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有描写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诗句《诗经》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劳动人民的诗歌,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缉袱光惶叱耗癸同含括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还有一首也是比较出名的,《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简称。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 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 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这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 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大骂“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百姓在难以忍受的残酷压迫下,妻劝夫,母送子,先后走上战场,有的老妪甚至献出了生命。 杜甫在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苛暴的同时,以无限同情和感激的心情,用唯妙唯肖的笔触,歌颂了广大的人民。“三吏”与“三别”,表现手法不尽相同,所谓“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 在“三吏”中,因为夹带问答,所以杜甫本人出场;在“三别”中,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所以杜甫没有露面。从文学源流上看,“三吏”“三别”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 2.关于辛勤劳动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晨星里荒汇。 戴月荷锄归 刺绣五彩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表示劳动人民艰辛的诗句有哪些1.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观刈麦》唐 白居易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2.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首》 唐 李绅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唐 白居易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4.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二首》唐 李绅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5.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二首》 唐 李绅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二首》 唐 李绅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7.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首》 唐 李绅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4.描写人民辛苦劳动的古诗观刈麦 白居易 时为盩厔县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题意为观看农民收割麦子。诗歌描写民生疾苦,替老百姓疾呼痛苦之声,表现赋税的繁重,对弱者,受压迫者的同情,怜悯,关心,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抨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