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鸟在冬天的诗句江雪 柳宗元 【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王安石 【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行路难·其一 李白 【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天净沙·冬 白朴 【元代】 一声画角谯门, 丰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 淡烟衰草孤村。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唐代】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问刘十九 白居易 【唐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求描写"初冬"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3.描写初冬的诗句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擎:举,向上托。所以“擎雨盖”是形容荷叶亭亭玉立,如伞般。 这首诗叫《赠刘景文》,这个“君”当然是指刘景文了。 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象。 “荷尽”、“菊残”两词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4.写景四季诗意我要有诗意的句子,不要诗句描写春天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描写夏天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2、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穿着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更深夜阑了还在殷勤地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而不想回 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思维方式发送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5.古诗文描写冬的名句描写冬天的诗句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11、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22、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3、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4、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26、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 2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28、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2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3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6.描写初冬的诗句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