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被贬后写的诗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古诗中描写被贬后心境的诗句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si=1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李 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柳宗元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外还有屈原,李白 杜甫 张九龄 王维 孟浩然 王翰 杨炯 杜审言 陈子昂 张籍 贺铸 唐伯虎 徐文长 等等诗人都有被贬后的诗句 3.关于描写被贬后心境的诗句有哪些描写被贬后心境的诗句有: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李 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柳宗元 《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李贺《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韩偓《春尽》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孙昌胤《清明》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苏轼《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苏轼《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为什么古代的诗人总是被贬之后作出的诗词往往是成为名作? 人生失意之时自然是玻璃心,更需要抒发心中感慨,被贬之后只能寄情于山水,只能写诗了,当然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便会默默无闻,盛世出诗人多是人生起伏,乱世诗人多是爱国志士。 4.李白被贬作的诗《独坐敬亭山》是受冷落时写的。 不过不是在船上。在被贬时,曾写下《静夜思》。 但是和你的提问不符,因为要求是在船上。况且《早发白帝城》也是在被贬途中写的,只不过是在回来的时候。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白帝城在山上,地势高峻,从江上回望白帝城,犹如在彩云之间千里是举整数而言。只听的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就在这啼过不停的猿声中,轻快的船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注释 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 2.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朝:早晨。 5.辞:告别。 6.还:返回。 7.啼:鸣、叫。 8.住:停息。 9.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一般读者不必知道作者写诗时的心境,只单纯地体会诗中所传达出来的三峡顺水行舟的快感就会觉得很美了。其实诗人是把遇赦回江陵时愉快的心情和江山之壮丽多姿、顺水行舟之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明白了这些情境内涵,美感就更为丰富。前人对此诗好评如潮,如《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 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又丁龙友云:"此是神来之调。 "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 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 “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 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 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 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 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 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 5.关于李白被贬后的生活态度李白的晚年是凄惨的。 晚年被贬后他先是投奔了永王李磷,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 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 这说明他被贬之初并不甘寂寞,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应该说还是积极的。 下狱之后,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 而此时带三千吴兵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梓潼),完全出乎意料。长流就是长期永远流放了。 流放的第三年关中大旱,朝廷开恩大赦天下,他才结束了流放生活获得了自由。 结束流放的暮年里,李白已经消沉到了极点,正可谓:“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一首《朝发白帝城》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每日思古幽情,借酒消愁,最后竟然因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一个醉死的老人还谈什么生活态度积极啊。不到了忧伤激愤,意志消沉的极点怎么可能清酒白发酣醉致死啊?。 6.李白被贬之后所作的诗有哪些【将进酒 (李白)〖唐〗{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①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a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此处也可作“倾耳听”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青丝:喻指黑发。 雪:指白发。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指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精美的饭食。 高堂:父母。 7.李白的表达乐观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全文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 五花马,千金裘(qiú),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