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福建游记作文,写半洋石帆的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个礁石象一艘大船两块巨石象两面鼓起的双帆,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双帆石”。这是一对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柱体主要受两组垂向节理和一组弧形水平节理控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沿节理发生了强烈的球柱状海蚀、风化,风化壳层层剥落,现在的两石柱是风化剥离出来的新鲜核心部分。在石牌洋对岸的看澳海滩上,还保存着60余座令人不可思议的一系列球状海蚀造型石景,有弥勒佛、青蛙仰天、双龟拱桥等象形石景,而且深刻地剖析和化石般地表现出当年岩浆层层包裹的运动情形,使之具备了很高的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根据《福州府志》、《平潭县志》记载,宋朝末代皇帝赵罡在逃避元兵追杀中,曾在此“驻跸”。从看澳村岸边坐渡船,十几分钟就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 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两个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据地质学家考证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设部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明代旅行家陈第曾誉之为“天下奇观”, 清朝女诗人林淑贞诗赞:“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特色景观 与半洋石帆相对应,在看澳村海边,由于海水侵蚀和自然风化,岩壁花岗岩风化,形成一座光头凸肚的弥勒佛像。石像曲膝盘坐,身高12米,肩宽12米,头、身、手、足毕现,形象生动,状如半浮雕。围绕佛身有一条棕黄色的火成岩脉,就象献给佛像的一条金色“哈达”,也是自然巧合 ,佳趣天成。另外,这里还有许多天然海蚀景观,例如双龟接吻,青蛙等,值得一看。石牌洋同样是当地渔民的祭坛。据传,这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海上绝景,是古时人称"哑巴皇帝"的哑童造反兵败后沉舟的化石。古时,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败,境内饿殍遍野,十分荒凉。这一日蓬莱大仙驾云经过海坛岛的芦洋埔,见一哑童关心疾苦百姓,抱负不凡,便送他三张仙纸,嘱他可任意剪裁模型。于是哑童便将之剪成兵马等物事,完工时所剪之物刹时成真,他也竟能开口说话。此时的哑童开始调兵遣将,筹划部署起兵大事,俨然帝王风度。但其嫂不明就理,没有按哑童的 吩咐准备造反行动,导致良机坐失,造反失败。朝廷派出大队兵马来攻海坛岛,哑童见大势已去,便把事先剪给其嫂日用的石臼、石锤、簸箕扔进大海,化为舟帆与其嫂共同搭乘而去。后遇风暴,舟沉后双帆化作二石并立,成为平潭旅游资源一绝。登上礁面,如履巨轮甲板,天风海涛在身前拍击,惊心动魄。身临其境,不得不令人感慨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据当地渔民讲,古时候,在看澳村,渔民出海之前都会到石牌洋上祭拜,以求出海打鱼时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石牌洋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每年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近日,平潭旅游局传来好消息:今年可能会投资500万元改善石牌洋景区的基础设施。在原苏澳镇看澳村船舶管理处附近,建立300多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等待轮渡休息的茶室、咖啡厅等,并在外侧设置特色旅游产品购物点。另外,还将建设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将原先穿过看澳村的旅游公路改道。新平潭的石牌洋,即将重新扬帆起航。 2.半洋石帆,作者写海蚀柱,抓住它哪些特点来写的主要景点:石牌洋风景游览区、石人坛风景游览区、王爷山风景游览区、君山风景游览区、南寨山风景游览区、坛南湾海滨度假区及山岐澳海滨度假区。 发展方向:利用建设平潭跨海大桥的机遇,积极完善岛内基础设施。建设沿海旅游观光专用通路,使各海滨地貌景点、景区交通联系便捷,建设客运码头,建立湄洲岛、厦门、东山的水上交通联系,加强岛上绿化,积极申报世界遗产,把平潭建成以独特的海滨地貌为特色的世界级的观光度假胜地。 平潭半洋石帆 到平潭,最不能错过的景观就是半洋石帆(亦叫石牌洋)。景点是在苏澳辖区内的看澳村,远远的就望见茫茫海波中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一前一后的海蚀柱,犹如两片巨大的风帆,其奇异险绝令人过目难忘。据说,它是中国最大也是最罕见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海蚀柱。晨雾晚霞里,石牌洋如巨舟扬帆,悠然行驶;风和景明时,似巨轮停泊,巍然不动;狂风骇浪中,又像战舰鼓满风帆,破浪前行,动人心魄! 3.平潭石碑洋石牌洋位于平潭看澳村,是平潭最著名的景观,你百度一下就可以查出很多相关的资料。 这是有关于石牌洋的传说 石牌洋的由来 传说很久以前,海坛岛风沙成灾。有个哑童父母早故,与寡嫂相依为命,自幼喜欢游戏,常剪纸马纸兵,自己扮做皇帝带兵出征,乡亲称他“哑巴皇帝”。一日,蓬莱大仙云游至此,见哑童可怜,送给三张纸,教他剪成房子、粮仓、衣物等,使其往后不愁住、吃、穿。哑童心想:百姓受苦,罪在皇帝,就把纸剪成士兵、战马、刀箭,要除去皇帝,剩下的纸剪成舂臼和簸箕。一切准备停当,吩咐嫂嫂五更时刻叫他起床。只因嫂嫂报错了时间,才三更,哑童就向金銮殿御座射箭,此时皇帝尚未上朝。皇帝后来查明箭的来历,派兵直奔海坛岛捉拿哑童。