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芦苇荡壮观的诗句赞美“芦苇荡壮观”的诗句有: 1、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2、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唐代·白居易《风雨晚泊》 3、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唐代·贾岛《送耿处士》 4、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唐代·刘禹锡《晚泊牛渚》 5、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唐代·郑谷《江际》 6、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唐代·黄滔《别友人》 7、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唐代·贯休《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8、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唐代·许浑《夜泊永乐有怀》 9、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唐代·常建《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10、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唐代·朱庆馀《早发庐江涂中遇雪寄李侍御》 2.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渔歌子》(李珣) 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 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 不见人间荣辱。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 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 名利不将心挂。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 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 惊起一行沙鹭。 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水云间,山月里, 棹月穿云游戏。 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 不议人间醒醉。 3.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渔歌子》(李珣)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 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志。 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 4.赞美芦苇荡壮观的诗句赞美“芦苇荡壮观”的诗句有: 1、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2、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唐代·白居易《风雨晚泊》 3、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 ——唐代·贾岛《送耿处士》 4、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唐代·刘禹锡《晚泊牛渚》 5、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唐代·郑谷《江际》 6、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唐代·黄滔《别友人》 7、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 ——唐代·贯休《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8、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唐代·许浑《夜泊永乐有怀》 9、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唐代·常建《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10、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唐代·朱庆馀《早发庐江涂中遇雪寄李侍御》。 5.有什么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 1.《赠画山水陈兄》 年代: 宋 作者: 曾有光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 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 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 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 展开一轴指雇间,始知妙画归毫端。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 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2.