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清照描写美女的诗句是

1.李清照少女期诗词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1.《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2.《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意:两首都是《如梦令》,名字相同。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回答完毕。

2.下面李清照的哪首词写的是少女情怀

少女情怀是《点绛唇•激罢秋千》。

原词为:“蹴罢秋千,起来佣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上阕写荡完秋千的情景,妙在静中见动;下阕写少女乍见客来的情态。她荡完 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姹,来 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袜划”,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 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 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 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 嗅”,精准地刻画出小女儿情态。 【答案】点绛唇•蹴罢秋千》。

3.描写李清照容貌美丽的句子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

笑得顾盼生姿,“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长什么模样?丁启阵 李清照(1084——1156)那会儿,照相技术还没有发明出来,李清照不可能留下一堆老照片,供我们仔细打量、端详;词人生前虽然曾经请人画像,但画的只是头部小像,最多是上半身像,并非全身像,因为原本已经不在,画中人衣服发式又不类宋人,流传下来的李清照三十一岁时的小照(有丈夫赵明诚的题词),真伪也大成问题。因此,李清照长什么模样,谁也无法确凿言之。

当今世上所能看到的李清照画像、塑像,大致都是画家、雕塑家想象出来的东西。画家、雕塑家,通常对李清照其人、其诗词文章的了解相当有限,因而他们想象出来的李清照,通常是不太靠得住的。

元人绘李清照《荼蘼春去》小影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李清照到底长什么模样,每个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想象。李清照的读者何止千万,李清照的模样自然亦不止千万。

下边用文字描述的,不过是我想象中的李清照——如果说我想象中的李清照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我在形成李清照形象的时候,做了一些近似学术考证的工作。 我敢肯定,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的女词人李清照,不是最美的,“四大美女”名额都已经被人占了,她们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

当然也不是最丑的,丑陋的典型也早已经有了人选,她们是无盐、嫫母、母夜叉。 据说,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李清照都是一个美丽的女子。

我也是这样想的。 据说,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李清照都是偏于清瘦体型的。

我也基本上是这样想的,但是,略有不同,也还有一些补充。 年轻时的李清照应该是较为清瘦体型的,我的根据是她的词句。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

这首词大约写于她结婚之前,也就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少女李清照用“露浓花瘦”四个字,形容刚刚荡完秋千的自己“薄汗沾衣透”的身体。

李清照的词中,“瘦”字不老少。《如梦令》“应是绿肥红瘦”(宋汤灰《八声甘州》“柳腴花瘦”);《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但是,这些“瘦”字基本上都不能用来证明李清照是瘦女子,因为,这些个“瘦”字,都是“枯萎”的意思。只有《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像是在直接说身材。

婚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李清照显然也并未发福变胖。居住青州不久,李清照二十四五岁的时候,所作的《南歌子》词云“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能够穿着结婚前的衣服,当然可以说明,婚后的六七年里,李清照的身材没有大的变化——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二十一岁的赵明诚。 赵明诚在李清照三十一岁的画像上的题词是“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云云,用“清丽”、“端庄”形容李清照其词其品(大约兼及其人其貌)。

可以推测,李清照虽然仍然不胖,但是应该也不是骨感美人。骨感美人很难用“端庄”二字去形容。

今天能够看到的元人绘画的李清照《荼蘼春去》小影——可能是根据李清照生前小照描摹的,李清照的面部颇有些丰腴的意思,决不是“人比黄花瘦”的模样。当然也有这样的可能,那个时候跟唐代差不多,还是以胖为美的,画家作了一点美化——胖化——处理。

不过,《瑞鹧鸪》中的“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两句,很像是晚年之作,可能是借银杏兼指自己形象。如果真是这样,“未肯枯”三个字就足以表明,中年以后的李清照其实并不瘦。

有那么多愁绪,那么多眼泪,经常失眠,饮食上又“去重肉”(不同时吃多种肉,见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所喜爱的女词人身材是苗条的。 具体如何苗条法,我想可以借用一首存疑词的语句来描写:“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浪淘沙》)。

就是说,年轻时代的李清照属于小巧玲珑型的女子。小巧玲珑,加之俏皮活泼,少女、少妇时代的李清照一定是十分可爱、光彩照人的。

请看她的两个生活片断:少女时代,李清照是爱笑的,笑得顾盼生姿,“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浣溪沙》)。初见未婚夫赵明诚,李清照是“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少妇时代,大约是新婚不久,李清照曾经“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能够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美好的诗词作品的李清照,应该是、当然是、只能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可是,生命的规律——生老病死——谁也不可抗拒,活了七十三岁的李清照自然也有年老色衰的时候。

但是,对我们而言,只要记住青春盛年的李清照的模样就足够了。

4.描写美女的诗句有哪些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经典) 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5.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6.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7.唐寅 妒花歌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雨;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装。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8.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9.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 10.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 11.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唐 杜甫《丽人行》 12.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13.《善哉行》魏晋. 曹丕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14.《美女篇》唐. 王琚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

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

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

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

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15.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6.《美女篇》唐. 王琚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

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

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

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

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5.写美女的诗句有哪些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 李白《怨情》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李白《长相思·其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西宫秋怨》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 李白《采莲曲》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 刘彻《秋风辞》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 刘禹锡《杨柳枝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