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孟浩然描写故乡的诗句

1.描写故乡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2.描写思念故乡的诗句

描写思念故乡的诗句2007年01月26日 星期五 21:04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2008年09月19日 星期五 14:33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描写家乡的诗句

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

家是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

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缕缕愁思。

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半歌声。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似箭归心。

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描写故乡的古诗

灵泉寺阁中 明 上庄 王国光 酷暑潜消七月风,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茶楼乃卧午窗红, 开轩满放青山入, 乱舞松阳枕簟中。 看 梅 清 下庄 李 毅 袜溅青泥树拂冠, 傍溪穿竹尽情看, 清游一日三生福, 便觉狂奴胜宰官。

偶成六言一首 清 下庄 杨伯朋 昨夜一犁春雨, 今朝满郭晴霞, 布谷声中杨柳, 溪桥影里桃花。 二月二喂老鸦 清 北音 延君寿 一带砖墙数十家, 春寒老树尚无花, 儿童分得今朝饭, 拍手齐来喂老鸦。

5.描写故乡的诗词和译文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渡桑乾 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滞雨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竹枝 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题大庚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旅寓安南 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自河南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晓发 贺知章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晚入汴水 崔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6.请问有哪些描写思念故乡的古诗,还有这些古诗的意思

《静夜思》、《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 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

“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

“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在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维系着他的感情。

“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三、四句转折活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 “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非常自然的问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 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

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

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七绝:“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以看作第一首七绝的续篇,抒发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也写得清新自然,但与第一首相比,就显太平直,太显露了。

从这同一作者写同一题材的两首诗中,我们能悟出“诗贵含蓄”的道理。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

疑:怀疑,以为。 3。

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

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

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

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

7.描写故乡的诗词

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故乡的云 费翔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别在四处漂泊

踏着沉重的脚步

归乡路是那么漫长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我已厌倦漂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

那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伤

我曾经豪情万丈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

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为我抚平创伤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