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谢灵运描写温州的诗句

1.谢灵运描写永嘉的诗句有哪些

1、《述祖德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

河外无反正,江介有戚圯。

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

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随山疏浚潭,傍岩艺枌梓。

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2、《答中书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悬圃树瑶,昆山挺玉。

流采神皋,列秀华岳。

休哉美宝,擢颖昌族。

灼灼风徽,采采文牍。

3、《赠安成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相彼景响,有比形声。

始云同宗,终焉友生。

棠棣隆亲,頍弁鉴情。

缅邈岁月,缱绻平生。

4、《答谢谘议》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告离甫尔,荏冉回周。

怀风感迁,思我良畴。

岂其无人,莫与好仇。

孰曰晏安,神往形留。

5、《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2.谁知道谢灵运写的关于雁荡山大龙湫的诗啊

大龙湫,在雁荡山的马鞍岭和东岭之间,谷中有水曰锦溪,源于大龙湫,注经行峡沿筋竹涧入清江而流归东海.当年的谢灵运来叩雁荡山时,就在这筋竹涧前止步不前,未能上朔进山,错过了大龙湫,也错过了雁荡山. 从筋竹涧越岭溪行 谢灵运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奥,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诸屡迳复,乘流玩回转. 苹潘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周赏为美,事昧竞谁辩?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3.描写温州的诗人及诗句

晋朝的谢灵运的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唐朝的张又新写了一首《白里坊》诗,“时清游骑南徂暑,正直荷花百里开”。

宋叶适《西山闲居》诗,写的就是今天的水心、吴桥一带的迷人景色:“面对吴桥港,西山第一家。有林皆桔树,无花不荷花。”

原来,我们的温州,自古就是令人心醉的荷花之乡。请读一读南宋时期杨蟠描写温州的诗句:《泳温州》诗日: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赴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温州城西的九山湖,又名西湖)诗中的“水如棋局分街陌”便是极好的水城街巷白描。“山似屏帏”指连接温州城的四座小山。

“绕画楼”指当时民间建筑物的富丽奢华。最后两句“西湖赏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是描写龙舟竞赛,大家闺秀都倾城而出,争看竞赛的热闹景象。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温州商业之繁华和江南水城的优美风光。

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

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 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

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李宗昉撰 温州江心寺楼联正是在这雄浑而自然中,孤屿砥柱中流,东西塔院遥相矗立。如果说青山横郭,白水绕城是匆匆晃过的虚远景,那么,孤屿大江双塔院,就是笔力凝重的实特写。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人是多么爱好自然。从一千六百年前南朝诗人--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

”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

古往今来,永嘉山水激发了多少文人学士的情思,泼洒下多少骚人迁客的笔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唐朝诗人孟浩然、宋文学家苏东坡等历代文士,无不慕名挥毫,吟咏不辍“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楠溪江,其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那迷人的山川,迷人的溪流,迷人的村落,迷人的风情,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赏。

楠溪江风景之美,自古就已闻名。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就有傅隐遥、梅福等一些求仙问道的人来此隐居。

刘宋时期,谢灵运在此写出了中国第一批山水诗。稍晚一点,萧梁时期的陶宏景,曾在楠溪江的大若岩等地修炼,他在《答谢中书书》里描写此地的风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历代诗人对楠溪江山水吟咏不辍,苏东坡赞叹道:“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李清照南下温州,到楠溪江,写下了著名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陈香岩他身兼丽水市和青田县诗词学会会长,在进行山水诗的创作中,陈香岩诗友为宣传青田,促进开发旅游事业,并提高侨乡知名度,不仅发动和组织学会会员,以“浙江绿谷,青田山水”为主题,多次举办观场采风活动,而且以身带头,描绘家乡风貌。

例如《鲁迅峰》:“居然大器自天成,栩栩如生举世惊。傲骨铮铮形态美,威风凛凛采神清。

千夫常指横眉客,万户当存孺子情。一代文豪从莅此,石门放彩久驰名。”