《舫斋》 年代: 宋 作者: 王孝严 我本湖漘一漫郎,生来住处波茫茫。时寻画舸破烟水,菰蒲满路荷花香。 一川窈窕诧红蓼,两岸芦苇明秋霜。船头鸥鸟日来往,溪上风月相迎将。 一行作吏便相失,合眼灵运春池塘。纷纷雁鹜实可厌,纸尾姓字随低昂。 簿书终是俗人甚,江湖到了难相忘。公余赖有数椽在,疏棂两行如船装。 不知风波世路险,稳著万斛随风樯。人生短篷何日近,向来苕霅今括苍。 江山转柁千万里,故人两地遥相望。谁能为我幻竹叶,顷刻泛宅归沧浪。 只凭平生气湖海,随所寓处为艅艎。夜寒满载明月窗,北风打头人不忙。 动来况自不如静,悔吝不到虚舟傍。胸襟五湖与三江,是中莫测谁望洋。 直须唤取李郭辈,相与共泛无何乡。 3.《拟岘台》 年代: 宋 作者: 黎道华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4.《月夜泛舟》 年代: 宋 作者: 顾逢 晴湖浮素练,芦苇冷秋霜。 四望皆空阔,孤舟泛渺茫。水纹星动影,云缝月流光。 不似渔翁乐,终身鸥鹭乡。 5.《山中》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6.《题画廿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7.《城南杂咏二十首·船斋》 年代: 宋 作者: 张栻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纶,游鱼不须避。 6.有什么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 1.《赠画山水陈兄》 年代: 宋 作者: 曾有光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 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 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 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 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 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 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 展开一轴指雇间,始知妙画归毫端。 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 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 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2.《舫斋》 年代: 宋 作者: 王孝严 我本湖漘一漫郎,生来住处波茫茫。 时寻画舸破烟水,菰蒲满路荷花香。 一川窈窕诧红蓼,两岸芦苇明秋霜。 船头鸥鸟日来往,溪上风月相迎将。 一行作吏便相失,合眼灵运春池塘。 纷纷雁鹜实可厌,纸尾姓字随低昂。 簿书终是俗人甚,江湖到了难相忘。 公余赖有数椽在,疏棂两行如船装。 不知风波世路险,稳著万斛随风樯。 人生短篷何日近,向来苕霅今括苍。 江山转柁千万里,故人两地遥相望。 谁能为我幻竹叶,顷刻泛宅归沧浪。 只凭平生气湖海,随所寓处为艅艎。 夜寒满载明月窗,北风打头人不忙。 动来况自不如静,悔吝不到虚舟傍。 胸襟五湖与三江,是中莫测谁望洋。 直须唤取李郭辈,相与共泛无何乡。 3.《拟岘台》 年代: 宋 作者: 黎道华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 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4.《月夜泛舟》 年代: 宋 作者: 顾逢 晴湖浮素练,芦苇冷秋霜。 四望皆空阔,孤舟泛渺茫。 水纹星动影,云缝月流光。 不似渔翁乐,终身鸥鹭乡。 5.《山中》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6.《题画廿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7.《城南杂咏二十首·船斋》 年代: 宋 作者: 张栻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纶,游鱼不须避。 7.描写芦苇的诗句1、《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 作者:唐代许浑 芦苇暮修修,溪禽上钓舟。 露凉花敛夕,风静竹含秋。 译文:芦苇修长的身影伫立在暮色中,溪里的家禽纷纷上了渔船。 傍晚露水透着凉意,花收敛了花瓣。风静止着,竹子透着秋天的气息。 2、《送耿处士》 作者:唐代贾岛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 译文:山川和草原在秋色下显得非常宁静,芦苇在晚风中欢乐的鸣唱。 3、《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4、《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作者:唐代贯休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 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 译文:江上芦花深处传来打渔人悠扬的渔歌声,人心虽然还惦记着吴越之地,但船帆却已经毫不留恋地行驶在湘江之上了。 5、《行舟芦苇中》 作者:宋代:彭汝砺 芦苇萧萧吹晚风,画船长在雨声中。 浮生厌足江湖味,好在溪边旧钓筒。 译文:芦苇林吹来潇潇的晚风,船行在雨中的芦苇林中像画一样。 此生已经厌倦了江湖上的事情,悠闲自得的在河边钓鱼。 6、《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作者:唐代张贲 杨柳渐疏芦苇白,可怜斜日送君归。 释义:杨柳渐渐的落叶,芦苇也白了,傍晚残阳的时候就送你回去。 8.描写白洋淀芦苇荡的诗有哪些1、白洋淀上的芦苇荡 紫云仙客 春风秋水结紫芦, 倩叶青青荟如雪。 