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有关“黄鹂”的古诗1、《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4、《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巧笑着的东邻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5、《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关于黄鹂的诗句乡间到处都有树,树多鸟多。一年四季,都能听到鸟啼嘤鸣;一到晚上,鸟啼之声此起彼伏,奏出了让人心旷神怡的天籁之音。乍一听,天天如此;凝神听,月月不同。 树林里不断传出啄木鸟啄木的声音。农人说,这是啄木鸟在给发虫的树木进行“外科手术”。 乡间有一棵不知名的古树,围粗需几个人合抱。乡里的长老说他们还小的时候这棵树就这么大了,现已无人能说清它的年龄。在离地面约两米的地方有个酒瓶大的树洞,手臂可以伸进去,但什么也摸不着,里边黑黢黢的,什么也没看见。但令人惊奇的是,这棵古树依然茂密,浓荫匝地。传说当年这棵树曾被害虫蛀心,已奄奄一息即将枯死,后来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啄木鸟,趴在树干上,“哚哚……哚哚哚……哚哚……”连续几天时间,啄成了个树洞,结果这棵树得救了。如今它屹立在村头为农人遮风挡雨,暗示着它生命的顽强和不屈,也昭示着树木与鸟类密不可分的历史。 假若没有啄木鸟,不知有多少树木会被虫蛀而枯死。 唐代诗人杜甫有两联描写黄鹂鸟的有名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从诗中可以知道,黄鹂喜欢在春天里唱歌。 黄鹂又叫黄莺,它全身的羽毛鲜黄鲜黄的,只有翅膀和尾巴带点黑色,头部通过眼睛的地方有一条黑纹。 黄鹂喜欢在春天的树林丛中穿飞,从来不到地面活动。一到冬天,它们就到比较温暖的森沟里去过冬。 是的,这就是黄鹂的声音,清亮、婉转,动听极了。 每年春耕时节,杜鹃就在田野上空“布谷!布谷!布谷!”地啼唤不停,似乎一声更比一声高,人们便把杜鹃称作“布谷鸟”。 布谷鸟的叫声好像是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的,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叫得最勤。许多人每年春天都会听到它的叫声,但也许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布谷鸟——杜鹃。 ……乡间的小鸟既不是人工圈笼驯养、喂它一些饲料、引诱或迫使它叫唱,也不是农人自作聪明、牵强附会想象的,它是自然界自生繁衍的良禽益鸟,是森林卫士,是庄稼警察,是气象预报员,—是祸福预言家,它们随心所欲地觅食,激情满怀地唱歌,唱出悦耳动听的乐音。鸟与人类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祸福相依。从某个角度讲,鸟的自由空间越大,证明人类的文明程度就越高。所谓“莺歌燕舞”即是人间和平繁荣、百鸟和谐欢快的写照。谁能在枪林弹雨中、战火纷飞时,欣赏到众禽飞舞、百鸟歌唱的景象呢? 人类如能万物生灵和平相处,就一定能学会知晓自然界的语言,那样就一定会先知先觉,预防灾难,把灾难减到最低限度。古诗云:“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覃硕学) 3.描写黄莺的诗句“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4.赞美黄鹂的诗句赞美黄鹂的诗句包括: 1、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2、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原文: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译文: 空林积雨,薪火难以点燃。 午饭做完,马上送向田间。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 惯于山间安静,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长吃素食,采摘路葵佐餐。 我与野老已融洽无间,海鸥为何还要猜疑? 3、唐代杜甫《蜀相》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4、唐代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5、宋代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原文: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译文: 几间茅草屋悠闲地面临着水面,我穿着窄小的衣衫戴着短小的帽子徜徉在那垂杨的树丛里边。要说花朵还是去年开得最鲜红,那可是一夜之间春风把它吹开了,它怎能不红艳艳。 可是今夜的新月在那树梢上仰卧着,我中午喝酒一喝也就醉倒了,直到醒来便是这夜晚。什么东西最关系到人的感情,想去想来还是那深藏在那树丛里面的黄鹂鸟叫唤的两三声。 6、宋代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原文: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回来的时候正赶上春季祭祀的日子,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三四片碧绿的青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栖息在树叶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柳絮也随风轻轻地飞舞着。