪增勇,晴看自发蒙。 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工。来信应无己,申威亦匪穷。 冲腾如决胜,回合似相攻。委质任平视,谁能测始终。 钱江借取筑钱城 五代·钱缪 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 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 为报龙王及水府,钱江借取筑钱城。 观潮 宋·齐唐 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员峤六螯移。 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和运使舍人观潮 宋·范仲淹 何处潮偏盛,钱塘无与俦。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腾凌大鲲化,浩荡六螯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中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涌若跤龙斗,奔如雪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浙江亭 宋·米芾 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伟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 6.关于杭州西湖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 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白居易《春题湖上》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 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 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一春不识西湖面。 —— 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 白居易《杭州回舫》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 赵孟頫《岳鄂王墓》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 刘因《观梅有感》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 白居易《西湖留别》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 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 苏轼《卜算子·感旧》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 罗隐《题磻溪垂钓图》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 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西湖雨后,绿波两岸平拍。 —— 程必《念奴娇(忆先庐春山之胜)》西湖依旧流。 —— 佚名《长相思·去年秋》西湖岂忆相思苦。 ——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 周德清《【中吕】满庭芳_看岳王传披》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 —— 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 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