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花凋谢的句子漫天杏花纷纷扬扬地洒,飘舞落地,留下满地的嫣红,好不绚烂。踏着绝美的舞步,归于尘埃。 风过境,无数花瓣飘飘荡荡的凌空而下,飘摇曳曳,一朵朵,一瓣瓣,牵着一缕缕的沉香,沁人肺腑,醉了谁。 满目梨花,片片吹落的花瓣在空中漫漫飞舞,吹到两人脸上,淡淡的薄香迷醉惑人——《拈花笑:毒医弃后》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见心里一惊一惊的,像听一个正在酝酿中的阴谋诡计。 早起,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然而恬静。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看着它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地躺在那儿,似乎不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 这个世界,每天似乎都能听到花落的声音。 像樱花、梨花、桃花这样轻柔飘逸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做一种死亡。它们只是在风的轻呼中,觉到自己曾经是有翅膀的天使,它们便试着挣脱枝头,试着飞,轻轻地就飞了出去…… 然而,这世间有一种花落是令我害怕的。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 整朵整朵 任性地 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滚落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我曾经养过一盆茶花,就是这样触目惊心的死法。我大骇,从此怕了茶花。怕它的极端与刚烈,还有那种自杀式的悲壮。不知那么温和和禅定的茶树,怎会开出如此惨烈的花。 说起来,我还是喜欢乡野那种小雏菊,开得不事张扬,谢得也含蓄无声。它的凋零不是风暴说来就来,它只是依然安静温暖地依偎在花托上,一点点地消瘦,一点点地憔悴,然后不露痕迹地在冬的萧瑟里,和整个季节一同老去。 ——《泥胚网 刘立冉 花落的声音》 希望对你有用 2.形容花容易凋谢的诗词有哪些1.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 《红窗月·燕归花谢》 清代:纳兰性德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3. 《葬花吟》 清代: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宋代: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5. 《青春》 唐代:韩偓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6. 《普天乐·咏世》 元代: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3.古诗中有描写花的句子要一些描写了各种花的诗句,越多越好.描写桃花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唐·王维《辋川别业》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宋·苏轼《送别诗》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宋·秦观《江城子》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宋·秦观《望海潮》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宋·李弥逊《诉衷情》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元·姚燧《浪淘沙》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清·吴伟业《鸳湖曲》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唐·高蟾《上高侍郎》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宋·秦观《虞美人》描写樱桃的名句一树樱桃带雨红 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宋·赵彦端《豆叶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描写杏花的诗句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唐·杜牧《杏园》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宋·苏轼《蝶恋花》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描写梨花的诗句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带叶梨花独送春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唐·岑参《送杨子》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宋·陈克《豆叶黄》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描写兰花的诗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战国楚·屈原《九歌 礼魂》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唐·刘禹锡《和乐天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宋·曹组的《卜算子·兰》描写蔷薇的诗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唐·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唐·杜牧《留赠》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描写海棠花的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 4.形容“花谢了”的伤感诗词有哪些1.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别房太尉墓》 唐 杜甫 释义: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残》 唐 翁宏 释义: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金缕衣 》 唐 佚名 释义: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 宋 陆游 释义: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5.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 贺圣朝·留别 》 宋 叶清臣 释义:年年都见花开花谢,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让我们高歌畅饮,不要谈论伤感之事。 6.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室思》 魏晋 徐干 释义:花季时节结束让人伤心,兰花再次谢去。 7.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五代 李煜 释义: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8.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红窗月·燕归花谢》清 纳兰性德 释义:花儿凋谢,燕子归来,遵循节令又过了清明。 9.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葬花吟》清 曹雪芹 释义: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 10.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春夕》唐 崔涂 释义: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11.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青春》唐 韩偓 释义:樱桃树上的花谢了的时候梨花又开了,这个时节两个人各自肝肠寸断,无处排解。 12.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葬花吟》清 曹雪芹 释义:轻佻的柳絮,浅薄的榆钱,只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不顾桃花飘零,也不管李花纷飞。 5.描写花诗句 古诗大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佚名《江南》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描写花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一树鱼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归。 (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山中答问》)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