无边翠色惊人眼, 妙笔神工难画摹。 仿佛海上洪波起, 风吹浪涌响婆娑。 何处渔歌出天籁, 芦花生处美人多。 2、忆 江 南·白洋淀(组词) 韩志强 “白洋”好,美景天下传。华北明珠闻遐迩, 水上迷宫妙难言。北国好江南。 “白洋”好,春景幻若仙。垂柳长堤绽新绿,明湖静浪起烟岚。嫩苇钻紫尖。 “白洋”好,夏景更壮观。画舫渔舟天下客,欢歌笑语水乡天。稚子戏水玩。 “白洋”好,秋景最堪怜,似盖莲叶分落照,如面芙蓉映婵娟。鱼肥蟹儿鲜。 “白洋”好,冬景有洞天,玉树银花迎旭日,红男绿水赛冰船。远村飘炊烟。 3、渔歌子·白洋淀(组词) 马俊宜 天高谁道雁不归,凝碧春波笑中回。桃花雨,梦中窥,醉倒东风不用杯。 水到白洋阔连天,暮云浮笔画峰峦。眉如柳,柳如烟,彩云相爱不归帆。 夜宿白洋水云间,借用白莲作水衫。风中酒,水中餐,万代逍遥不问天。 人在渥水梦也柔,晓风尽处说风流。西窗月,月朋楼,曾经痴雁不回头。 最爱白洋雪纷纷,残红斜碧唱黄昏。冰天外,玉人心,无奈金闺不能吟。 4、夜观白洋淀大桥(外一首) 李爱国 荷花节前夕,安新城内,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夜观白洋淀大桥,凌空淀边,宛如巨龙,蔚为壮观。 万家灯火映碧空, 笑语满城歌满城。 最是首届荷花节, 一夜长桥腾巨龙。 东关码头 淀边风景最繁华, 仿佛参差十万家。 水绿天蓝花似锦, 渥城楼阁锁烟霞。 5、庆回 归 王 庚 豪夺民抗起硝烟, 外强内腐战局残。 紫禁城里执颤墨, 寸纸契约成哀篇。 一国两制书劲笔, 百年屈耻一夜还。 6、水淀清音 张文波 秋雨渔歌 天空撒下蹦跳的音符, 荷叶上滚动晶亮的珍珠。 沉默了苇丛中竞赛的鸟语, 溅起了稻田里如潮的蛙鼓。 红了,迟开的荷花; 黄了,摇金的稻谷; 绿了,堤畔的烟柳; 笑了,收网的渔姑。 船——烟里穿行, 歌——雾里飞出。。。。 9.形容芦苇荡秋天的句子1. 河儿清清的,水面上晃动着高楼大厦,已干枯的芦苇和刚刚抽出枝条的小树,高大的彩虹桥。 2. 秋时,天高云淡,风清气爽,那簇拥摇曳的芦穗,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着不可言状的神韵,把整个湿地装点得美轮美奂。3. 整片整片的芦苇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那芦苇的苇絮就象成群的仙鹤的羽毛飘洒在半空中,周围还有很多的灰喜鹊在树枝上嬉笑、玩耍,看起来就象一幅很美的风景画。 4. 春天,万头攒动的芦笋急切地穿透枯枝败叶,好像在焦急地争春夺绿,几日不见,便会齐刷刷地窜得老高。5. 夏日,繁茂成荫的芦苇长满水面,整个湿地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清风吹过,绿波荡漾,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6. 冬季,纯洁的芦花轻歌曼舞,卸妆的苇秆依然傲立寒冬,仿佛诉说着湿地美妙的诗、迷人的画!7. 河岸上,芦苇有的稀疏,有的繁密,密密的芦花舞动着袅娜的身姿,亭亭玉立,倩影婆娑,我掰下一根满头芦花的芦苇,挥舞起来,在风的吹拂下,芦苇就像天女散花一样,在头顶纷纷扬扬,我们对着芦花吹气,在新翻的泥土上蹦跳,好不开心!8. 把它们带到遥远的地方……如此轻柔地拂过,芦苇花便开始颤动。不经意之间,花儿散开了,在火红的背景下,飞舞出了它们各自的旋律,就这样漫天飘散着。 9. 它们纷飞,如冬日的小雪,却比雪更优雅。它们纷飞,如迷你的小伞,却比小伞更可爱。 它们纷飞,如秋天的落叶,却比落叶更轻巧。悠然的飘,自由的飘,随着风儿——飘入小溪,便作伴友同行。 飘向天空,便作唯一的白云。飘回芦苇丛,便作白雪点缀。 10. 家乡的芦苇还是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遥远的记忆。我多想回家看看大运河畔、骆马湖边秀美宁静的水乡风光,再一次走近家乡的芦苇荡,闻一闻家乡芦苇的清香气息,听一听芦苇丛里的啾啾鸟鸣,欣赏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的壮景。 11. 芦苇,虽然没有枫树那样美丽的外表,也没有梧桐树那样高大挺拔的身姿,但是,我仍对它“情有独钟”。因为我爱它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敬佩它坚忍不拔的意志。 12. 那里风景优美,一棵棵参天大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岸上,池中开放的荷花露出了可爱的笑脸,芦苇在风中摇摆,是个使人心旷神怡的好去处。13. 地上,那层层的枯黄的芦苇叶子,经受了风吹霜打、雨雪冰冻,它们化作了泥土,为地下的芦笋根提供养料,来年春天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将破土而出。 14.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青了。15. 初秋的时候,池塘边的芦苇已经长得老高。 清晨,一轮红日透过芦苇丛从东方冉冉升起,水面水汽升腾,袅袅地笼罩着整个池塘,不远处还有一棵叫不上名的树,枝条伸展,树干挺立,在这雾气氤氲的包围下,仿佛就是天上的仙境一般。16. 我的家乡在大运河畔、骆马湖边,那里的滩涂广阔,芦苇也就一茬一茬地顽强地生长在那些肥沃的滩涂上、河床边,它们惊人的生命力,来自于那深深下扎的芦苇根。 17. 当芦花谢了,芦苇枯了,那些吮吸着水乡乳汁的芦根,却已在孕育着新的生命。18. 在夏日炎炎里,陆地上长着高大的芦苇,一群鸟儿都会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地方栖息着,这里就是他们的天堂。 初秋时节,整个泉水陆地一片金黄,金黄色的芦苇映着蓝天白云,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19. 我不太喜欢芦苇。 它其貌不场,既不如腊梅枝婀娜多姿,也不像荷花亭亭玉立,还没有玫瑰那样鲜艳的色彩,不仅枝叶不美,芦苇也没有牡丹般美丽的花朵和落花生一样美味的果实。20. 那一片芦苇不只是提供了背景,也摇曳着情思,一片起伏的芦苇,其实就是心潮的激荡。 青青的叶片是那样柔滑,可以随着手掌的安抚,但却不会改变原来的形状。一根小小的芦苇,竟然承担起了世界所能给予它的所有的负荷。 |