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意大利威尼斯的著名诗句

1.关于威尼斯的诗句有哪些

1、很多很多年之后,

当我变得很老很老,

说不动话,

也走不动路的时候,

我会让我的儿孙们把我送回威尼斯,

在圣马可广场的某个角落里摆一把摇摇椅,

身边是温暖而水一样透明的阳光,

头顶上空有淡彩色羽毛的鸽群飞过。

我微笑,

我沉睡。

在我永不醒来的梦境中,

我会回到那些辉煌的年代,

看到那些金子一般的人群。

先是提香、贝利尼和乔尔乔涅,

接着是维瓦尔第和瓦格纳,

拜伦、狄更斯、海明威,

还有透纳和罗斯金。

他们像我一样,

只是威尼斯的路人。

来了,又去了。

一如圣马可广场上空终年飞过的鸽群。”

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

3、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雍陶

4、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

5、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舟中》陆游

6、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江上》

7、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柳桥秋夜》陆游

8、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上洛桥》李益

9、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闲步》司空图

10、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登祝融峰》李徵古

2.关于意大利的威尼斯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些描述东方水城苏州的诗句,用来形容威尼斯似乎更加贴切。没有恼人的汽车噪音,只有冈多拉不紧不慢的桨声欸乃。美丽的建筑倒映在水中,威尼斯也漂荡在水中,仿佛一个慵懒的梦。千年水城注定是传奇的舞台:复仇的水手、失意的商人都是传奇的主角。

几百年来,世界上没有哪座城市像威尼斯那样受到游客和作家那么多赞美。要知道,它不再是昔日的海上强国,而是一座正在被逐渐上升的海平面侵蚀的美丽城市。时过境迁,也许今天,拜伦在一场午夜的幽会后不愿再去欣赏黑漆漆的大运河,但一个世纪前亨利·詹姆斯的感受依然鲜活如初:“亲爱的古老的威尼斯已经肤色暗淡,身形走样,盛名渐远,自尊不在,但是,就算她失去了一切,鲜明的特色依然奇迹般无损。”

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客厅,幽深小巷中隐藏着古老的咖啡馆和工艺品店,街角橱窗里尖下巴的面具带着金属质感的微笑,转过街角就是千古一叹的那座桥。一声悠长的叹息,穿过千年的岁月。正如英国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所说:“再没有与它相似或相同的城市,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威尼斯。”

位置: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威尼托的首府

人口:共有约22万居民,大多数住在梅斯特雷,旧城区中只有不到6万人

区划:威尼斯与帕多瓦组成大帕多瓦-威尼斯地区,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的一个半岛

电话区号:41是威尼斯在意大利内部城市之间的长途号码,从意大利以外打威尼斯需要加上意大利的国际区号39,也就是从中国打威尼斯的国际区号为003941

邮编:30124

时差:威尼斯与北京时间时差6个小时,详见《威尼斯与北京24小时时差对照表》

重要景点: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广场、安康圣母教堂、雷雅托桥、雷佐尼科宫

3.写关于威尼斯的解说词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叹息桥、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

这儿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产生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她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来过的威尼斯游客都念念不舍,乐而忘返。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

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

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

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

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一齐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众多座桥梁中,以火车站为通往市中心的利亚德桥(Rialto)最为有名,又名商业桥,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

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在大运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从太阳型的桥洞中穿梭,里亚托桥建(Rialto)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

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石桥。

桥顶有一浮亭,桥两侧是20多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另外,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河相临,十分别致。

威尼斯的房屋建筑风格各异,房屋的门窗、走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夜间泛舟威尼斯,独有一番情趣。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意大利威尼斯,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

4.描写水城威尼斯的文章

千龙网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

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我们从米兰到威尼斯的夜晚,一下火车,天正落着小雨,走出站台便听到水声拍岸,浪花就在我们的脚下飞溅。

安莎社的朋友们开来一艘小汽艇,正在码头上等候我们。他们风趣地说:“这就是我们威尼斯的汽车。”

船在弯弯曲曲的水道上行进,两岸闪烁着路灯,大片大片的雨丝在灯影里飘落着。从一些黑洞洞的建筑物里,偶尔也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水面上摇曳着长长的光影。

一路上我们只觉得头顶上闪过一座座小桥,但记不清数目,也看不清都是些什么形状。 我们住的欧洲旅馆,好像就在水里盖起来的,它在自己的大门口建造了一座活动的码头,当我们提着行李踏上这摇摇晃晃的码头时,我突然感到这不是在上岸,而是登上一艘更大的航船。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推开窗子,只见窗下就是一条开阔的水道,大小船只不断地来来往往。这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大运河。