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了东邻女伴,她笑得如花般灿烂。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笑意。 5.所有有关“黄鹂”的古诗1、《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4、《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巧笑着的东邻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5、《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6.描写黄莺鸟的语句走在林荫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耳边传来一阵悦耳的鸟叫声,叽叽喳喳的,像在议论什么大事,又像在欢迎我的到来,还像在开一场音乐会。 百灵鸟的鸣声嘹亮宽广,音韵婉转多变,飞时直唱入云,歌声好像是从云霄里冲出来似的,因而它又叫告天子。 猫头鹰的身子像鹰,脸部像猫,眼睛如铜铃,嘴巴似镰刀,脚爪呢,就像锋利的铁钩,样子威武极了。 猫头鹰的嘴像鹰的爪子一样呈弯钩状,锋利无比,是捕捉害虫的主要武器。 猫头鹰最吸引人的是长着两颗像夜明珠一样的眼睛,圆圆的,炯炯发光,眼周围的羽毛排列成圆脸盘形,配上头两侧的尖尖耳朵就十分像猫了。 巨大的太平洋风暴甚至使航海家胆战心惊,但信天翁却乘风翱翔,得意洋洋。 黑脚信天翁日夜跟着舰船飞行,它们展开双翅,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纹丝不动,几个钟头也不扇动一下翅膀,一任强风吹送,被誉为:滑翔健将。 企鹅身上短小鳞样的羽毛遍布全身,看去就像一个人的夜装,黑外套的前面露出白衬衣。这企鹅的样子是够滑稽的,它宛如一个身材短小的餐馆领班,身穿黑白两色的短外衣,脚蹬黑色的小靴子,一双短腿走起路来东摇西摆的。 企鹅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大模大样,加上它那洁白的胸脯和深灰色的背部与头部,活像西方穿着燕尾服的绅士! 企鹅常成群结队,几万只整齐地站立着,远远看去,好像一只庞大的队伍。 企鹅稍微张开翅膀在冰上蹒跚行走,远远看去,仿佛是趔趄学步幼孩儿。 大群大群的企鹅在波浪中整齐地排列成队伍,在波浪中逐流进退,好似一群竞赛的游泳健将。 这只鹦鹉羽毛呈黄、蓝、绿3种颜色,油亮亮的像是穿了一件丝绒小袄。 有时一群黄鹂呼地扇翅腾起,星星点点,仿佛是节日里绽开在天空中的鲜黄色的礼花,艳丽悦目。 黄鹂的巢十分精致,多筑在高大的阔叶树上,形如深杯,悬挂在树梢的水平方向树枝上,如同摇篮一样,然而却十分坚固。 黄鹂的叫声如行云流水极为动听,犹如西洋乐器中的黑管吹奏,音调美妙多变,平时常作嘎枣嘎枣嘎的单声;有时是中等速度的快枣来枣买枣山枣药噢;有时又是连珠般的快来坐飞机枣;有时还能发出尖厉的似老猫的啊枣儿枣的叫唤声。 白肩雕飞翔时,常缓慢地鼓动着双翼在空中滑翔,有时借助山谷中上升的气流长时间双翼不动地滑翔,远远看去,很像巡航的飞机。 雕选准了最佳的扑击角度,在天空突然收敛翅膀,身体像片落叶一样悄然无声地飘向了目标。 黑鹰平展着宽阔的两翼在空中翱翔,简直像一架小型飞机。 猎鹰扑棱着一对大翅膀,箭似的追上了野兔,它盯住兔子,突然间,像一块石头似的砸了下去。 突然,苍鹰发现一只正啄食草根的野鸡,便将身子一抖,像一颗炮弹一样射将下去。 秃鹫常常喜欢兀自孤独在伫立在悬崖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略略抖动一下硕大的身躯,动作也显得有些笨拙。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座山雕的称号。 秃鹫站在地上有半人多高,远远望去就像披着黑色斗篷的小孩儿。 一对画眉,翅膀抖动着,灵巧的小头转动着,显出十分得意而陶醉的样子。 那婉转的歌声,像银铃似的在林中荡漾。 一位音乐家描绘说:画眉有时像大演奏家在练习一样,先来个快板,唱到第二节应该有一段复杂的和音时,停止了,觉得不满意,从头再来一遍。 有时,它又会完全变动乐谱,仿佛是即兴作出一组变奏曲。 不论是在萧瑟秋风的树下,还是在冬天野外的路旁,喜鹊迎面飞来,生机勃勃,欢欣活跃,令人感到振奋。 喜鹊是高明的建筑师,它的巢建在高大乔木的枝上,是用多杈的枯树枝筑成的,远看是个圆球形,结构很讲究,巢顶部有个用树枝搭成的盖子,巢口开在侧面。 海鸥闪电般从云端俯冲下来,在接近水面的一刹那,突然像羽毛一样轻盈地飘落。 海鸥在空中一发现水中的游鱼和软体动物,便立刻扇动翅膀,像蝴蝶一样轻盈地飘落到水面上。 海鸥洁白、矫健,展现着一种美和力的光彩,给这茫茫的海天平添一派生气。 这海燕,一会儿低低地掠过海面,擦着浪峰;一会儿像箭似的腾上半空,飞进那黑烟似的乌云里;一会儿又从云层里钻出来,像闪电般掠过天空。 海燕叫喊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刮起波浪的飞沫。 最早起来的是云雀,它们迎着朝阳飞上蓝天,扑着火亮的翅膀,向地上洒着金豆子般的歌声。 山顶上有两只上下翻飞的云雀,它们一会儿翅膀贴着岩壁,一会儿蹿向高天,叽叽喳喳,像在庆贺什么喜事。 云雀素有草原歌手的美称。它们的鸣声虽然极其复杂,但每种叫声的尾音常是带有卷音的滴溜儿枣声。 云雀飞行的本领十分高强,起飞时能像旱地拔葱似的冲天而起,飞到一定高度时还能像直升飞机那样悬停在空中,滴溜儿枣、滴溜儿枣鸣叫一会儿,再直上云天。 啄木鸟的头圆圆的,嘴长长的,尾巴像把刷子,还穿了一身五颜六色的衣裳。 吸木鸟有像听诊器一样的钢嘴,通过敲树作声,它能准确地判断并寻捕蛀虫。 啄木鸟那又直又硬的长嘴,像把凿子似的,敲打着树干,笃笃地像敲打着指挥鼓。 每到春天,原野上便到处都可听到杜鹃布谷、布谷的阵阵啼鸣,像是在催人不误农时,及早春播,真不愧是春的信使。 百灵能学芙蓉鸟鸣、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