该诗不仅写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优美,措辞恰当,对偶工整,可称精品。又如《游温州江心屿》:“约友江心共揽幽,劈波横渡似飞鸥。

两榕含抱迎宾赋,双塔争雄接客游。烈士宏碑垂万占,状元妙对历千秋。

水天一色惊奇绝,华夏风光堪一流”。诗中,“两榕合抱,”“双塔争雄”、“垂万古”、“历千秋”,非但对偶工整,而且气势浩然。

再如《咏青田瓯江大桥》:“长桥飞架碧波中,疑是凌霄落彩虹。南北车驰河伯醒,东西舟渡广寒通。

山浮绿浪春潮暖,水映朝阳花影红,天堑千年通一旦,凯歌万古赞丰功。”此诗非但琅琅上口,两联对句尤工,而且形象鲜明生动,呼之欲出。

香岩诗友的词创作,也具恢宏变化,独特风格,一如关西大汉,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兹举《鹧鸪天??咏金温铁路破土动工》一词,以见一斑:“一线纵穿山色葱,子孙世代梦飞龙,古来僻地求开发,欲展宏图常落空。

千百载,想成功,银锄终究奋苍穹。

4.描写温州的诗人及诗句

你没表达清楚,是要描写温州的诗?还是要温州的诗人名单之类的?

如果是前者的话 如下:

谢灵运《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羣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谢灵运的《游南亭》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施.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杨蟠的《南塘》

出门日已晚,棹短路何长 .

赖有风相送,荷花十里香.

汪启淑的《南亭》

雨余景物幽,俯仰得清旷.

南亭一登临,顿觉吟怀畅.

孟浩然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张又新 《孤屿 》

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

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

5.描写温州景色的有关诗句

登池上楼诗》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羣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注释]

1.狥: (xùn)

2.疴: (kē)

3.褰: (qiān)

4.嵚: (qīn)

5.豳: (bīn)

6.羣: (qún)

7.虬: (qiú)

[评析]

开头六句,托物起兴,写出自己官场失意和进退失据的矛盾心情。“徇禄”二句,把自己迫不得已到永嘉上任及卧病之初的情况,作了交待,在诗的结构上起桥梁过渡作用。既给人以明确的时、地观念,又把自己的心境和外界的景物联系起来。“衾枕”以下八句,写登楼所见初春景色:久病初起,趁兴登楼,掀开窗帘,细听海涛隐隐入耳,远眺山峦叠翠,历历在目,满园春色,风和日丽,寒冬余气,荡然无存。池塘春草,杨柳婆娑,大地着上绿色新装,莺歌燕舞也显得更加欢快。“祁祁”以下,感时思归,又借《诗经》、《楚辞》的意境起兴,思如泉涌,典丽精工,由景生情,因情入理。最后,表示要向古代隐居之士学习,聊以排遣自己的苦闷。

6.谢灵运描写永嘉的诗句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

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如《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此外,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钟嵘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一方面,与颜诗的“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相比,谢诗显得“自然”;另一方面,当人们读厌了那些“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而一接触到谢诗中那些山姿水态与典丽新声时,自然会感到鲜丽清新、自然可爱。

关于谢诗的“自然”,唐释皎然在《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中说:谢诗的“自然”,既不同于李陵、苏武那种“天与真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的自然,也不同于曹植等人那种“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的自然,而是“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所谓“作用”,就是经营安排、琢磨锻炼。

以此而能达于自然,这正是谢诗胜人之处,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王世贞说: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则非馀子所可及也”。

7.求永嘉山水诗,请问谢灵运写的永嘉山水诗有哪些

《登石门最高顶》、《石室山》、《登永嘉绿嶂山》、《石门岩上宿》、《登池上楼》 登石门最高顶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归回溪. 长林罗户庭,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阶迷. 来人忘新木,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嗷嗷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宁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千,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石室山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 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 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 虚泛经千载,峥嵘非一朝. 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 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 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 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注:石室山,今大若岩 登永嘉绿嶂山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经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署,蔽翳皆周悉. 《盅》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恰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注:绿嶂山,今上塘镇东北部 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螟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远.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幽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