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游记中出现的诗句《西游记》里,说到唐僧和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在平顶山莲花洞消灭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然后师徒们继续赶路,又遇上一座巍峨险峻的大山。一面赶路,一面观景,不觉天色已晚。 故事发展到这里,小说中写道: ……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观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2.赞美“馄饨”的诗句有哪些1、《谢蕴文荠菜馄饨》宋·晁说之 无奈国风怨,荠荼论苦甘。王孙旧肥羜,汤饼亦多惭。 2、《次韵前人食素馄饨》宋·陈著 庖手馄饨匪一朝,馔素多品此为高。薄施豆腻佐皮软,省著椒香防乳消。 3、《荠馄饨》宋·洪咨夔 嫩斸苔边绿,甘包雪裹春。萧家汤是祖,束叟饼为邻。混沌函三极,冲和。 4、《江邻几邀食馄饨学书谩成》宋·梅尧臣 老肌瘦腹喜食热,况乃十月霜侵肤。与君共贫君饷我,吹虀不学屈大夫。 5、《馄饨》宋·释道济 包罗万象,性气粗豪。清净为根,礼恭叉手。通身上缝隙无余,镬汤里倒。 馄饨在南北方都有,只是做法不同,北方馄饨的做法就是各式各样,主要是像水饺一样,由于馅的不同而不同,像鲜肉馄饨、干贝馄饨、鸡柳蘑菇馄饨、蛋黄馄饨、韭菜馄饨等等。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内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3.赞美“馄饨”的诗句有哪些1、《谢蕴文荠菜馄饨》宋·晁说之 无奈国风怨,荠荼论苦甘。 王孙旧肥羜,汤饼亦多惭。 2、《次韵前人食素馄饨》宋·陈著 庖手馄饨匪一朝,馔素多品此为高。薄施豆腻佐皮软,省著椒香防乳消。 3、《荠馄饨》宋·洪咨夔 嫩斸苔边绿,甘包雪裹春。 萧家汤是祖,束叟饼为邻。混沌函三极,冲和。 4、《江邻几邀食馄饨学书谩成》宋·梅尧臣 老肌瘦腹喜食热,况乃十月霜侵肤。与君共贫君饷我,吹虀不学屈大夫。 5、《馄饨》宋·释道济 包罗万象,性气粗豪。 清净为根,礼恭叉手。通身上缝隙无余,镬汤里倒。 馄饨在南北方都有,只是做法不同,北方馄饨的做法就是各式各样,主要是像水饺一样,由于馅的不同而不同,像鲜肉馄饨、干贝馄饨、鸡柳蘑菇馄饨、蛋黄馄饨、韭菜馄饨等等。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内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 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4.关于西游记诗句西游记扇面诗一组 火眼金睛识善恶,却有紧箍受折磨。 虽有上天入地能,无奈唐僧做婆婆。 悟空恃能闹天庭,玉帝无奈封大圣。 谁知蟠桃会无缘,不如猴王水帘洞。 一根金箍愁鬼神,金规玉律不束身。 众神之中能齐列,玉帝面前称老孙。 本是白骨骷髅堆,摇身一变柳叶眉。 八戒无能迷心窍,还亏悟空辨真伪。 木筏飘流战邪风,学得钻天入地能。 若非七周火熬煎,哪得火眼和金睛? 5.西游记中的诗句西游记修真诗文全辑录 1、(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2、(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菩提祖师言) 3、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 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4、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 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5、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3-5出自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6、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防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暨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沓。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7、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 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古来阴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8、第十一回唐太宗御制榜文 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 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9、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 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 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10、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孙悟空自报家身(部分) 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 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 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 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 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 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 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 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下略) 11、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猪八戒自述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下略) 12、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 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 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 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 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13、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沙僧自述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 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 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 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 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 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下略) 14、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 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15、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西江月》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 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 好将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