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春暖花开又一春的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1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窗含西岭千秋雪, 绿蓑衣。 6 《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 。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万条垂下绿丝绦。 晓看红湿处 , 可爱深红爱浅红,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不知细叶谁裁出。 野径云俱黑 , 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月春风似剪刀。 7 《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 春光懒困倚微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 花重锦官城 , 惟见长江天际流。 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 西出阳关无故人。青箬笠。 孤帆远影碧空尽。 4 《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 桃花一簇开无主, 斜风细雨不须归, 润物细无声 , 江船火独明。 2.'柳暗花明又一春'是那首诗的《游山西村》赏析陆游【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 南宋大诗人。绍兴(高宗赵构年号)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打击,被除名。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曹任镇江、隆兴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创作数量最丰富的一个,今存尊9000余首。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一直脍炙人口,文章也很出名。作品辑在《陆游集》中。 【解题】据《宋诗鉴赏辞典》介绍,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以“鼓唱是非”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对官场的腐败愤恨之余,对家乡的山光水色及民间的纯朴生活产生了无限欣慰的情绪。 但是,由于诗人报国之志未泯,虽闲居游赏,徜徉于山向小路上.仍不时流露出欲罢不能的抗敌复国之矢志。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说:“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 此诗“颔联”已成为熟语词。【注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否定副词,不,不要。笑:讥笑,讪笑。 腊:本指年终祭祀,也用于指夏历十二月,腊月或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称“腊肉”,腊月前后酿造的酒称“腊酒”。浑:浑浊不清。 丰年。丰收的年成。 留客:容留客人吃饭住宿。足鸡豚:能使鸡猪等荤菜丰足。 能愿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田家的酒菜虽不似都市酒楼的花哨,但货真价实,原汁原味,无哗众取宠之心,有真情待客之诚,充溢着田园风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水峦重叠,流水往复,连绵不断。 重:重(ch6ng)叠;复:往复。疑无路:怀疑没有去路,怀疑走到尽头。 柳暗花明:柳荫暗处,鲜花明丽。又: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转折,义为“却”、“却又”等。 一村:诗中意思是“有一村”、“看到一个村庄”,名词短语用在副词“又”后活用。○紧承首联。 在农家鸡香的诱引下,诗人寻胜探幽,聊以舒其忧心,但是山重水复,几疑走到了尽头,不意柳暗花明之处豁然开朗,村舍俨然,如武陵人之误入桃花源,读者亦为之一喜,不虚此行矣!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由于有箫鼓伴随着山民的生活,可知春社的喜庆之日已临近了,此地人们的衣冠穿著仍十分古朴简单,保留下古时遗风。 箫鼓:箫与鼓,泛指各种民间乐器。追随:伴随人的生活。 春社:春季社日活动。衣冠:衣服头饰帽子等,代指衣著打扮。 ○诗人此时已完全融合在古老的民风民俗之中。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若:连词,表示假设,义为“如果”、“假若”。许:许可,容许。 闲乘月:清闲无事趁月色出游,因月色朦胧,迷离惝恍之境极富美感,为古人所喜欢,李白有“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诗句。拄杖:持杖漫游。 无时:不拘时间,乘兴而发。夜扣门:夜晚随遇而安,扣门借宿。 ○诗人此时勃然泛起隐逸之情,若有林泉之思;但“若许”二字又不免有社会风云愁思恨缕的牵绊,欲罢不能。【译文】不要讪笑农人自酿的腊酒浑浊味薄,丰收的年景(山民)待客有充足的鸡豚佳肴供人享用。 山岭重迭,水流宛转依人,似乎让人怀疑前无路径,柳荫丛中簇簇花放,村舍蓦然映入眼中。乐声伴随着人们方知春社节日将至,村民衣饰简朴犹有古老民风。 从今若能容许我清闲无事,乘月漫游;我会杖藜而行,不分时间深夜扣门请宿,乘兴而行。【简析】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 全诗四联,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写游前的精神准备,即孟浩然《过故人庄》所写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之意。孟诗平铺直叙,只说老朋友备有酒菜请他去。 而陆诗则不仅写了农民朋友的相约,还刻画了主人款留的盛情。农家迎宾,备有腊酒,酒昧虽不及清酒醇美,但待客的情谊却是极其真诚的。 菜肴是鸡和豚,虽不是山珍海味,但都是自家生产,加上年成好,可以让客人尽情享用。前一句的“莫笑”,后一句的“足”字,都很有表现力:既像模拟主人的口吻,又像是诗人在赞叹,曲曲传出了山西村农民的淳朴和好客。 经这么一渲染,山西村真让人神驰心往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次联写山行情景。山**上,山光水色令人应接不暇。 重重山遮,道道水绕,诗人几乎疑心无路可走了。但几经探寻,前面柳暗花明,一个村落宛然在目,山西村便到了。 前一句中的“疑”字用得传神:“疑无路”不是真的无路可走,而仅仅是路难寻难辨,这是人们走生疏山路常有的体验。后一句中的“又”字也很传神:“又一村”不是说一个接着一个村,而是经过探寻忽然发现有那么一个村在那里,表现了绝处逢生的喜悦。 人们读这两旬都会感到,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