对岸是一个古老的教堂,建筑得很漂亮,阳光在它的塔尖上闪耀。几只白色的海鸥上下飞翔,三四个披着黑纱的修女,正在教堂的门口悠闲地散步……好一幅幽美的画图啊! 我兴致勃勃地跑下楼去,想站在旅店的码头上看看两边的风景,谁知清晨潮水上涨,码头已浸在海水里。

旅店主人不得不在码头上又架起木板当作浮桥,让客人们上下船时通行。旅馆东西两侧的餐厅,因为突出水面,潮水涨上来,大部分桌椅都泡在水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上餐厅。

按照当天的日程,上午我们要到圣马可广场参观,向导领着我们从旅店连接陆地的后门走出去。街上这里那里还积存有未退尽的潮水,人们都穿着长统皮靴走来走去。

狭窄的街道上还到处搭着木板,看来这种便桥家家都有准备,一旦水漫过来,家家搭起木板,纵横相连,整个街道和城市又可通行无阻了。 当威尼斯最著名的圣马可广场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完全被它出乎意料的美丽怔住了。

这个古老的广场是由教堂、钟楼和其他相称的建筑物所组成,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当时,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广场一半以上的地方还浸在潮水里。

建筑物的清 晰的倒影,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据当地向导告诉我,圣马可广场平时就很漂亮,很多人称它是威尼斯的明珠。但他认为最美丽的还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

只是这种情景很难遇到,威尼斯虽然每天都有落潮涨潮,但出现水漫广场的景致,一年最多也不过几次。大家都认为我们运气实在太好,恰恰就在我们到达的第二天一早,威尼斯就以它最友好、最美丽的面貌接待了我们。

圣马可广场面临大海,是游人聚集的中心。一七九七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

广场上的圣马可教堂,也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它是为《马可福音》的作者,圣徒马可兴建的。

据说 威尼斯人把圣马可当作保护神,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

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教堂正在修缮,四匹马只剩下一匹,其他三匹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广场周围,开设有许多饭馆和咖啡店,桌椅就露天摆放在广场上。

白天,游人们在这里用餐,夜晚更是喝咖啡、听音乐最好的场所。据说,每当夏季游人最盛的时候,广场上夜夜灯光灿烂,乐声四起,歌声笑语彻夜不息,使这个美丽的广场,更增加一层迷人的色彩。

我们在威尼斯访问了两天,曾多次乘船经过市区,饱览了这座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

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

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据说威尼斯一共有四百座桥梁,和一百七十多条水街。

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齐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 威尼斯还有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名叫“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

这种船,大多漆成黑色。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

到这里来旅游的人,如果时间充裕,往往喜欢雇只这样的小船,穿街过巷,缓缓而行,听听艄公的歌唱,饱览水乡的景物,真是别有一番风韵。 有一次,我们乘船路过马可·孛罗的故居,这是一所古老的黄色的小楼,门前一座很大的石桥,名字就叫马可·孛罗桥,桥头上钉有。

5.著名作家写的有关威尼斯的文章,谁知道啊著名作家写的有关威尼斯的

《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是举世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街头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新月的样子.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 我们在船舱里,坐在像沙发一般软软的皮垫子上看书,或是拉开窗帘,望望来往的船只,还有桥梁,怪有意思的.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时候,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总能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在极快的时候,他能够拐弯;在拥挤的时候,他能够挤进挤出.我们看是极险极窄的地方,小艇能够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我们看见商人夹了一大包货物,走下小艇,匆匆地去做生意.年轻的妇女坐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小孩子也坐在小艇里,由保姆伴着,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雇了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的时候,戏院散场,一大群人挤出来,走到各自雇定的小艇里去.那许多小艇原来是簇拥在一块地方的,不久便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了.远处传来谈笑的声音,告别的声音.过了一会儿,水面上渐渐沉寂,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大建筑物立在前面,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岸边的船都停泊着不动.静寂笼罩着威尼斯.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6.威尼斯著名的外国诗人有哪些

不清楚。

威尼斯(Venice)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威尼斯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十字军进行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在这里集结,而且也是13世纪至17世纪末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艺术重镇,堪称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更有117条水道纵横交叉。这个咸水潟湖分布在波河与皮亚韦河之间的海岸线。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倾泻着温柔。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7.【威尼斯的历史名人请写出几位历史名人,并介绍他们.】