哑童赶忙撒出纸兵纸刀应战,可是事先忘了点眼睛,兵刀全是瞎的,全军覆没。叔嫂急忙逃命,把纸舂臼和纸簸箕撒向海中,口中念咒,顷刻海上出现一艘帆船。上船后,哑童示意嫂嫂闭上眼睛,不料嫂嫂听到耳边风声呼呼,一时惊慌,眼睛一看,见狂涛滚滚,惊叫一声,顿时帆船沉没,嫂叔葬身海底。船身变成一块船型巨岩,平卧海上,双帆化成大小两个巨石,远看酷似帆船,此处俗称石牌洋,雅称“半洋石帆”。 4.平潭岛仙人井作文400字平潭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区,独特的半洋石帆.奇丽的君山等景点都让游客赞叹不已,但我觉得最令我流连忘返的莫过于人间仙境-----"仙人井"! 暑假的那天早晨,阳光格外耀眼,舒适感穿透着我们的心弦,让我们更加急于寻找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于是就慕名地来到期待已久的仙人井! 一路上,妈妈还为我们精彩地描述了一些有关仙人井的传奇故事,我和哥哥听得特别入迷!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目的地---仙人井,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别具一格的仙人谷了.在海浪拍打威力最猛的一瞬间,海水碰到岩石上,马上会变成水平潭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区,独特的半洋石帆.奇丽的君山等景点都让游客赞叹不已,但我觉得最令我流连忘返的莫过于人间仙境-----"仙人井"! 暑假的那天早晨,阳光格外耀眼,舒适感穿透着我们的心弦,让我们更加急于寻找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于是就慕名地来到期待已久的仙人井! 一路上,妈妈还为我们精彩地描述了一些有关仙人井的传奇故事,我和哥哥听得特别入迷!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目的地---仙人井,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别具一格的仙人谷了.在海浪拍打威力最猛的一瞬间,海水碰到岩石上,马上会变成水花随风飘舞,在那里拍摄照片,一定会充满神秘的色彩,我忍不住产生"精卫填海"的想法,一会儿搬来大鹅卵石,一会儿搬来小鹅卵石,可大海依然波涛汹涌……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如梦如幻的仙人峰,仙人峰也叫"骆驼峰",山峰连绵不断,真像一只活力四射的骆驼,它昂首挺胸,样子特别威武,它前脚伸向空中,后脚稳稳当当地立在海浪中央,仿佛要迈开欢快的脚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奔腾,看那远处彩色的崖壁,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金光灿烂! 让人心旷神怡,大饱口福!仙人井真是美丽无比啊! 5.春天,东海仙境的作文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那春天到底在哪儿呢?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春天的足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春天吧! 春天开在花的笑靥里。桃花枝上开出了一朵朵粉红色的花。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你还以为满树是桃儿呢!无法用词语形容它的颜色:说它粉红吧,还镶点白,如点点繁星。它们星星点点地排列着,每一个都很涨,像在积攒力量,然后在它们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刻吐出芬芳,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出类拔萃的奇花。它们茂盛的生命力与坚持向上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春天写在树的嫩芽上。湖旁的垂柳枝上已长出了许多嫩柳。上面的绿叶绿得发亮,一片叶子上几乎都有一滴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他们如同一条长瀑布,充满了活力,仿佛在显示自己的力量,为幽雅的春天增添了一份新绿。香樟也抽出了绿芽,有的甚至长出了绿叶,多么繁茂昌盛呀!那是怎样的绿,碧绿碧绿的,绿得鲜活、绿得可爱、绿得充满生机!然而,仅凭几个优美词句是远远不能概括出它们所有内涵的。 春天映在儿童的明眸中。就如冰心奶奶所言“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是春天最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春天。孩子们在草地上三五个一群,四六个一伙玩耍着,玩得不亦乐乎。赛跑的你追我赶;跳绳的急速如飞;放风筝的狂奔呐喊;捉蚂蚱的身手敏捷。个个鼻尖上闪耀着汗珠,双眸中一片清澈,浑身散发出春天的气息。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春天,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那就让我们在这美丽的季节中好好学习,为秋天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吧! 6.平潭石碑洋石牌洋位于平潭看澳村,是平潭最著名的景观,你百度一下就可以查出很多相关的资料。 这是有关于石牌洋的传说 石牌洋的由来传说很久以前,海坛岛风沙成灾。有个哑童父母早故,与寡嫂相依为命,自幼喜欢游戏,常剪纸马纸兵,自己扮做皇帝带兵出征,乡亲称他“哑巴皇帝”。 一日,蓬莱大仙云游至此,见哑童可怜,送给三张纸,教他剪成房子、粮仓、衣物等,使其往后不愁住、吃、穿。哑童心想:百姓受苦,罪在皇帝,就把纸剪成士兵、战马、刀箭,要除去皇帝,剩下的纸剪成舂臼和簸箕。 一切准备停当,吩咐嫂嫂五更时刻叫他起床。只因嫂嫂报错了时间,才三更,哑童就向金銮殿御座射箭,此时皇帝尚未上朝。 皇帝后来查明箭的来历,派兵直奔海坛岛捉拿哑童。