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珍惜时间的古诗词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6.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9.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2.形容珍惜时间诗句三春花事好, 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 人生容易老。 ——《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尡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 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去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功立业在今日,莫待明天朝悔今朝。 ——《昨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 ——颜真卿《劝学》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花落空摘枝。 ——杜秋娘《金缕衣》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关汉卿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 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屈复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惜时》 3.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大全1.《蒹葭》 唐代: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译文 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 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 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 即使衰败后花叶摇落,还担心岁月虚度。 2.《短歌行》 唐代: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译文 白天何其太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 就连以长寿著名的仙女麻姑,头发也白了一半了。 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了。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 用北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出发。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3.《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宋代:苏轼 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译文 伽花颜色绚丽甚是罕见,不由得让人爱上这初春时节。所以特作词两首,寄给袁公济 虽已是两鬓斑白心中却是未曾服老,仍像是最青春年少的少年,美酒未醉已经羞愧的红了脸。不要在年老的时候才感叹时光流逝,且把张丈殷兄叫上一起同行游玩观赏。看到有人归去就想到了你。 4.《题竹林寺》 唐代: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译文 岁月蹉跎于人间,但烟霞美景却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因为爱这番烟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来欣赏这美景了。 5.《题禅院》 唐代: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译文 整条酒船给喝个精光,十年的青春岁月,总算没有虚度。今日,我两鬓银丝,躺在寺院的禅床上,风吹落花,茶烟在风中轻轻飘飏。 4.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有什么有关时间的诗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2)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杂诗》 (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5)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清)王九龄《题旅店》 (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无名氏《金缕衣》 (7)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一剪梅》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和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9)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唐)杜牧《送隐者一绝》 (1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形容“珍惜时间”的诗句有哪些1. 三春花事好, 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 人生容易老。(《惜时》)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陶渊明) 3.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魏·曹植) 4.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6.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关汉卿 ) 7.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尡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 8.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 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去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功立业在今日,莫待明天朝悔今朝。 (《昨日诗》 ) 9.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诗》 ) 10.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11.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 (颜真卿《劝学》 ) 1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 13.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4.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花落空摘枝。(杜秋娘《金缕衣》 15.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 16.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 17.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陆机《短歌行》) 18. 三春花事好, 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 人生容易老。:孟春、仲春、季春这三个春月的花儿开得正茂盛,少年们求学、读书应该要趁早。但是花开必定有花谢的时候,就像人生很容易变得年老一样。 19.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 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年纪正青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 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的。 20.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一阵阵风好像把太阳飘走了,光阴随着夕阳西下而流逝。 21.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2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23.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花朵尚有重开的时候,人却没有第二个年少。 24.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时间才是世上最公平的,才是公道的真谛。不管官居何位,功高何许。人人都逃不过时间留下的满头白发。 25.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世界上什么东西催促年光,使人变老?看来一半是鸡声,一半是马蹄声。 26.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人的生命能有多久?不过像早晨的霜露一样。逝去的时光不会再来,花儿开败了,一年内就不再重新开放。 6.关于学习珍惜时间的古诗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花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思乡古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 李白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早 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夏天的诗: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秋天的诗: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7.关于珍惜时间的完整古诗咏月 无名氏 昨夜圆非今夜圆, 一年十二度圆月, 能得几多时少年 却疑圆处减婵娟。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须惜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花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8.珍惜时间的古诗1、节约时间的古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2、原文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注释 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岳飞 《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又,明·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4、简析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