皮尔·卡丹皮尔·卡丹先生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传奇首先在于他的奋斗历程:从赤手空拳几乎是一无所有到世界顶级服装大师;他的传奇还在于让高档时装走下高贵的T型台,让服装艺术直接服务于报百姓;他的传奇性格在许多人看来是他的商业成就,因为世界上几乎没有象卡丹先生那样的先例,集服装设计大师与商业巨头于一身,卡丹的商业帝国遍布世界各地;他近年来的成就在于他的社会活动,他完成了许多职业外交家所无法完成的功绩,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和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他有是一个久经考验的老朋友,二十多年来,他以他独特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在欧亚大陆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马可孛罗马可孛罗(Marco Polo,公元1254-1324年)是意大利威尼斯人,中世纪著名的旅行家.公元1271年随同父亲尼古剌(Nicolas)和叔父玛窦(Matteo)前往东方.公元1275年抵达元朝的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此后旅居中国十七年,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奉命出使外地,游历中国许多地方.马奇艾维里。

8.描写水城威尼斯的文章

千龙网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

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我们从米兰到威尼斯的夜晚,一下火车,天正落着小雨,走出站台便听到水声拍岸,浪花就在我们的脚下飞溅。

安莎社的朋友们开来一艘小汽艇,正在码头上等候我们。他们风趣地说:“这就是我们威尼斯的汽车。”

船在弯弯曲曲的水道上行进,两岸闪烁着路灯,大片大片的雨丝在灯影里飘落着。从一些黑洞洞的建筑物里,偶尔也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水面上摇曳着长长的光影。

一路上我们只觉得头顶上闪过一座座小桥,但记不清数目,也看不清都是些什么形状。 我们住的欧洲旅馆,好像就在水里盖起来的,它在自己的大门口建造了一座活动的码头,当我们提着行李踏上这摇摇晃晃的码头时,我突然感到这不是在上岸,而是登上一艘更大的航船。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推开窗子,只见窗下就是一条开阔的水道,大小船只不断地来来往往。这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大运河。

对岸是一个古老的教堂,建筑得很漂亮,阳光在它的塔尖上闪耀。几只白色的海鸥上下飞翔,三四个披着黑纱的修女,正在教堂的门口悠闲地散步……好一幅幽美的画图啊! 我兴致勃勃地跑下楼去,想站在旅店的码头上看看两边的风景,谁知清晨潮水上涨,码头已浸在海水里。

旅店主人不得不在码头上又架起木板当作浮桥,让客人们上下船时通行。旅馆东西两侧的餐厅,因为突出水面,潮水涨上来,大部分桌椅都泡在水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上餐厅。

按照当天的日程,上午我们要到圣马可广场参观,向导领着我们从旅店连接陆地的后门走出去。街上这里那里还积存有未退尽的潮水,人们都穿着长统皮靴走来走去。

狭窄的街道上还到处搭着木板,看来这种便桥家家都有准备,一旦水漫过来,家家搭起木板,纵横相连,整个街道和城市又可通行无阻了。 当威尼斯最著名的圣马可广场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完全被它出乎意料的美丽怔住了。

这个古老的广场是由教堂、钟楼和其他相称的建筑物所组成,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当时,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广场一半以上的地方还浸在潮水里。

建筑物的清 晰的倒影,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据当地向导告诉我,圣马可广场平时就很漂亮,很多人称它是威尼斯的明珠。但他认为最美丽的还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

只是这种情景很难遇到,威尼斯虽然每天都有落潮涨潮,但出现水漫广场的景致,一年最多也不过几次。大家都认为我们运气实在太好,恰恰就在我们到达的第二天一早,威尼斯就以它最友好、最美丽的面貌接待了我们。

圣马可广场面临大海,是游人聚集的中心。一七九七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

广场上的圣马可教堂,也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它是为《马可福音》的作者,圣徒马可兴建的。

据说 威尼斯人把圣马可当作保护神,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

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教堂正在修缮,四匹马只剩下一匹,其他三匹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广场周围,开设有许多饭馆和咖啡店,桌椅就露天摆放在广场上。

白天,游人们在这里用餐,夜晚更是喝咖啡、听音乐最好的场所。据说,每当夏季游人最盛的时候,广场上夜夜灯光灿烂,乐声四起,歌声笑语彻夜不息,使这个美丽的广场,更增加一层迷人的色彩。

我们在威尼斯访问了两天,曾多次乘船经过市区,饱览了这座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

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

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据说威尼斯一共有四百座桥梁,和一百七十多条水街。

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齐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 威尼斯还有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名叫“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

这种船,大多漆成黑色。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

到这里来旅游的人,如果时间充裕,往往喜欢雇只这样的小船,穿街过巷,缓缓而行,听听艄公的歌唱,饱览水乡的景物,真是别有一番风韵。 有一次,我们乘船路过马可·孛罗的故居,这是一所古老的黄色的小楼,门前一座很大的石桥,名字就叫马可·孛罗桥,桥头上钉有牌子。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