哑童赶忙撒出纸兵纸刀应战,可是事先忘了点眼睛,兵刀全是瞎的,全军覆没。 叔嫂急忙逃命,把纸舂臼和纸簸箕撒向海中,口中念咒,顷刻海上出现一艘帆船。上船后,哑童示意嫂嫂闭上眼睛,不料嫂嫂听到耳边风声呼呼,一时惊慌,眼睛一看,见狂涛滚滚,惊叫一声,顿时帆船沉没,嫂叔葬身海底。 船身变成一块船型巨岩,平卧海上,双帆化成大小两个巨石,远看酷似帆船,此处俗称石牌洋,雅称“半洋石帆”。 7.福建省平潭县有哪些名人高名凯(1911.3.28-1965.1.3) 曾用名苏旋,福建省平潭县人,著名语言学家。 生于福建省平潭县苏澳区先进乡土库村。7岁入私塾读书,10岁入平潭开宗小学,12岁改入福州进德小学,13岁转入福州英华中学小学部。 1925年考入英华中学。1931年秋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毕业后升入燕京大学研究院。 1936年受燕京大学派遣,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语言学,194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1941年回燕京大学国文系任助教,1942年任北平中法汉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5年起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语言教研室主任,直到病逝。 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编委,民盟中央科技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等职。 高名凯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时期:解放前,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解放后,主要从事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在法国留学期间,在法国语言学家马伯乐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汉语介词之真价值》。回国后,陆续发表一些汉语语法方面的学术论文,1948年出版汉语语法专著《汉语语法论》,与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同为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反对模仿通俗拉丁语、英语语法,用普通语言学理论作指导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最重要著作。 该书理论上主要受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的影响,认为研究汉语语法不应象研究印欧语语法那样偏重词法,而应该注重句法,这是汉语的特点决定的;西方语言有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语的语法定律,如果句子没有主语,也可以用所谓中性代名词(如英语的it , 德国的es,法语的il)做为形式上的主语,而汉语中这种中性代名词是不存在的,这表明汉语是着重主题(话题)而不重主语的语言;按照句子谓语的不同,把汉语的句子分成“名词句”和“动词句”两大类;根据语法意义,把汉语虚词分成十类;认为汉语只有“体”的范畴,没有“时”的范畴,动词没有主动态与被动态的区别,没有内动词与外动词的区别;把句型分为否定命题、疑惑命题、命令命题、感叹命题五种,讨论了各种命题的表达方式。 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语言的论述,积极普及语言学知识。 所著《语法理论》是一部全面系统的普通语法学理论著作,评介了国内外众多语法学家,对普通语法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提出应该区分语法形式学和语法意义学等观点。《语言论》是其语言学观点的总结,评介了语言学史上许多语言学家的观点,并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严格区分了语言结构中的各种“位”和“素”,提出了一整套分析语言系统的单位以及各种单位的变体;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中,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提出“词位音位”、“词位义位”等;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变体。 对于汉语词类问题,主张汉语的实词虽然具有不同的词类功能,但划分不出词类。在语言学理论方面受索绪尔影响较深,主张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等,并积极介绍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 高名凯还发表过一些哲学著作和译著,翻译出版了二、三十篇巴尔扎克的小说。 主要著作:《汉语介词之真价值》,《汉语语法论》,《普通语言学》,《语言与思维》,《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合著),《语法理论》,《语言学概论》(与石安石合编),《语言论》等;主要译著:《语言学中的历史主义问题》,《语言学概论》,《普通语言学教程》等,还翻译有罗素的《哲学大纲》,巴尔扎克小说《葛兰德・欧琴妮》,《两诗人》,《外省伟人在巴黎》,《发明家的苦恼》等;主要论文:《怎样研究中国的文法》,《中国语言之结构及其表达思想之方式》,《中国语法结构之内在关系》,《中国语法结构之外在关系》,《中国现代语言变化之研究》,《唐代禅宗语录所见的语法成分》,《关于汉语的词类分别》,《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词类问题》,《论语言与言语》,《论语言的职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