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寿阳的诗句

1.关于寿阳的诗歌

《寿阳歌》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寿阳楼前淮水碧,寿阳美女如脂白。

李郎青鬓照青衫,曾在花前作狂客。

伯劳睡重花枝晚,时许蜻蜒一偷眼。

欢娱虽少恨已多,纤手红笺挥翠管。

淮阳归来春已暮,夜夜梦魂淮上去。

欲歌旧曲只添愁,画得双蛾不能语。

有客南来从寿春,众人笑问动精神。

自从柳别章台后,攀折风光知几人。

已伴春衫辞侧帽,不怕娇啼随意笑。

嗟君耿耿独相思,须信多情是年少。

《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

年代: 唐 作者: 韩愈

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城边特地寒。

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

《寿阳岸下》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钱生。

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第一声。

《寿阳城南写望怀历阳故友》

年代: 宋 作者: 林逋

楚山重叠矗淮濆,堪与王维立画勋。

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阵野平云。

孤崖拂阁晴光见,极浦渔舟晓未分。

吟罢骚然略回首,历阳诗社久离群。

《思寿阳寓居高氏园亭》

年代: 宋 作者: 余靖

尝借芳园石友家,幽栖无复羡纷华。

敞扉气爽云生栋,卷箔香微露泫花。

桂向淮山分月魄,桃从秦洞得仙葩。

别来追想清闲境,悔褫方中走栈车。

2.反映寿阳秀美山川的诗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经杭州 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

庐山的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不只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韩愈《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杨巨源 《城东早春 》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3.关于寿阳名人的作文

寿阳名人之祁寯藻道光年间史传 祁寯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

山西寿阳平舒村人。祁寯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祁寯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

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

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寯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

祁寯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寯藻赋《春草诗》以见志。

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寯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

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寯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寯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

祁寯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

祁寯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寯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寯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寯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寯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

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

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寯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寯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

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

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

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寯藻调补吏部右侍郎。

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寯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

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

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

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

道光帝又命祁寯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寯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寯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寯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

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寯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

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京城供养。

4.关于寿阳名人的作文

寿阳名人之祁寯藻道光年间史传祁寯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

山西寿阳平舒村人。祁寯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祁寯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

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

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寯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

祁寯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寯藻赋《春草诗》以见志。

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寯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

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寯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寯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

祁寯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

祁寯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寯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寯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寯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寯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

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

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寯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寯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

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

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

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寯藻调补吏部右侍郎。

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寯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

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

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

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

道光帝又命祁寯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寯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寯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寯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

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寯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

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

5.关于寿阳名人的作文600字

寿阳名人之祁寯藻道光年间史传祁寯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

山西寿阳平舒村人。祁寯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祁寯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

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

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寯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

祁寯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寯藻赋《春草诗》以见志。

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寯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

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寯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寯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

祁寯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

祁寯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寯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寯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寯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寯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

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

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寯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寯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

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

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

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寯藻调补吏部右侍郎。

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寯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

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

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

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

道光帝又命祁寯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寯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寯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寯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

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寯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

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

6.有关寿阳景色的作文,只写一种

萧河水常年川流不息,清澈见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晋中城区及寿阳县的缺水问题越来越严峻,晋中城区的三个供水水源地都不同程度存在质和量的问题。

从供水安全考虑,上级决定在‘萧河’流域建设水电站。 我的家乡是‘寿星故里’还是‘帝师故里’这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有讲不完的故事,有写不完的诗歌题材, 我们这里的‘神蝠方山’每年到农历三月,山桃花开的时候,那桃花看上去就像漫山飘飞,好比是桃花仙子下凡,十分的美妙,诗人们上山上赏花赛诗,妙趣横生。

寿阳的白马河,在很古的时候,就有一个这样的传说,人们认为喝寿水的清波水可以祛病延年。所谓“清波水”是当山洪暴发时白马河中出现的一种奇观。

一般情况下,寿水碧波粼粼,清澈见底,但当洪水奔泻时,浊浪排空,泥沙俱下,而在浊流的前面始终有一段清波在奔腾。父老相传,饮此清波水可以延寿,可是近几年白马河已经受到污染,所以笔者呼吁‘待尔医’。

7.写出描写小草的诗句

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