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描写天山的诗句有那些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如果把“闲雅”理解为不局促于一时一事,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那么,他的评语是很恰当的。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2.【描写天山的古诗有哪些落照马戴照曜天山外,飞鸦几共过.微红拂秋汉,片白透长波.影促寒汀薄,光残古木多.金霞与云气,散漫复相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双调·清江引张可久松风小楼香缥缈,一曲寻仙操.秋风玉兔寒,野树金猿啸,白云半天山月小.出嘉峪关感赋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1]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塞下曲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独不见李白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奔亡道中其一李白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横吹曲辞·陇头水杨师道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于兹觉无度,方共濯胡缨.横吹曲辞·梅花落卢照邻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横吹曲辞·雨雪曲李端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杂曲歌辞·达摩支温庭筠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出塞虞世南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昭君怨张文琮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玉痕垂粉泪,罗袂拂胡尘.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旌李峤告善康庄侧,求贤市肆中.拥麾分彩雉,持节曳丹虹.影丽天山雪,光摇朔寒风.方知美周政,抗旆赋车攻.咏雪董思恭天山飞雪度,言是浇花朝.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送崔三往密州觐省王维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送大理正摄御史判凉州别驾苑咸天子念西疆,咨君去不遑.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雪下天山白,泉枯塞草黄.伫闻河陇外,还继海沂康.赠裴将军颜真卿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岑参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安西馆中思长安岑参家在日出处,朝来起东风.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胡尘净古塞,兵气屯边空.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灭胡曲岑参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醉里送裴子赴镇西岑参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赵将军歌岑参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部落曲高适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著锦裘.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少妇词窦巩坐惜年光变,辽阳信未通.燕迷新。 3.描写天山的诗句有哪些1、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唐代:骆宾王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释义:忽然登上了天山,向南远眺,心绪愁闷,不由想起京城中那美丽的自然景色。 天山上云层舒展,让人疑心是上林苑中浓密的树叶,那飘扬的雪花恰似长安护城河中随波荡漾的落花。行军途中常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为叹息、忧虑,我的衣带都变得松弛不少。 交河水流向远处,消失在荒僻的塞外,弱水里浸着流动的细沙。旅途之中像木偶人一样漂泊不定,遥想离任满交接回归的日子还长着呢。 这种生活令人心思断绝,每当夜里听到那悲凉的胡笳之音,禁不住潸然泪下。 2、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独不见》唐代: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释义: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 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 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 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3、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梅花落》唐代: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释义: 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还未开始下雪。 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 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从军北征》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释义: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释义: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 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但愿能够发挥自己的本领,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6、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释义: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4.描写天山的诗句有哪些1、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唐代:骆宾王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释义:忽然登上了天山,向南远眺,心绪愁闷,不由想起京城中那美丽的自然景色。天山上云层舒展,让人疑心是上林苑中浓密的树叶,那飘扬的雪花恰似长安护城河中随波荡漾的落花。行军途中常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为叹息、忧虑,我的衣带都变得松弛不少。 交河水流向远处,消失在荒僻的塞外,弱水里浸着流动的细沙。旅途之中像木偶人一样漂泊不定,遥想离任满交接回归的日子还长着呢。这种生活令人心思断绝,每当夜里听到那悲凉的胡笳之音,禁不住潸然泪下。 2、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独不见》唐代: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释义: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 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3、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梅花落》唐代: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释义: 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还未开始下雪。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从军北征》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释义: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释义: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但愿能够发挥自己的本领,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6、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释义: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5.描写天山的古诗有哪些1、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出自唐代李益的《从军北征》 译文: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2、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出自唐代李白的《独不见》 译文: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 3、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唐代: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译文:忽然登上了天山,向南远眺,心绪愁闷,不由想起京城中那美丽的自然景色。 4、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出自唐代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译文: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代:李白《关山月》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6.关于天山的古诗有哪些1、《塞下曲》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从军行》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3、《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酹江月·登古容城有感》元·安熙 天山巨网,尽牢笼、多少中原人物。 赵际燕陲空老却,千仞岩岩苍壁。 古柏萧森,高松偃蹇,不管飞冰雪。 慕膻群蚁,问君谁是豪杰。 重念禹迹茫茫,免狐荆棘,感慨悲歌发。 累世兴亡何足道,等是轰蚊飞灭。 湖海襟怀,风云壮志,莫遣生华发。 中天佳气,会须重见明月。 5、《贺收复秦原诸州诗》唐·白敏中 一诏皇城四海颁,丑戎无数束身还。 戍楼吹笛人休战,牧野嘶风马自闲。 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 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